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的稻草沙障设置可有效防沙治沙(资料图片)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是全国防沙治沙的重点示范县之一。从年开始,贵南县通过设置草方格沙障,点播沙蒿、柠条等方式,累计治理沙漠化土地14万公顷,使贵南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休养和恢复,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6%提高到14.94%。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是青海沙漠化土地分布较广、沙化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防沙治沙的重点示范县之一。经过20多年的治理,这个曾经被风沙肆虐的地方,经过一代代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重新又披上了绿装,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日,记者驱车沿着贵南方向西久公路一路向前,山下一片绿油油的植被犹如地毯延展开来。不远处沙漠草方格内种植的柠条、杨柳等抗旱植物,将沙丘紧紧锁住。昔日的沙漠变成了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沙漠绿色长城。
在贵南县浪歉沟第十八标段,多名当地牧民正在设置草方格沙障。标段负责人魏占全告诉记者,从今年7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公顷治理任务,通过治理明显感觉到沙丘紧了、流沙固定住了,同时带动了当地牧民增收。下一步还要继续延伸,完成亩草方格治理,点播沙蒿、柠条等。
上世纪中期以前,贵南县木格滩周边沙漠每年以5米到15米的速度向东南蔓延,每年有近公顷草地耕地被沙漠吞噬,给境内穿越的国道、省道和龙羊峡水电站及周边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威胁。
森多镇完秀村牧民周本加见证了荒漠变绿洲的全过程。他告诉记者,年以前,*沙头的风沙特别大,每年三、四月份,风沙吹到路南西久公路,不仅把路掩埋,优质草场也被风沙淹没了,“风沙大得帐篷都扎不住,完秀村和卡加村的20多户牧民只好搬走”。
周本加说,从年开始,贵南县对*沙头进行治理,尤其近几年,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年年在沙漠里种树。“现在环境比以前好多了,牧民的草场恢复得很快,草的长势也很好”。
据了解,近23年来,贵南县累计投资超过14亿元,共治理沙漠化土地14万公顷,其中,人工治沙造林9.3万公顷,封沙育林草3.3万公顷,工程固沙1.3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草1.9万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年前的2.6%提高到14.94%。成片的沙柳、沙地杨树为*沙头披上了绿装,绝迹多年的野生动物也重返家园。从空中俯瞰,一片片绿色植被在荒漠中延伸,生机无限。
海南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何香龙说,截至目前,全州共实施草原有害生物防控、黑土滩治理、人工造林、沙化土地治理等16类个项目。特别是今年实施的沙化土地治理项目,是三江源二期工程实施以来,海南州单个项目投资最大的一次,全州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约1.3万公顷,完成投资近2亿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海南州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生态状况明显好转,并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使生态理念深入人心,扶贫效益初步显现,基本上实现了生态得到保护,生产得到发展,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在造林工作中,贵南县不断探索防沙治沙新途径,开创防沙治沙新领域,创新防沙治沙新模式,生态治理逐步向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对外围荒漠区实行封禁保护、封沙育林,沿边流沙区实施工程治沙,连片营造防风阻沙林带,并采取“乔、灌、草结合,封、造、管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按照现代林业建设的基本要求,着力强化防沙治沙高新适用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工作。
目前,贵南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休养和恢复,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状况得到有效遏制,一些抗旱抗寒原生态的冰草、高山蒿草、针茅等野生植物再次生根发芽,遍布沙地,较好地遏制了*河流域贵南段的水土流失,局部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来源:经济日报(记者石晶通讯员叶文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