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沙止步绿回归写在第26个世界防治荒漠
TUhjnbcbe - 2024/9/9 22:33:00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www.txbyjgh.com/m/

荒漠化是一个全球性、全国性的问题。一部武威志,半部治沙史。
  武威干旱缺水,风大沙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地理环境梯度上处于全国荒漠化最前沿,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特殊的生态区位决定我市特殊的气候特点,全市荒漠化土地万亩、沙漠化土地万亩,分别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65.5%、45.91%,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1万亩,风沙口个,风沙线长公里,有37个乡镇45万人和万亩土地处于风沙前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优化“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布局,持续开展五大工程、八大行动,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倍增行动,科学防沙治沙,全力推进生态大市建设。目前,全市人工造林面积达.3万亩,封山沙育林草.6万亩,森林面积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43%。武威市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土地沙化只需要几年时间,而彻底恢复则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场阻击沙化蔓延的战争中,所有人都全力以赴,抗击风沙。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指出,“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年春季,省委书记林铎、省长唐仁健赴民勤参加义务压沙治沙。市委出台武威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生态屏障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编制了《武威市新时代防沙治沙总体规划》,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武威市防沙治沙条例》,开展常态化防沙治沙执法检查。市、县区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防沙治沙责任。市级领导每年带头义务压沙植树,形成了党委政府谋划防沙治沙、干部职工带头防沙治沙、群众参与防沙治沙的良好氛围。
  从黄沙漫漫到遍山绿色,从沙逼人退到治沙致富,翻开武威林业的发展史,就能够清晰地看出,这是一部同风沙抗衡的斗争史。
  八步沙是西北防治荒漠化历史的一个“桥头堡”。半个世纪前,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八步沙黄沙肆虐、沙逼人退。
  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漠,六个老汉靠一头毛驴,一辆架子车,一个大水桶,几把铁锨,开始踏上了治沙造林艰辛历程。“六老汉”三代人用39年的坚守,累计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把“栽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的沙漠边缘染得“绿肥黄瘦”,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内涵。
  若干年前,民勤黄沙横流、千沟万壑,人们因无法生存而举家外迁。如今,这里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
  稻草、麦秸等植物茎秆被派上了新用场。在沙漠表面铺设成不同形式的草沙障,增大沙漠表面粗糙度,削减风力,阻止流沙移动,截留雨水。一个个草方格密集排列,俨然如持枪执戈的士兵,守护着老虎口。一眼望不到边的梭梭林,把“沙老虎”牢牢摁在地面上,风小了,沙尘起不来了。
  为了让黄沙后退,民勤人聚集智慧,老虎口不再是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干涸51年之久的青土湖重现碧波。
  在民勤治沙纪念馆,一件件老物件浓缩了民勤人民60多年来与风沙抗争的光辉历程,再现了民勤人民众志成城、防沙治沙、守卫家园的一幕幕历史瞬间。
  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以来,我市坚持科学防沙治沙,突出重点、连片建设、规模治理,坚持因害设防,突出重点风沙口治理,以民勤县老虎口、青土湖、西大河,凉州区八十里大沙夹草滩,古浪县八步沙、民调渠沿线等风沙危害区域为重点,连片治理面积均达到10万亩以上。年以来,全市完成人工固沙造林万亩,年均完成28万亩,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了沙进人退到沙退绿进的根本性转变。
  在与干旱和风沙长期斗争中,我市涌现出了许多治沙造林的先进典范。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石羊河林业总场以治沙造林为己任,在民勤风沙前沿构筑了一条长公里、宽4公里左右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国治沙英雄石述柱带领民勤县宋和村村民坚持不懈开展治沙造林,书写了宋和村与风沙抗争的卓越历史;全国治沙标兵张生成、全国治沙劳模王银吉在凉州区长城镇腾格里沙漠南缘,几十年如一日压沙造林,实现了区域生态的明显改善。
  防沙治沙是一项公益事业。近年来,我市坚持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各级财政投入林业补助资金12.55亿元;“蚂蚁金服”、亿利集团、甘肃建投、碳汇林公益项目、小渊基金造林项目投入资金3.72亿元;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项目投入0.66亿元。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10.36亿元,完成人工造林39.07万亩,封育30万亩;争取新一轮退耕还林完成沙化耕地治理43.55万亩。在中国绿化基金会支持下,采取“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的模式,实施蚂蚁森林项目治沙19.26万亩,投资0.76亿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防沙治沙工作中,我市大力推广“麦草沙障+沙生苗木”、“固身削顶、前挡后拉”、多功能立体固沙车机械压沙等治沙技术和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命名的“母亲抱娃娃”民勤治沙模式,八步沙“六老汉”从最初探索“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治沙土办法,到创新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再到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新技术。大力开展生物治沙、机械治沙、工程治沙、产业治沙和治沙新材料、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建成不同类型的防沙治沙示范区,集中展示棉花秆、尼龙网、土工编制袋等治沙新技术、新材料20多项。
  同时,我市坚持创新机制,采取个人、联户、企业承包经营的方式,承包到户国有治沙生态林.92万亩。市、县区坚持机关干部义务压沙造林制度常态化。探索发展“互联网+防沙治沙”、众筹治沙造林等模式,引导和鼓励国内外企业、社团组织等在武威建设防沙治沙基地,“蚂蚁金服”、碳汇林公益项目、小渊基金造林项目等投资防沙治沙,累计完成治沙造林20.43万亩。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终将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
  据甘肃省第五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市荒漠化、沙漠化面积较年分别减少31.7万亩、9万亩,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重度、中度和轻度减缓,呈现出“双减双降”态势。
  东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在新时代武威精神的引领和鼓舞下,在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武威,将会筑就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之路。

1
查看完整版本: 沙止步绿回归写在第26个世界防治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