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农在振华牡丹基地喷施叶面肥。王援朝摄
相传,文成公主进藏路过临夏住炳灵寺时留下数株牡丹,经过千百年繁衍发展,如今甘肃临夏牡丹已呈现“家家庭院栽牡丹,户户中堂绘天香”的盛景。每年5月,盛大的“河州牡丹文化月”带火了乡村游农家乐,大夏河沿岸百里牡丹长廊、*河文化牡丹园、牡丹产业科技园……更让临夏牡丹惊艳八方。
牡丹是一种花,还是一种符号、文化的寄托。年11月,中国牡丹芍药协会副会长李嘉珏首次阐述了“弘扬牡丹文化,迎接牡丹时代”的观点,并提出“爱国奉献,和谐包容,科学创新,共同富裕”的牡丹精神,与“爱国爱*爱家乡、团结奋进创一流”的临夏精神相吻合。
随着脱贫攻坚的决战性胜利与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临夏经济社会发展也迎来牡丹时代。如今,临夏人正抢抓国家推进*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牡丹也进入产业发展的*金季:在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中,在绿色创新发展中,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临夏牡丹及牡丹产品将推向“一带一路”,进入中欧班列。
在“十四五”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粮油供给安全的背景下,牡丹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临夏将通过促进牡丹产业实现从单纯赏花经济向文化旅游、三产融合、乡村振兴全面发展。为此,临夏将牡丹产业作为首位主推产业,以牡丹(芍药)为龙头,农文旅统筹推进,发展牡丹文化全域旅游,兴办各类会展经济活动,倒逼基础设施条件快速改善、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和营商环境优化,使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迎接牡丹时代,临夏将在8个方面实现观念突破和转变。
突破牡丹花期短的认知。牡丹在临夏范围内花期超过3个月,不像国内一些牡丹产区因没有海拔高差而花期集中在20天内。临夏地区牡丹花期依地理气候海拔差异从4月中旬开花到7月中旬结束,有3个多月观赏季,可实现牡丹月向牡丹季的嬗变。在海拔米的永靖县盐锅峡镇,牡丹4月中旬开花。海拔米的临夏市,牡丹5月1日前后开花。海拔米的临夏县,牡丹5月20日开花。在海拔米的太子山、莲花山脚下,牡丹在6月中旬开花,7月结束。
突破牡丹仅限于庭园观赏、道路绿化观赏、机关院落美化观赏的功能局限,将牡丹从过去以道路景观为主的线状布局向区域性、全域性产业化方向发展。临夏紧盯牡丹的花用、食用、药用、美用功能,开发了高端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大众的牡丹系列产品,从生产药材丹皮赤芍到开发牡丹籽油、牡丹酒、牡丹花蕊茶、叶芽茶、牡丹护肤品等,实现了牡丹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应用,形成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
突破牡丹只有一季赏花时间的认知,真正实现花随人意时时开的目标。要从过去的季节性观赏向反季节四季观赏延伸,通过智慧农业设施,以及增温、降温实现催花延花,争取一年天都能看到牡丹花。
突破牡丹种植成本高的误区。牡丹是一次投资多年收益,四五十年可以不换茬,没有投资成本高的风险。
突破对临夏芍药的价值新发现。近几年,随着各地牡丹文化节等活动的举办,牡丹芍药鲜切花市场异常火爆,也为芍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市场契机。芍药有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尤其是临夏地区自然气候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生产的芍药鲜切花花茎长、枝干硬,杆径粗,深受国外市场欢迎,且错开云南、河南、山东等芍药鲜切花主产区的上市时间,竞争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芍药花期比牡丹晚一个月,可延长旅游观赏时间。此外,临夏地区芍药药物有效成分含量超国家标准1.5倍,今后发展牡丹产业的同时,可同步发展芍药种植,这对延长牡丹芍药观赏期、丰富牡丹文化内容、提高生产效益、增加群众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转变牡丹芍药种植会挤占基本农田的观念。牡丹芍药不与粮争地,结合荒山造林、生态修复、防风治沙等生态工程项目,牡丹芍药可大面积上山进沟下滩,推广皮胎果、杜仲、文冠果、元宝枫、楸树等林下种植模式,实现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
突破牡丹基础科学研究投资大、科研难、成果少、转化慢的认知。临夏牡丹未来发展,不仅限于文化旅游产业,更要在医药生物科技方面做文章。通过加大对牡丹基础科学的研究,临夏与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校院合作,建立牡丹人才培养基地、紫斑牡丹(芍药)种质资源库、牡丹产品开发科研基地,加大对牡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突破油用牡丹仅限于凤丹牡丹的认知。油用牡丹主要推广品种有凤丹牡丹和紫斑牡丹。凤丹适合中原和部分南方地区生长,不适合北方寒旱地区推广,紫斑适合海拔米以上至米的西北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其可在零下37摄氏度低温和年降雨量毫米的地区正常生长。临夏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紫斑牡丹种质资源库之一,可发展成为北方地区油用牡丹种苗供应基地和切花供应基地。随着国家对木本油料作物的推广和种质资源保护的*策的激励,发展紫斑牡丹前景广阔,将在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大有作为。
主办|中国绿色时报社
承办|草原部
审核|苑铁*
制作|张一诺
《中国绿色时报》“草原”“中国草业”版投稿邮箱
caoyuan
vip.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