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藠头记一文自东湖边上首发后,文艺报
TUhjnbcbe - 2022/7/14 16:51:00

《藠头记》一文自东湖边上首发后,《文艺报》《散文海外版》《湖南文学》《羊城晚报》《中国作家网》《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天涯论坛》《红网》《新湖南》《岳阳日报》等国内主流文学期刊、网站、媒体等纷纷刊登与转载…

《藠头记》原文欣赏

藠头是家乡南洞庭湖边上三塘镇的特产,它以长柄、单芯、色白、皮薄、果大而著称。字典上,这个植物有一个比较雅致的名字:薤(xiè)。为多年草本百合科葱属植物的地下鳞茎,叶细长,开紫色小花。

大湖边上的家乡,四季分明,一到冬天便万物萧疏。唯有种有藠头的地里则葱绿一片,紫白色的小花迎风招展……银装素裹之日,我曾亲眼目睹一位干部模样的路人指手画脚,摇头晃脑间有朗朗吟哦:睁眼见绿,四季有花!

年就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三塘单芯长柄藠头”全身都是宝,长柄连果可炒、可煮、可炖,可腌渍、可浸泡、可凉拌;就连其嫩叶清炒也是一道美味,将其剁碎与鸡蛋搅拌,做成的藠叶煎鸡蛋,清香满屋,口齿留香;有些神奇的是,藠头不但含糖、钙、磷、铁、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可以入药,治疗多种疾病。研究表明:从藠头中提炼出的有效成分做成的药剂,对癌症病人也具有一定的疗效。此外,藠头还可以做成饲料添加剂、消杀剂等等。

从商代起,家乡的先辈们便开始了对藠头的种植与食用。

素有“藠头之乡”美誉的三塘镇,8个自然村(社区),家农户,鼎盛时期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大块大片的藠头,多时产量达10万吨以上。三塘单芯长柄藠头在坊间有名,首先是其成品个头大,色泽洁白且有光亮,很像家乡人常用的一只只白色瓷调羹,亦或精致的小汤勺,有乡亲们则干脆直接形象地称其为“白鸡腿”。童谣云:“白藠头,大脑瓜,长柄把,又好呷,又好挖!”;其次是纤维组织紧密,细瞧有许多细微的亮色纤维相连;重量比重也不一样,不同产区的成品藠头一起倒在水池中,沉在池底的大都是三塘单芯长柄藠头。乡亲们称之为“沉脚鱼”“好呷的在底下”……偶有文人见之,则多会用到“沉鱼落雁”这个成语。

还有,藠头的皮瓣层数也不一样,一般的藠头的皮瓣只有五层,唯三塘藠头的皮瓣却有七层。该镇“千秋门第,万卷书楼”的楼主田老诗人曾有诗赞:“绿茎紫花香沃野,藠头如勺七重衣”。同时,颗粒饱满、大小均勺、晶莹白皙、皮薄脆嫩、营养丰富等也是三塘长柄单芯藠头较为明显的特色与特征。

“菜中有奇味,藠头似灵芝。”由三塘人自主研创,精心制作的“湘山牌”“振湘牌”“海日牌”“横岭湖牌”酸甜藠头与咸香藠头还长年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单是年,便出口4万多吨,创汇多万美元。家乡湖南省湘阴县遂成全国最大的藠头种植、加工与出口创汇基地。

据《湖南方志年鉴》与《湘阴县志》记载:三塘藠头的加工产品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远销国外的。这其中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便是田中角荣,当时的日本首相。在三塘至今仍流传着一个一位瞎眼老婆婆的“一碗藠头浸水救了一位日本首相”的故事。在家乡几乎是妇孺皆知。

藠头出身低微,伏低伏小,生得贱也长得贱,真正的好种、好做、好吃,也好储存。一经深入便发现,一枚优质藠头的长成,同样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因素。其四季分明、降水适量、日照充足、冬无严寒;以及多硫少氮,土质肥沃的沙土等都是优质藠头生长的基本要求。

这其中,有经验的藠农提到藠头对降雨及排水要求,有一句四字真经,叫:雨止田干。大雨来袭,雨停了,地也干了。除此,如果离开环境、气候、土壤三大基本条件,亦或缺少其中的一种,同样的藠种、同样的栽种方法,哪怕是一沟之距、一埂之别,生长出的藠头也有“南橘北枳”之虞。

