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晖老师是六八届高中毕业生,他曾在陕北延川县后李家河一队插队落户落户生活了两年多。插队期间,他结识了一位漂亮的陕北女子,两人情投意合,互生爱慕,就在两个人坠入爱河的时候,杨春晖却应征入伍去了部队,他和心爱的人失之交臂,错失了美好的爱情。
年秋天,高中毕业的杨春晖被安排到自来水公司做了一名收费员,工作没几天他就和单位的财务科长闹了矛盾,一气之下,杨春晖辞职回家了。因为这,他父亲气得摔了一个饭碗,他母亲病了半个多月。
在家待了小半年,街道也没给再给他安排工作,其实是没有工作岗位。无奈,在街道主任的多次登门劝说下,杨春晖答应下乡插队,到广阔的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年3月初,刚过完元宵节,杨春晖也和其他北京知青一样,挥泪告别父母和亲友,坐上了北京开往陕西方向的列车。
年3月9日,杨春晖和十五名北京知青被分派在后李家河大队第一生产小队,是李玉明李队长和四名社员把他们从公社接到后李家河来的。
后李家河大队虽然很贫穷落后,社员们的生活水平很差,可李队长还是把他家那只还不到三十斤的羊给杀了,把队里的谷种(谷子种子)称出十来斤碾成小米,为知青们做了一顿丰盛的接风晚饭。
知青们居住的地方在一个陡坡上,是一队原来的队部,共有五孔土窑。因为通往那里的路坡度大,架子车拉不上去,前两年李队长又组织社员在沟口(村头)那片枣林的斜坡上打了三孔新窑洞,队部搬到了新窑,原来的那五孔窑洞就闲置下来。社员们谁家的土窑住不开了,就暂时搬过去暂时一下。
那五孔旧窑洞三孔窑洞里有土炕,知青们到来之前,李队长又让社员在最里面那孔最宽敞的窑洞搭建了土炕,垒砌了灶台,那孔窑里能住人能做饭,知青们的食堂就安置在那孔窑洞里。知青们住了进来,那里就成了一队的知青点,因为杨春晖是唯一的一名高中毕业生,又数他的年龄大,自然而然,杨春晖成了知青点的小组长。
住的问题解决了,知青们的口粮也领了回来,那孔没住人的窑洞里还有以前堆放的秫秸杆,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都购置齐全了,李队长就安排两名女社员到知青点帮教知青们学习烧火做饭。杨春晖他们不是来走亲戚的,是来插队落户的,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他们必须学会烧火做饭,必须先过了生活这一关。
来帮教知青们做饭的这两名女社员一名是李队长的嫂子(他大哥的婆姨),大家都称呼她李大妈。另一位是高会计家的大女子,叫高兰妮,刚满十九岁,她个头高挑,模样俊秀,还读过几年书,说句不夸张的话,高兰妮真像天上的仙女一样俊俏。当时后李家河大队流行一句话:耕地要用拖拉机,婆姨要娶高兰妮。
杨春晖第一次见到高兰妮时,他猛然有了一种似成相识的感觉,总感觉在哪见过。想来想去,好像是在梦里。高兰妮看到杨春晖时,她是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正眼看年轻后生,她也是第一次和年轻后生四目相对,她第一次有了脸红心跳的感觉。
第一次去水井挑水,是高兰妮领着杨春晖和一名叫彭益忠的男知青去的水井,彭益忠把一担水挑回知青点,只剩下了两半桶。看彭益忠挑着水桶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像鸭子,杨春晖当面训斥彭益忠:“你咋这么笨呢?在学校没参加过支农劳动啊?李队长说了,半个月咱们必须学会打柴挑水,学会烧火做饭,你以后要加强锻炼。”
等彭益忠把两半桶水倒进窑里的水翁里,杨春晖一个人挑着水桶去了水井。知青点离水井大约有四百米远,就是路不太好走。大约过了十五分钟,杨春晖还没回来,高兰妮有些不放心,她就和彭益忠一起去迎接杨春晖。刚到院门口,只见院门口通往水井的那段陡坡上都是湿的,坡上到坡下都是水流过的痕迹。
彭益忠紧跟在高兰妮身后,小心翼翼走下那段陡坡,来到水井边,只见杨春晖满身泥水,正要挑水往回走。杨春晖一抬头看到了高兰妮和彭益忠,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不好意思说:“我刚把水挑上那段陡坡,不小心跌了一跤,两桶水全洒了,弄的我满身都是泥水。”
看看杨春晖的狼狈相,彭益忠咳了一声,装模作样地说:“杨组长,你在学校时没参加过支农劳动啊?咋还把水洒在了路上,以后你可要加强锻炼啊!”高兰妮捂着嘴笑了笑,上前接过担子,躲避着路面湿滑的地方,轻松把水挑回了知青点。把水倒进水翁里,高兰妮笑着说:“杨组长,快把你的棉鞋换下来,都湿透了吧,哦到灶坑帮你烤一下。”
高兰妮第一天到知青点帮教知青们做饭就见到了杨春晖尴尬的一幕,她对杨春晖有了深刻的印象。高兰妮帮着他挑水,还给他烤棉鞋,杨春晖发自内心地感动。第一次见面,高兰妮给杨春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一个月后,杨春晖他们基本学会了挑水打柴,学会了烧火做饭,也大概熟悉了陕北的生活习惯,只是他们一时半会还很难适应陕北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也不适应陕北农村的生活习惯。紧接着,一年一度的春耕春播生产拉开了帷幕,农忙开始了。刚干农活,知青们都不习惯,一天下来,他们都累得够呛,有好几名女知青都累哭了。好在有乡亲们的热情帮助和关爱,知青们都在一天天进步和成长。
