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趋势剖析]
3年考情统计
题型示例
考点分析
命题趋势
3年14考,分值56分
江苏,6,2分
浙江,8、9,8分
海南,21、23,20分
北京,2,4分
课标Ⅰ,7~9,12分
广东,3,4分
课标Ⅱ,8、9,8分
天津,10,4分
安徽,32、33,8分
年—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直接考查整体性原理的不是很多,但是每套试卷都涉及整体性的运用等知识。该考点主要考查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及在现实中的应用,考查形式是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的探究型,难度系数0.55左右
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来看,结合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来考查,如森林的破坏、湖泊演化、草场破坏等某一要素的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考点分层透析]
(·湖南浏阳、醴陵、攸县三校联考)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⑴~⑵)题。⑴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①B.②C.③D.④
⑵能表示*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⑤B.⑥C.⑦D.⑧
1.⑴A⑵B
第(1)题,松花江和珠江差异主要是汛期长短、流量大小、有无结冰期等,这是由两地气候差异造成的。
第(2)题,*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是夏季降水集中,流水侵蚀作用强大,冲刷地表形成的,主要与河流有关,是水文队地貌的影响的表现。
考点透析】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三大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整体发展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物质
循环简图
能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太阳能光合作用化学能分解呼吸热能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意义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
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
(·江苏卷,6,2分)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人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安第斯山脉的隆起使河流发源于高大的山脉,自西向东流入大西洋。
2.B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及意义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以南方低山丘陵为例: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以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为例:(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以*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为例: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
(1)警示
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一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农牧过渡地区盲目开垦草原,破坏了植被,加上地表土层疏松和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
(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作出综合评价。
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据此回答(1)~(2)题。
(1)海洋“生物泵”作用的影响可能是(
)
A.加快洋流流速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缓解全球变暖
(2)材料中体现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是(
)
①循环功能 ②转化功能 ③生产功能 ④平衡功能
A.①B.②C.③D.④
3.(1)D(2)D
第(1)题,此题关键是对海洋“生物泵”作用的理解。该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可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则该作用可能缓解全球变暖。
第(2)题,海洋浮游植物使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可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反映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可以产生的平衡功能。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如下表: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的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形成
过程[来源:学科网ZXXK]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举例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长发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考点规律揭秘]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角度分析思路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如下:
(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
(·海南地理,21,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
背山面海,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黑海蒸发的水汽随盛行风遇山地抬升,云多雨丰(多地形雨)。纬度约44°N,夏季气温高。冬季山脉阻挡北面冷空气侵袭,且黑海海面水温较高(对气温调节作用较强),气温较高。
注意从降水和热量两个角度分析。材料显示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山地、丘陵地区,而索契位于44°N附近,纬度较高,故需要分析其冬季气温高的原因,联系等高线即可分析山脉对来自北部冷空气的阻挡。索契西临黑海,结合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位于西风的迎风坡,故降水较多。
[3年高考真题]
(·天津,8、9,8分)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1~2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新课标Ⅰ,7~9,12分)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年为基数,~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3~5题。
年份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3.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
5.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新课标卷Ⅱ,8,4分)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6题。6.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7.(·广东文综,3,4分)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安徽文综,32、33,8分)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华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一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8~9题。8.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
9.风化壳厚度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创新预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中,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关系,右图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读图,回答第1~2题。1.左图中若a处形成化石,b处形成右图所示地理景观,则
A.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生物圈B.乙表示生物圈,丙表示大气圈
C.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岩石圈D.乙表示岩石圈,丙表示生物圈
2.右图景观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有
