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何成*
春秋防霜冻,夏冬防雨雪;河西防风灾,河东防水患。长久以来,甘肃农业一直处于“看天色等收成”的无奈境地,但凡年景不好,庄稼人只能“兴冲冲种一坡,泪汪汪收一车,气呼呼煮一锅”。
号不准老天的脉,就防不住地里的灾。一年下来,许多农民恍恍惚惚不知道来年种什么才是自己的“菜”。
生态脆弱、灾害频发、市场波动剧烈……在产业扶贫的进程中,如果不注意构筑起风险防波堤,产业发展就可能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
怎样才能让农民不白干,让地能养得起人,让农业特色产业有发展?
年以来,我省从推广农业保险入手,将市场机制引入农业保障体系;持续“增品扩面”,着力“提标降费”,实现了保险“托得住”、农户“保得起”。特别是我省设立了自然灾害和目标价格“双保险”,设计开发了贫困户种养产业综合保险,基本实现了所有贫困户、所有种养产业、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三个全覆盖”,为甘肃特色产业树立了“风雨棚”,兜起了“安全网”,让产业脱贫有了“稳定器”。
甘肃农业保险制度的创新性举措,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案例。
年8月17日,文县发生暴洪自然灾害,石鸡坝镇人员伤亡多、种养产业严重受灾。人保财险文县支公司查勘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徒步几十公里前往现场查勘灾情。图为冲毁的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场。
挡住河西的风霜弥合河东的创伤
今年春天的一场大风,把赵文玉在瓜州县广至乡承包种植的大棚掀翻,导致棚内蜜瓜绝收。
幸好老赵投了保。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第一时间联系了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瓜州分公司,该公司迅速回应,安排查勘员协同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查勘,确定了赵文玉的大棚损失程度和保险责任,随后进入理赔程序。
“我真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2万多元的赔偿金。过去只听过人、车、房买保险,现在农业种植也可以保险,这消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农业保险让我们种植更保险。”赵文玉说。
同样地处“风口”,玉门菜农马比俩力在去年年底遭遇了冻灾。
马比俩力是玉门市独山子乡金泉村3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底,他承包了2座温室种植蜜瓜和西红柿。没想到在即将收获时,一场低温冻害让他损失严重。
年8月以来,文县连续四次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短期内暴雨场次多、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累计降水量大,均突破文县气象历史极值记录。为了及时掌握灾情数据,人保财险文县支公司立即成立查勘小组,前往受灾乡镇查勘灾情,收集影像资料,图为查勘小组现场查勘受灾玉米。
幸运的是,马比俩力提前为温室瓜果苗购买了农业保险,其中,他自缴保费元,财*补贴保费元,保额元。经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和保险公司理赔员查勘,最终马比俩力获赔元,将经济损失降到了最低。
今年夏秋时节,受多轮强降雨过程影响,定西、陇南、甘南等市州接连发生暴洪灾害,农户损失严重。灾情发生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积极指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开展抢险救灾,督促保险机构全力做好灾后理赔,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渡过难关,恢复生产。灾害发生后,各农业保险经办机构落实受灾理赔资金.19万元,受益农户户(次),其中落实参保贫困户理赔资金.47万元,受益贫困户户(次)。
地处西北的甘肃生态脆弱,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农业生产面临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双重风险,对脱贫攻坚影响非常大。
农业保险这张“网”,既挡住了河西走廊的风霜,也弥合着陇东南暴雨带来的创伤。一个个紧扣“特色产业发展”而开设的险种,对自然灾害风险大的产业保成本,兜底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对市场风险大的产业保收入,兜底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
在陇原大地,农业保险仿佛“风雨棚”、“安全网”,为农户抵挡着来自自然与市场的风险,为脆弱的农业增添了发展的力量。
*府撑起“保护伞”农户吃上“定心丸”
到年,甘肃开办的中央财*补贴保险品种仅有10个,许多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地方特色产业没有纳入保险范围。
