沙漠,气候干燥,降水量少,日照时间长,几乎寸草不生。然而,就在这贫瘠之地上,却生长着一种耐旱耐涝、生命顽强的树种。它,就是胡杨。千百年来,守护在边关大漠,守望着风沙,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古老的胡杨,沙漠的英雄树
胡杨,最古老的一种杨树,是第三纪的孑遗植物,也是生活在沙漠里的唯一能构成浩瀚森林的乔木树种。胡杨不怕热,能够忍耐45℃以上的高温,还能抵抗干旱、盐碱和风沙等恶劣环境,而且对温度大幅度的变化适应能力强。
因为与生俱来对荒漠干旱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胡杨不仅能防风固沙,创造适宜的绿洲气候,还能对肥沃森林土壤的形成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被誉为“沙漠英雄树”,也被称为沙漠中的“生命之*”。
胡杨的生长要求沙质土壤,沙漠河流流向哪里,胡杨就跟随到哪里。
因此,有一种精神,叫胡杨精神。在维吾尔语中,胡杨被称之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胡杨的一生都在同恶劣自然环境抗争,风骨凛凛挺立风沙线,即使死后也要抵御风沙,保持水土,还地以肥。它是沙漠中永远的丰碑,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忍不拔、勇敢、不妥协的精神。
金塔县的祖祖辈辈,种植胡杨抗争风沙
在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之间的金塔县,拥有全国最大的人造胡杨林。但其实在这里,荒漠化土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4.3%,是全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金塔人民的祖祖辈辈都在和风沙做抗争。
种树仿佛是流淌在金塔人骨子里的基因。今年50多岁的蔺世琦从小学4年级就开始跟着大人参与压沙植树,后来即使去了任务繁重的铜矿工作,蔺世琦和同事们还是决定植树。头一年,他们5个班组,定下了每个班组植棵树的目标,要到公里外取土,再去60公里外拉水浇灌,就是在这种坚持下,树苗的成活率达到70%以上。后来蔺世琦去了金塔县鸳鸯池水库工作,但始终没有忘记植树梦。年,他成立了金塔县航天爱心志愿者协会,并建了县里第一个志愿者公益林,里面多是胡杨之类的抗旱植物。“我不能再让后人承受生态之苦了。”蔺世琦表示。
与此同时,更多的社会企业也参与到种植胡杨、保护生态的队伍中来。去年,华为在年度旗舰新品发布盛典上与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启动“我有一片胡杨林
甘肃”的公益项目,向甘肃省金塔县捐赠5万株胡杨。华为也邀请社会各界一同为保护甘肃的自然生态贡献一份力量,该项目经过5个月的募集,消费者捐款总额超过万,参与捐款人次超2.55万。项目的实时捐赠情况及项目地进展也持续在华为消费者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