①气候大陆性强,干旱、降水少②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③风力侵蚀显著,流水侵蚀微弱④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曾经的西双版纳,橡胶林在低于海拔米的低山、丘陵地带随处可见。下图为当时因植被破坏而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现今的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据此完成3题。3.图示时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
C.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D.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植物生长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读下图完成4~5题。4.我国南方地区的树木比北方地区发芽要早,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土壤
5.图中体现了
A.林地土壤较草地肥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林地光照优于草地D.土壤决定植被类型
限制植物生存与数量的外界条件主要是胁迫(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干扰(不稳定的自然环境)。下图显示二者与植物竞争程度的关系。读图完成6~7题。6.高竞争型植物的生境特点表现为
A.低胁迫、低干扰B.高胁迫、低干扰C.低胁迫、高干扰D.高胁迫、高干扰
7.极地一高山植物能适应高胁迫的生境,其在生长中面临的最大胁迫来自
A.强光B.低压C.低温D.大风
将植物地上部分全部剪下,并将根系完整挖出,除去黏附的土壤,烘干(80℃)至恒重,称量样品烘干重量,可以分别计算地上、地下生物量。读新疆某地荒漠与农田地上、地下生物量比较图,回答8~9题。8.该地荒漠地下生物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土质疏松B.水分充足C.根系发达D.植物繁茂
9.增大该地农田地下生物量的有效做法是
A.种植水稻B.减少耕地C.秸秆还田D.植树造林
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以有机质占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在5%以上。图为“美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为“取自美国两地的土壤样本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图4-2中I、Ⅱ两种土壤分别取自图4-1中的
A.甲地、乙地B.乙地、丙地C.丙地、丁地D.乙地、甲地
11.形成I、Ⅱ两种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植被D.地形
二、综合题
12.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节要素的关联性,请指出各要素的表现。
(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简要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3.红海滩是由适宜于盐碱环境的一棵棵纤弱的碱蓬草织就而成的,碱蓬草经不起洪水和沼泽侵袭,但适宜在含沉积有机物的沿海滩涂生长。辽东湾畔辽河入海口有世界最大芦苇沼泽地,还有世界面积最大红海滩。读渤海等深线图和盘锦市地图,完成下列要求。简析盘锦红海滩生长大片碱蓬草的主要原因。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参考答案:
[3年高考真题]
1.C2.B
第1题,从材料中可知,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故湖面面积缩小,芦苇大陆死亡,故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第2题,从材料可知,该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主要是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故应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草、保护水源。
3.A4.D5.D
第3题,从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生物量有所提高,植株密度有所改变,植被分布并未改变。第4题,从表中地下生物量的数据分布可知,地下生物量的灌木植物与草本植物此消彼长。第5题,从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灌木数量不变,草本植物数量不断增加,地下灌木植物量减少,草本植物量明显增加,未来变化趋势是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6.B
由图示可知科隆群岛距离陆地较远,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所以物种较多,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7.D
沙漠中的植被具有防风固沙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风速,减弱风力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促进风沙流中悬浮颗粒物的沉降,使沙丘固定。所以此题选D。
8.B9.C
第8题,森林所需的降水要多于草原和荒漠,因此从图中植被分布特征可以看出Ⅰ线为降水变化曲线;从气温角度讲热带气温高于亚热带高于温带、草原带因降水相对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同纬度森林分布区较高,所以Ⅲ线为气温变化曲线;草原、荒漠的热容量比森林小,蒸发强所以故Ⅱ线表示蒸发。第9题,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这三个因素都呈正相关。因为气温较高、植物量大,图中风化壳厚度甲地大于丁地、乙地大于丙地;刚果盆地属于热带森林带风化壳厚度应大于格陵兰岛;伊朗高原为温带草原带,风化壳厚度小于恒河平原为热带森林带。
[创新预测试题]
1.B2.C
第1题,化石为生物死亡后再沉积岩中存在的遗体或遗迹,说明甲、乙二者之中一位岩石圈,一为生物圈。右图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说明甲、丙一是大气圈,一是岩石圈。综合判断可知,甲、乙、丙分别为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干旱为右图环境的基本特征,推测据此该区域气候、土壤和河流的基本特征。
3.C
由图示内容可知后面的各种现象都是由砍伐自然植被引起,其余三项表述虽然正确,但与题干,图示内容不相干。
4.A5.B
第4题,我国南方气温回升早,北方晚,影响南北方树木发芽早晚的主要因素是热量。第5题,植物的生长受光、热、水综合影响,这说明地理环境个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6.A7.C
第6题,结合三角坐标系的判断方法知,当高竞争型植物的生境特点是胁迫程度和干扰程度都较低。第7题,低温寒冷湿极地地区的基本气候特征,所以极地地区植物的主要迫胁即其主要面临的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低温。
8.C9.C
第8题,新疆荒漠地区水分条件差,植物根系发达是为吸收满足生长需要的水分。第9题,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利于农作物生长,根系发达,地下生物量增加。
10.D11.C
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北美五大湖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开发时间早,为重要农耕区,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乙地为温带草原气候区,开发时间晚,地表植被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结合右图信息可知,I、Ⅱ分别为乙地、甲地。第11题,土壤有机质主要来自植被。I为温带草原区,地表植被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Ⅱ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地表植被相对较少,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因此形成I、Ⅱ两种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植被。
12.(1)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地表水少,地貌多戈壁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植被稀少。
(2)植被遭到破坏,加速了流水对*土高原的侵蚀。
(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气候(降水和日较差)、水、植被、地貌和土壤等方面说明。
第(2)题,*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水土流失的结果,而这一结果与植被破坏关系密切。
第(3)结合上面两个实例,说明了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因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13.泥质海岸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盐碱丰富,适宜碱蓬草生长;海滩面积宽阔;大面积的芦苇建设了洪水和泥沙对碱蓬草的侵袭。
任何地理要素的产生都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协调一致的。根据碱蓬草的生长习性,结合盘锦红海滩有机质含量、土壤、海滩面积及洪水和沼泽威胁等方面进行分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