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今晨,我国北方多地遭遇明显沙尘天气,有报道称,这是近十年来我国遭遇的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
这次沙尘天气来得突然,既有气象因素的偶然叠加,也反映出治沙这件事的必然逻辑。
先来说说偶然。大量的沙子被狂风卷起,再被冷空气带到远方,这就是咱们今天看到的这场沙尘暴。沙源、气旋和平流运动是沙尘暴形成的三要素,这次沙尘天气碰巧同时满足了这三个条件。专家表示,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也不会成为常态,大家不必过分担心。
不过,仍有人感到疑惑:咱们防沙治沙这么多年,为啥还没能挡住近十年来最强的沙尘暴?其实,主要问题并不出在中国的“林”,而是出在全球的“沙”。说到底,治沙的根本在于源头治理,更要靠全球携起手来,只“办好自己的事”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全球的事还得靠全球携手才能办成”,治沙就是如此。中国的“林”虽然挡不住全球的“沙”,但中国的经验可以帮助治理全球的“沙”。中国治沙经验的推广仍需时日,在这个方面,咱们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球携手合作。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联系了相关专家了解到,此次沙尘暴源自蒙古国。形成沙尘暴需要2个条件:风源和沙尘源。从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要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和危害,应主要控制沙尘源。因此,防治沙尘暴必须加强草原保护建设。
专家称:草原有“地球皮肤”之称,一般为沙质和粉沙质土壤。草原植物紧贴地面生长,可以很好地覆盖地面。草本植物根系发达致密,可严密固结表层土壤。因此,草原植物具有固沙、防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作用。从国际经验看,保护草原就能较好遏制沙尘暴的发生。美国和前苏联为增进粮食生产,曾大规模开垦草原,最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强沙尘暴——“黑风暴”。之后,他们开始注重草原保护,终于使沙尘暴得到较好遏制。
专家认为,防治沙尘暴,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草原及草原野生植物的行为。二是加快实施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大力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三是积极推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大风沙源区落实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工作力度。
年全国两会刚刚落下帷幕,草原保护建设不仅是代表委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