为了给更多的农民应对灾害撑起强有力的“保护伞”,年7月,甘肃省*府出台《-年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围绕“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产业发展,全面启动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工作。
甘肃全面增加险种,扩大保险规模。在已开办10个中央财*补贴险种和苹果、中药材2个省级财*补贴险种的基础上,新增开办肉牛、肉羊、高原夏菜、设施蔬菜、育肥猪和鸡6个省级财*补贴品种。
甘肃还以“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市县结合本地产业开办“一县一(多)品”特色保险品种。
因瓜而名的瓜州县,蜜瓜种植面积达到了10万亩,是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年4月,文县碧口镇李子坝村种植的茶叶遭受病虫灾害,人保财险查勘人员前往受灾地点查看记录茶叶受灾情况。
近年来,由于蜜瓜病虫害频发,给瓜农带来不小经济损失。为了保障蜜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瓜州县将3万亩蜜瓜纳入到农业保险补贴范围,让瓜农吃上了“定心丸”。
“一亩地蜜瓜缴纳保险费元,参保农户每亩只要出10元至20元就可投保。在投保期内一旦因自然灾害或病虫害等原因导致蜜瓜损失的,参保瓜农便可向保险公司索求赔偿,最高每亩赔偿金额为元。”瓜州县农业农村局干部李宏亮告诉记者。
上了保险的不仅仅是瓜。现在,瓜州县确定了12个农业保险品种。
为了确保农业保险对主要特色优势产业和贫困户所有种养业全覆盖,近三年来,甘肃持续“增品扩面”,将保险补贴品种从年的69个、年的80个扩大到了今年的96个,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有了保本保收的托底保障。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有关数据显示,年以来,全省累计实现签单保费44.4亿元,累计赔付27.4亿元,从中直接受益农户.79万户次,其中贫困户98.91万户次。特别今年,有34.9万户次受灾的贫困群众得到了保险理赔近3.55亿元。
使户户“保得起”让人人“不白干”
农业保险,不仅得确保每一户贫困户都能“保得上”,还得“保得起”。
近三年来,甘肃各级财*在“增品扩面”的基础上,相继投入36亿元,着力“提标降费”。按照普惠和特惠相结合的办法,将18个中央和省级补贴险种提高保额、降低费率均达到30%以上,对贫困户参保给予缴纳总保费的10%的特殊优惠。部分县区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保费全部免除,为群众“放心养、放心种”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在全省个行*村里,一个名叫“农金室”的新丁引人注目。它的全称是“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与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共同为农户进行承保理赔工作。在这里,赔付金将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受损农户的账户,农业保险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由此畅通无阻。
对农业来说,自然风险总是不期而至,而价格波动则仿佛“过山车”一般,令人猝不及防。对此,我省将目光投向更加有效的金融工具,充分利用合约交易的特点,对“保险+期货”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尝试用“时间差+安全网”为农业系上“双保险”。
年5月以来,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辖区内的森林遭受病虫灾害,灾害发生后人保财险甘肃省公司邀请省森林保险定损专家组成查勘定损小组,对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辖区所发生的病虫害灾害进行了现场查勘,图为查勘小组现场查勘受灾林木。
年,“保险+期货”项目率先试水苹果产业。年,我省相继在麦积、秦安、静宁、西峰等4个县区试点实施苹果“保险+期货”项目10万亩,今年又争取将苹果“保险+期货”列入中央财*奖补试点范围,筹集保费资金万元,在麦积、秦安、静宁等地实施苹果“保险+期货”项目15万亩。
下一步,我省还将合理增加试点品种,扩大试点品种受益面,逐步做到苹果、马铃薯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保险+期货”全覆盖,开发出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新型保险,让农民群众用高效的金融工具,摆脱“丰产不丰收”的千年困局,从此“不白干”。
*策兜底与金融保障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甘肃通过灵活运用金融工具,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打破了农业保障体系*策“一头沉”的瓶颈,走出了符合甘肃实际的特色产业保障体系建设之路。
在这条路上,日益绵密的“安全网”正兜起农民致富的“钱”景、农业兴旺的愿景、乡村振兴的远景。
以上图片均由甘肃省保险行业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