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毛曾说
看着那一墙的小抽屉一开又一开
变出来的全是不同的草根树皮
连带加上一个个又美又诗意的名字
她换了念头
觉得在中药房深深的店堂里守著静静的岁月
磨着药材过一生也是一种不坏的生涯
古代医家每有文采
文士多通医道
亦舞文弄墨
偏爱将深深的话浅浅地说
药名之下的诗意与故事从来讲究
墨痕诗文深处
那阵酝酿着时光流转的药材香气
最是缠绵动人
贰
中药的名字由来已久,以如今的眼光看来,命名方式大多似不遵科学,而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取类比象,直出感悟,结果历经几千年的流传,反倒成了令人浮想联翩的文字。
“当归”是出门在外羁旅天涯的游子,想念家中的亲人吗?
“百合”到底是镇咳祛痰,还是用来书写百年好合的愿望?
“忍冬”为什么也名“金银花”,这其中有怎样的故事?
“半夏”是因为成熟在夏天而得名吗?
“五味子”难道真有五种味道?
……
●草木大多具有各种天然的颜色,直观的颜色便是最初中药命名的方式之一:
红有红花、赤芍、朱砂;*有*柏、*连、*芩、大*;青色的有青皮、青蒿、青黛、大青叶;白有白术、白芷、白薇、白芨;黑有黑豆、黑丑、黑芝麻。
●而那些听上去与四季有关的药材则是以生长特点命名:
如半夏,因农历五月问成熟,恰巧是夏季过一半,故得其名;夏枯草则因每到夏至便萎谢而得名;忍冬藤因经冬不凋、万年青因四季长青、冬青子因冬季采摘其成熟果实而得名。
●除此之外,还有酸味的酸枣仁、甜味的甘草、苦味的苦参、辣味的细辛等以气味命名的,五味子因其“皮肉甘酸,核仁苦、辛,都有成味”,五味俱全而得名;
●白头翁、马兜铃、连翘、两面针等以药材外形命名;
●川芎、广藿香、云茯苓等则因产地而得名。
叁
除了几种基本命名方式之外,不少中药药名背后都藏着或动人或稚趣的故事与传说。
当归
相传丈夫上山采药,一去三年仍不见归来,妻子因思念丈夫忧郁悲伤而得了气血亏损的妇女病,后来只好改嫁。谁知丈夫归来懊悔至极,遂把采集的草药根拿去给媳妇治病,竟然治好了她的妇女病。彼时方知此草药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是一种妇科良药。为汲取"当归不归,娇妻改嫁"的教训,便把它命名为“当归”。
三七
人们发现这种药材在种植之后的前几年几乎没有药效,而等到生长了三至七年的时候药效才是最佳的,因此为其命名为三七。
红豆/相思子
汉代闽越国一男子被强征戍边,妻子终日望其归。后来同去的人都回来了,唯有这男子未返,妻子终日在村口的大树下朝盼暮望,最终哭断柔肠,泣血而死。结果一夜之间树上竟结出了荚果,其中的籽粒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认为这是贞妻挚妇的血泪凝结而成,于是称之为“相思子”,又叫“红豆”。
使君子
相传潘州一位名为郭使君的郎中,治疗小儿疾病的时候喜欢使用一种叫“留求子”的中药,药效奇特,久而久之这种中药就被人们改名为“使君子”。
何首乌
传说顺州有一位叫何田儿的老人,年纪很大了仍然不能生育小孩,后来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服用了何首乌,不久他的头发便由白变黑,还重新拥有了生育能力。人们为了纪念他发现这种药材,就把他的姓与药效结合成了这味中药的名字“何首乌”。
望月砂
望月砂其实是野兔的干燥粪便,它具有明目杀虫的功效。野兔常常站立起来东张西望观察周围的动静,又让人联想到与嫦娥一起奔月的玉兔,因此被人们称为“望月砂”。
肆
还有女贞子、白芍、益母草、麻*、续断、贝母、车前草、龙胆草、柴胡……如果细细循来,经历过悠悠历史长河的淘洗,几乎每一味中药的背后都有独一无二的传说。
苏叶、青黛、沉香、迎春、半夏、剪秋、忍冬、旋覆,不用细想,脑中就能立刻浮现出令人倾心的药材名,有时候只是简单的几个字,便觉着有故事,婉转而动听,大概这也是为什么如此多文人骚客的书信和诗词里,它们总会被一再书写。
《中药名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这首诗里有23味中药的名字。
《静夜思》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
辛弃疾的《静夜思》里也提到了24味中药。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年少时滚瓜烂熟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你可知道每一句都是一味中药名?
万物生长,花开花谢,时间和自然无影无形的力量与人们几千年来的智慧,也赋予了这些草木生命的温度,闲暇时翻一翻《本草纲目》,或是轻声念出这些中药的名字,未尝不让人心生愉悦。
有没有哪一味中药的名字,你最钟情?
有没有哪一个中药名的故事,让你动心?
○●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