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韩蕾
治理荒漠化的“金塔模式”
绿色,是生机,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地处戈壁荒漠边缘的金塔县被白水泉、明沙窝、东沙窝、巴丹吉林沙漠前端等沙系合围,荒漠化土地面积达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4%,是全省荒漠化和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之一。
面对干旱缺水、植被稀少、风大沙多的县情,“要生存,必须先治沙”成为金塔县干部群众的共识。上世纪60年代起,金塔县把防沙、治沙当做振兴经济的治本措施来抓,聚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阻止流沙前移,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20多年保持“双缩减”,建立了功能完备的生态防护体系,形成了荒漠化治理的“金塔模式”。
*的十八以来,金塔县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防沙治沙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南护水库、西北防沙、东治黑河、中保农田”的方针,在绿洲外围封滩育林育草,控制沙源;绿洲边缘人工压沙、退耕还林,营造防风固沙林带;绿洲内部植树种草,形成农田林网围田、经济林果镶嵌、绿色通道纵横的林业生态建设格局,持之以恒锁“*龙”,实现了沙退人进、人沙和谐、变沙为宝的治理目标。
打造“甘肃的塞罕坝”
胡杨是金塔县干部群众治沙造林的先锋树种,被称为“英雄树”。上世纪60年代起,金塔县动员全县人民栽植胡杨10万亩,形成了河西走廊最大的人工胡杨林。近年来,金塔县把义务植树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坚持“外治风沙、内建林网”的方针,同步推进防风治沙和植树造林工作,聚力攻坚,梯次推进,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齐心共筑生态美丽家园。
年开始,金塔县连续3年开展*民共建万亩“连心林”“融合林”“圆梦林”治沙造林活动,共栽植胡杨5万亩。年,金塔县全面启动了“再造百万亩防风生态林”建设规划,计划利用20年发展生态经济林70万亩、生态防风林30万亩,把金塔打造成“甘肃的塞罕坝”。
小小灌木不“喝水”,沙漠地上锁“*龙”。针对风沙严重、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金塔县积极探索防沙治沙新模式,成功试验推广戈壁客土造林、滴灌生物治沙、梭梭水钻栽植等治沙造林新技术,林木成活率超过96%。金塔县还与日本东丽株式会社、中国蓝星环境工程公司等合作,引进仿真灌木治沙、PLA生物袋固沙等试验项目,在白水泉沙系建成3万亩试验基地,治沙效果较传统方式大大提高,构建了荒漠化治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沙里淘金多业并举
近年来,金塔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把荒漠化治理与发展生态经济结合起来,创新沙产业开发模式,推动“防沙治沙”向“治沙用沙”转变,走出了一条“沙里淘金、多业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金塔县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壮大绿色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产业,先后在重点风沙口建成金色田园、昱航生态农庄等戈壁农业园区60多个,发展葡萄、桃、杏、枸杞等特色林果14万亩;引进“蚂蚁森林”项目,种植梭梭16万亩,嫁接肉苁蓉2万多亩,实现了防风固沙和促农增收“双赢”。
同时,金塔县发挥地域优势,引进粤水电、砂业建材、巨力商砼等“吃沙”企业12家,带动光热、沙土等优势资源开发,年可生产新型建材75万立方米,消耗流沙50万立方米。金塔县还依托鸳鸯池、黑河两大水系与四大沙系相连的地理条件,启动“四湖一溪一渠、四路一区一村”文化旅游大景区建设项目,每年吸引游客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多亿元,把万亩*沙变成了致富的“金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