谷雨时节到来的前两天,山上朝阳的坡地开始点种玉米和套菽(高粱),点种劳动是三个人一组,自行组合,一人刨埯(挖坑),一人追肥(用手抓一把牛羊粪或土杂肥草木灰放到刨挖好的坑里),一人播种(把玉米种子或高粱种子放在坑里再用脚把坑填平踩实)埋坑。就在知青们不知怎样组合时,李队长来到杨春晖身旁,笑着说:“杨组长,咱和兰妮三人一个组,哦刨埯,你追肥,兰妮播种,咱先给大家示范一下。”李队长说完,就开始刨埯,他刨一个埯抬头往前打量一下,确保两埯间的株距和间距一致。
挎着粪筐,杨春晖犹豫了,用手抓粪,这也太不卫生了吧。高兰妮看出了杨春晖的心思,她走过来,把装种子的蓝布书包递给杨春晖,笑着说:“你来下种,哦追肥。”高兰妮说完,接过粪筐,一个埯(坑)里抓一把粪,动作很熟练。
走在前面的高兰妮看杨春晖拿着书包不知所措,她又跑回来,抓了一把高粱种子,说:“一埯下三粒种子,用土埋住种子,用脚踩实,这样就行了。”高兰妮一边说一边做示范,其他知青们也都跟着观看学习。在高兰妮的示范解说下,知青们都学会了追肥下种,也跟着李队长学会了刨埯。看着刨埯虽没有什么学问,但要掌握坑的深浅,要照顾株距间距,冷不丁干这样的活,还真不好掌握。
经过了两个春耕春播和秋收秋种的劳动过程,知青们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经过两年多的朝夕相处,杨春晖和高兰妮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高兰妮教会了杨春晖干各种农活,生活上也给了他很多帮助和照顾,比如缝缝补补,比如把家里好吃的东西送给杨春晖吃,比如给杨春晖纳鞋垫为他熬药治病等等。杨春晖在学习方面也给了高兰妮很大的帮助,教会了她很多知识,还用分红的钱给高兰妮买了围巾和一块布料,在大家眼中,杨春晖和高兰妮很般配,简直就是天生的一对。后来高兰妮也不叫杨春晖杨组长了,她早就改口叫春晖哥了。
一次在稠人广众面前,李队长笑着对高兰妮说:“兰妮,哦看你和春晖挺般配,要不我做媒给你俩撮合一下。”听了李队长的话,高兰妮红着脸躲到了一边,杨春晖却笑着说:“好呀队长,到时我给你打酒喝。”对于自己女子和北京知青的交往,高兰妮她爸她妈虽然有所担心,但也没太阻拦,只是多次提醒兰妮,可不敢做出丢脸的事,惹人笑话。
年冬季,后李家河大队得到了一个征兵名额,公社知青办点名让杨春晖去参加征兵体检,据说是特招兵,要求必须是高中毕业生,身高和家庭背景也都有严格要求。
杨春晖本不想去当兵,可公社点了他的名,他偏偏又通过了体检和*审,一切都无法改变,杨春晖只好和高兰妮挥泪告别,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战士,他也成了第一个离开后李家河大队的北京知青。
杨春晖参*入伍离开后李家河大队后,直到新兵训练结束后,他才给高兰妮家来了一封信,说明了迟迟不来信的原因并致歉。因为杨春晖所在部队的特殊性,他没有办法私自写信,包括他父母。
年秋后,高兰妮给杨春晖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春晖哥:
哦给你说个事情,哦爸哦妈给哦看下了一个对象,哦年前就要嫁人了。自从你参*入伍离开了咱后李家河,哦就知道咱俩不可能在一起了,哦配不上你了。以后你找个可心的人结婚吧,哦祝福你和嫂子幸福。
哥,哦有个愿望,哦想要一身*装,不知你能不能满足哦。哦还想要一张你的照片,穿*装的,也不知你能不能答应。
哥,以后你就是哦的亲哥,哦就是你的亲妹子。哥,哦爸哦妈都好,哦也很好,你多注意身体,不要挂念哦们。祝您工作顺利!
兰妮
年10月28日
看完高兰妮的信,杨春晖用被子蒙住头大哭了一场,他给高兰妮寄去了一身新*服,寄去了一张两寸照片,还寄去了二十块钱。那年,杨春晖已经成了*事学院的学员。
到了年,杨春晖才和北京一位比他小五岁的女大学生结婚了。那年,杨春晖已经在某营任教导员。。
目前,已退休在家的杨春晖还和高兰妮一家保持着联系,高兰妮的两个女子都管杨春晖叫舅舅,他还两次回第二故乡看望了乡亲们。
前段时间,杨春晖还邀请高兰妮到北京玩了几天。说起当年两个人恋爱的事情,杨春晖苦笑着说:当年因为应征入伍,我和心上人失之交臂了。不过也好,我有了一个可心的爱人,还多了一个疼我爱我的妹子,多了两个和亲闺女一样的外甥女。当年我虽和心上人失之交臂,可我收获了一份浓浓的亲情。”
老话说往事不堪回首,可美好的回忆却令人心情舒畅。因爱生恨的事例比比皆是,像这样因爱衍生为亲情的故事却不多见,北京知青和陕北女子的情感故事传为佳话佳话。在这里衷心祝福这对异性兄妹一如既往,健康快乐到永久。
作者:草根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