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内外中医药界,于卫东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以精湛的中医技术攻克眼科领域的绝症顽疾,他以流利的英文与各族裔患者无障碍沟通,他隐居温哥华一隅却心系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传承,他以中国古代先哲“随遇而安”的哲学精神融入加拿大多元文化的社会,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跨界人。
本报独家专访
文/丹栋摄影/Lilian
全文共字,细读大约需要21分钟
于卫东给新冠肺炎开的三副药
4月24日,全球新冠肺炎感染病例万,死亡超过18万人!美国约翰尼·霍普金斯大学“这是让我最开心的。”于卫东说。源自内心的满足,对这职业的满足是推动于卫东不断前行的动力,无数个伏案的夜晚和黎明,无数次面对病人的感激和欣喜,于卫东为此感恩不已。
安居世外,给于卫东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贪婪地读书,这是他大半生的热爱。“既然以献身科学为使命,学习就是我人生的主题,”于卫东是“书迷”甚至“书痴”,上大学时就把仅有的一点助学金攒下来买书,买书、借书、囤书都是他的爱好,从山东到北京,从布鲁塞尔到加州,再到加拿大温哥华,不管走到哪里他都带着自己的宝贝书籍,现在他的书更多了,不得已建了个小型图书馆。
对于读书,他涉猎广泛——中医是研究人与世界的智慧科学,历史、文化、哲学、宗教等等,中英文书籍他都看,在书香中获得沉静的力量。
安静的环境,清静的诊所,沉静地读书,于卫东的“三静”正是当今时代远离浮躁社会的心灵选择。
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
林语堂80多年前关于生活的艺术的说法正合今人于卫东之意。
中医,是从观察世界所感知而得的哲学与自然医药经验相结合的学科。所以有人说,中医更是一门哲学。或许是《易经》,或许是《道德经》,或许是《*帝内经》,或许是更多的古藉文献,沉浸其中的于卫东深受影响,使他能够以东方人的智慧融入加拿大多元文化的社会,并且成为受人尊敬的医者。
“医学研究的是人,所以关于人的一切我们都在研究,他的信仰、人生、生活、健康等方方面面,所谓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这不是玄学,于卫东广泛涉猎,在他的患者中不仅有*种人,也有白人、黑人、中东人各种各样不同背景的人,于卫东与他们交流的时候,不仅语言无障碍,文化隔阂也比较少,理解对方的生活,理解对方的思想,理解对方的信仰,这种良性互动,使于卫东在把脉、看症、开方等环节能够更好地把握节奏,取得很好的效果。
尊重一个人的灵*,尊重一个人的信仰,在同一语境中沟通,精准地把握对方病情,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医学不仅是医学,还是“人学”,把人的动机、热情鼓动起来,良性互动,参与到他自己的治疗中,这是于卫东的行医真谛,难怪许多患者评价他是:“流利的英语、精湛的医术、暖心的服务”。
他就是循着这种乐天知命的最朴素的生活哲学,成为悠游于西方社会中的华人的缩影。
“尽人力,听天命”,这位从孔孟之乡走出的人,虽然英文说得像母语山东普通话一样流利,心里却还是中华文化最深的传统,读书和研究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对结果和境遇却是随遇而安,“老天自有安排,我不跟命运挑战,因为我们此时此刻的认知不一定是正确的,”他说。“人生很奇妙,好像老天更知道什么对于我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所以我对于什么事情不会太执着,更不会偏执,”于卫东说。
达观、豁达的人生,让于卫东的幸福指数更高。
他更愿意与人分享这种幸福。
在视网膜色素变性领域的独创的中医疗法,使于卫东“一招鲜,吃遍天”,如今在全世界眼科医生业界内也算是有一号的人物,可是他并没有将技术藏为已有,治疗患者之余,他全世界地去讲课,开讲座,开培训班,想要把这门技术传承出去,普惠大众。
同时于卫东也在积极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目前进行的课题是创建中医眼科机器人诊疗系统,力争尽早让世界各地的医生都可以利用这种系统去为患者治疗。
于卫东更致力于在国际上推广中医和中华传统文化。不少患者看到中医的疗效后,喜欢上了中国文化,有的学中文,有的学起了太极拳和中医养生。
对于中医后继乏人的问题,于卫东也有深深的忧患意识,要带领、激励有理想、有热诚的年轻人学习中医,要好好地培训他们,使中医在中国之外也得到发扬光大。天泉慈善基金会正是在这样的想法之下成立的。
天泉慈善基金会成立于年8月,于卫东是主要赞助者,最初的想法是寄望能够成为一个桥梁,让所有热爱中医事业的朋友、同事和企业家,有一个回馈社会,支持中医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的平台,群策群力,共襄善举。
于卫东对于基金会有三个目标,支持及推广加拿大中医教育及科研,培育本地优秀人才,建立公立中医学位教育课程;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宗教、哲学、艺术等元素,促进繁荣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积极参与社区援助,支持本地医疗、教育、扶贫、环保、救灾等慈善机构,回馈社区,造福社会。
年4月,新一年度的天泉慈善基金为昆特兰大学(KPU)中医学院的3位学生和卡加里、多伦多的两位学生提供了奖学金。
年1月,得知中国爆发疫情,天泉慈善基金第一时间购买个口罩寄回中国抗疫前线,解决了燃眉之急。
年,天泉慈医院急诊室捐款3万加元,用于更新设备。
“善良、正直、勤奋、勇敢,是做成一件事必不可少的素质,”谈起公益事业,于卫东变得健谈起来,“我做中医多年,现在终于可以通过这种网聚社会正能量的方式回馈社会。中医发展需要人才,我们就是想通过基金会资助品学兼优的从业者,持续不断的挖掘人才,培养未来一代的中医名家和行业领袖。”对中医的执着与热爱成就了他的善举。
如今于卫东已经把在海外推广中医文化作为他生活的主旋律。他深信中医的良性发展是加拿大社会及公众健康的福音,也是加拿大多元文化发展与丰富的体现。
“中医药过去是,而且将来也一定是全人类的瑰宝。”于卫东愿意做这样一位承前启后的传宝人。
环球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