三塘镇位于东经°—北纬28°之间区域,正处幕阜山余脉向洞庭湖延伸的过渡带上。其地形地貌正像一枚长柄单芯藠头镶嵌在湘江与资江交汇流入洞庭湖的尾闾处;西面及北面还有沅水与澧水的余波横流,长年冲涮与击打着三塘镇远久时便从洞庭湖中修筑起的围堰大堤……典型的湘、资、沅、澧“四水环绕”,古人也有诗曰:“激浪射青山,千帆胆颤寒。四水腾蛟猛,汹洪啸海关。”;被称着是中国“蓝墨水上游”的汨罗江支流则缓缓地流经三塘镇境内的大片大片的稻田藠地、沟渠湖汊后,才一步一回首,有些恋恋不舍地流入洞庭湖。“三十六坪,四十八汊”,“一山四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正是其地形地貌的高度概括。

史记,汨罗江自新市以下至三塘镇境内,明代以前均属洞庭湖湖汊,后淤成大片洲土。沿岸乡亲们逐步围垦,“康雍乾”三朝围垦最多,至建国前夕,仅是湘江与汨罗江尾闾已围成大小堤垸33处,原有湖泊与湖洲均被小垸瓜分。“洞庭波兮木叶下”,枯枝、树叶、芦苇、湖草、浪渣等被流水成堆淤积、填埋;东部大山与丘壑中的砾土、沙石等也是多被雨水冲涮,随波逐流,经年不止。故因,三塘镇境内及周边皆是南洞庭湖区最为著名的“自然沙窝”。据地质部门勘探统计,与该镇仅一堤之隔的横岭湖、荷叶湖等地,优质河沙的开采量便达1.8亿吨!又悉,三塘镇全境有水稻与红壤两种土类,为第四纪红土母质成土。土地溪谷与湖泊积物多,且肥沃含沙。其中“土壤肥沃含沙”,对一枚优质藠头的长成特别重要!

加之,三塘镇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7℃,主导以北风、南风、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米每秒,不急也不缓……这些,均特别适宜以种植藠头为主,也适合大豆、油菜、花生、芝麻、红薯等优质农作物的培植与生长。由此生产出的藠头子、西瓜子、油菜子、花生子,还有南瓜子、葵花子、红心地瓜子,以及非农作物的米虾子、金沙子特产,被统称为“三塘九子”。这里的“籽”与“子”相通。民谣云:一镇产九子,九子九不同。

湘江北去,沿江一路,从长沙的铜官至家乡的樟树港,经县城,到三塘,再至青山、营田与岳阳的鹿角,百里之地,既是闻名于世的“岳州窑百里窑城”带,也是“中国著名商品”窝。岳州窑,又名湘阴窑。曾创造了中国陶瓷业界的“七个之最”,也是中国最早烧制青瓷与官窑的地方,至今仍久盛不衰;著名优质产品则指曾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及“中国著名商标”荣誉的樟树港辣椒、鹤龙湖螃蟹、湘阴面条、三塘藠头等……大有“赤橙*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之意味与意境。

实地考察中,三塘长柄单芯藠头虽有较强的地域概念,但沿湘江风光带,靠南洞庭湖从南往北沿线的家乡县境内也有零星分布。从县域南部的樟树港开始,依次为金龙、袁家铺、长康、玉华、静河、文星、六塘、石塘、东塘,再至青山与三塘镇收尾,其优质名牌藠头的产量也是由少逐渐增多,也还是一个“勺子状”,活脱脱的一个“长柄藠头型”。

犹记少年时代,在听苏联歌曲时总感有些纳闷:“怎么这些歌曲总有些忧郁气息?”请教老师释疑:“那是由他们地理位置决定的。你想想啊,那里气候严寒,人烟稀少……能不忧郁嘛!”俯看三塘镇周边,最大的湘江北流,资水也北流,流经三塘境内的汨罗江,却是水朝西流……故因有歌曰:“汨罗江,水朝西,湘阴人,犟脾气!(年以前,现在的汨罗、营田,曾同属湘阴县)。人生的经历与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性格缺陷体现在为人处世上确有不妥与不足,但咬牙切齿般用到做好一件看准的事情上,无疑却是优点。当然,这仅是我本人见证了家乡人民受楚文化浸润与影响日久,在如何精心种好优质藠头这件事情上的有感而发而已。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摇到细伢子挖香藠,一天挖一担,两天洗一挑,又有卖,又有呷,又有泡,又有金子银子进荷包。”伴随着歌名为《摇呀摇》稚嫩的童谣,我们见到了被誉为三塘镇“种藠大王”的藠农*刚强。在一个偌大的“刚强牌精品藠头储藏库”,一边有十多个村姑、村嫂在忙着用刀剪给刚从地里收获的藠头去头、去尾、去老皮,一边还有十多个农民装扮的工人在用高压水机冲洗藠头……储物架上,一袋袋雪白眩目的藠头像银山般地堆放着,在每一个专门制作的编制袋上一张张印刷精美的“藠头出生证”格外抢眼。上面注明了“防紫外线,防风防氧”的注意事项,也印有网址,还特别标注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藠头记一文自东湖边上首发后,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