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海面有风浪水下有暗礁,炸礁兵的战场在天涯海角,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钢铁平台托起英雄胆气豪......”一首《炸礁战歌》唱出了多少炸礁兵的豪迈,更道出了炸礁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奉献精神。作为炸礁尖兵,以独特的方式体现出军人应有的样子。“怕苦不来炸礁队,怕死不是炸礁兵”在常与大海暗礁相伴,与雷管炸药为伍的过程中,炸礁兵有的是直面生死考验的勇气,有的是不畏艰难险阻的斗志。台风,又来了!年7月30日6时,9号台风“纳沙”,刚从炸礁队所处的福建沿海中北部登陆。不到24小时,10号台风“海棠”又接踵而至,台风所到之处,暴雨倾盆,树木折断,交通受阻。尽管台风登陆前48小时,他们已经根据上级防台工作部署要求进入锚地防风,但是他们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台风脾气大。”流行在炸礁兵口中的这句顺口溜就能说明一切。年8月8日,强热带风暴“苏迪罗”来袭,接到预警后他们将平台拖到锚地避风。意想不到的是,台风突然转向,直奔锚地而来。旁边的巨大拖轮被风浪推得东冲西撞,炸礁平台操作室的玻璃被海浪拍碎,有两个舱室灌进海水,情况万分危急。经过两天两夜的抗击,炸礁平台船终于保住了。此次台风,福建沿海上千条渔船被毁,车辆被砸,房屋被毁,电力中断......损失巨大。炸礁不怕死,怕死不炸礁“纳沙”刚走,“海棠”又至。那次双台风在不到24小时内连续登陆同一地区的现象极为罕见,防台形势更是刻不容缓。他们召开队务会,军人大会严密部署防台工作,通过“诸葛亮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将防台预案细化、细化、再细化;他们对炸礁平台上所有设备捆绑加固,对仓室门、宿舍窗户进行密封......“同心山成力,协力土变金。”31日凌晨2:50分,“海棠”裹挟着大雨,将登陆福建沿海,炸礁队的官兵顶风加固缆绳,冒雨封堵舱门,确保了人员和船艇安然无恙,他们在抗击台风中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八一建军节”。不只是大风大浪锻造了炸礁兵的胆略,每天与炸药、雷管相伴更是一种艰巨的挑战与磨练。“选择了炸礁兵,人生的字典里就再没有‘怕死’二字。”他们曾经“拎着脑袋”排除了3顿“哑炮”。在上海洋山深水港航道炸礁施工中,由于乳化炸药在高水压条件下钝化拒爆,造成大面积“哑炮”,如不及时排除,无异于在海底埋下了一个巨型“水雷阵”。要排除这一险情,必须在原先埋好的炸药附近错位打孔实施诱爆。这好比是在死神身边的一次游走,海底“哑炮”存药量高达3顿,在不到半个篮球场大的范围内,已经打了60个孔,再次错位打孔,钻头控制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爆,整个平台船将被撕成碎片。队领导和技术骨干组成14人突击队,小心翼翼实施作业。先是借助定位仪反复测量、精确定位,再由经验丰富的老钻机手操钻,根据钻机在海底进尺的难易和快慢,来把握钻机的力度。如果感到钻头突然往下一沉,就说明突然打到老孔了,必须迅速提起钻机,可以说是生死一瞬间。钻机手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心理素质。通过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再次钻孔,重新装药、引爆,最终才顺利排除了“哑炮”。“千般难,难不住炸礁好儿男;万般险,吓不倒无畏炸礁兵。”“常年海上漂,机器轰鸣伴,钻杆昼夜转,礁石海底颤,酷暑盐浸衣,寒冬冰甲穿,个个油污脸,人人钢铁汉。”这是炸礁队官兵海上作业的真实写照。电影《海下尖刀》的原型炎炎酷暑,炸礁平台船直径80厘米、高33米的桩腿里如同大“烤炉”,如果绑上安全绳钻到里面,再拧紧上百个螺栓,渴了只能通过桩壁孔用吸管吸口水,累了只能靠着滚滚的桩壁喘口气,一直干到虚脱了被战友拉出来。零下20度的海面上,他们坚持作业,狂风卷着海水泼到身上结成冰层,远远望去像穿上一身“冰盔甲”,脱下一件外套,敲下的冰渣能装满一脸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台风突然袭来,他们在平台船上被困3天3夜,断粮断水,硬是靠喝空压机里污浊的油花水,熬过了一天又一天......炸礁队每名官兵的学习笔记上都记着英国哲学家罗素的一句名言:“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韧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做事,不畏艰难。”每一名炸礁兵都深知,苦是炸礁生活的底色,选择了当一名炸礁兵,就意味着以苦为伴,“苦”让他们拥有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与力量。炸礁队作为全军唯一的成建制水下炸礁部队,组建33年来,先后参与了某大型军港、长江三峡、上海洋山深水岗等60多项国家和军队重点工程的炸礁任务,以炸礁队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海下尖刀》,曾在中央电视台播映。他们在群山叠嶂中,开辟了通途年10月,炸礁队承担了某大型军港“开路先锋”的重任:任务要求他们迅速在群山与岛礁丛中炸出一个出运码头,为整个工程开辟通道。满目群山叠嶂,礁石暗藏海底。要在其间开辟通途,任务之重,可想而知。官兵们日夜激战在施工一线,科学定位钻孔、精确投放炸药,不仅两个月突击完成了3个月的工程量,而且一次联排施爆就炸出一座米长的码头岸壁,为军港建设赢得了时间。如今,站在炸礁队官兵开辟出的军港码头堤岸远远望去,堤外海浪滔天,堤内波澜不兴,雄伟的军舰静静地矗立海天之间。只有置身军港,才真正明白炸礁队当年——何以创造出一天投放炸药22吨的超人壮举;何以追逐日出日落天,提前16个月炸掉3座平均海拔米、总量达多万方的山头;何以眉头不皱地接起地方施工队不敢承揽的“硬骨头”,趴在冰冷湿滑的礁石上披星戴月一干20天,用手风钻一点点“啃”掉方的顽固礁群......“工程铁军,现代愚公。”将军的赞誉与褒奖,给这支而立之年的年轻队伍以无上荣光。能打胜仗才是有本事,是应有的样子,由于炸礁兵的特殊使命他们不得不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炸礁队高度分散、流动性大,常年与工程施工、与地方人员打交道。和平年代,军人也同样保持血性,这也是炸礁兵应有的样子。作为一名炸礁兵为了打赢的使命,天天与雷管、炸药等易爆危险品打交道,顶着烈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正是军人的血性,更是军人好样子的标准。你有什么怕的吗?炸礁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他们就真的无所畏惧了吗?其实他们也有怕的,他们怕给孩子承诺,怕家人问他们什么时候回家。炸礁队常年在外漂泊,工作生活异常艰辛。他们以船为家,居无定所,足迹遍布全国9省、42个县市、25个港口码头,住的是狭窄的船舱,经常吃凉饭冷菜,常年受海浪颠簸和机器噪音之苦,有的施工点没有电视和手机信号,生活单调枯燥。遇上赶工期,大家忘记了日期,只有白天黑夜。因工作高强度、超负荷,官兵不到半年就得换一套工作服,几个月就穿烂一双鞋子,人均一年消耗多双手套。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过:“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作者:陈林图片:王凯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