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古时大禹治水,当“江河顺畅”之时,在会稽大会诸侯,论功行赏,并筹划日后的治国大计。各州省诸侯,纷纷赶到,会稽山下一片欢腾,史称“执玉帛者万国”。
同大禹的父亲一起治过水,如今又帮助大禹在浙江山地治水的防风氏,却没有赶到。大禹以为防风氏居功自傲,瞧不起自己。过了一天,防风氏赶到了,大禹一怒之下,便下令杀了防风。
防风被杀,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因为他从浙江赶到会稽,要经过苕溪和钱塘江,当时因为苕溪又发大水,防风氏接到通知,虽然日夜兼程,还是迟到了。
防风被无辜冤杀,当时从他头中喷出一股股白血。大禹感到奇怪,便命人剖开防风的肚皮,细看其满腹都是野草,这才知错怪了防风,大禹后悔莫及。
防风死时喷出的一股股白血,散落在山野里,长出一种伞形羽状叶的小草。后来当地乡民为治水受了风寒,头昏脑涨,浑身酸痛,非常难忍。病人中有人梦见防风要他们吃这种草,说是能治风寒病。
乡民们试着一吃,果然病就好了。乡亲们说:“这是防风神留给我们的冤*神草,就叫它‘防风’吧!”
防风
别名:关防风、东防风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多在春、秋两季采挖,将根挖出后,除去须根及泥土,晒干。防风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内服多用来煎汤或入丸、散;外用多煎水熏洗。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甘;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主治: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骨节酸痛等。
服用禁忌:阴血亏虚、病不因风湿者忌服;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寒者忌服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久服轻身。
《名医别录》: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孪急,字乳金疮内痉。
《经验后方》:防风,去芦头,炙赤、为末,治崩中。
良方精选:
《方1》功效: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痹痛。
配方:防风10克,薏苡仁30克
制法:将防风与薏苡仁一起水煎,取药汁约毫升
用法:每日1剂,1次服完,连服7日为1个疗程,停3日后,再服下1个疗程。
《方2》功效:祛风止痛消炎,适用于牙痛。
配方:防风、荜茇、细辛、白芷各5克,良姜4克。
制法:取以上配方:焙*,研为极细末,和匀,装瓶备用
用法:用医用脱脂棉蘸取药末少许,塞入鼻孔,左侧牙痛塞右鼻,右侧牙痛塞左鼻,塞好后做深呼吸2分钟,每日早晚各用药1次
《方3》功效:可有效缓解足部皮肤瘙痒症状。
配方:防风、苦参、白鲜皮、蝉衣、紫草、蛇床子各10克。
制法:将上药煎煮取汁
用法:将药汁加入洗脚水中进行足浴。每日1剂,分2次,每次10~30分钟
《方4》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除疹,适用于水痘
配方:防风、荆芥、甘草、薄荷、蝉蜕、大青叶各15克
制法:将以上6味中药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备用
用法:洗浴患处,每日2次
《方5》功效:化痰熄风,适用于口眼歪斜
配方:防风、川芎爷15克,当归12克,僵蚕10克,蝉蜕5克,细辛4克,蜈蚣1条
制法:将上述所有药材加水煎煮30分钟,滤渣取汁
用法:趁热温服
《方6》功效:祛风除湿、解毒止痒
配方:防风、百部、透骨草、荆芥穗、土荆皮、苦参各30克,王不留行、大风子、皂荚各20克,白醋毫升。
制法:将上述除白醋外的配方:加水1毫升,煎煮至药汁还剩2/3时倒出药汁,再次加水毫升,煎煮至药汁还剩一半时滤渣取汁与第1次所得药汁混合,再加入白醋,拌匀。
用法:取一半药汁,将双手浸泡其中30分钟,早晚各1次,每日1剂,3周为1个疗程。
《方7》功效:适用于盗汗。
配方:防风克,川芎克,人参50克
制法:将上述中药一同研成粉末状
用法:睡前冲服,每次15克。
推荐:更多民间中医健康资讯,长按手指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