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西北两面被腾格里大沙漠包围,常年受到沙漠侵袭,沙化严重。新中国成立之初,沙漠已逼近距宁夏中卫城4公里的地方,“天荒地不毛,风吹石头跑;对面看不见,千里无人烟。”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8月20日上午,伴着细雨,记者们来到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方向的麦草方格治沙项目地,昔日黄沙滚滚的荒漠,如今被一个个麦草方格固定,周围遍布着稀疏不一的柠条等植被。在参观中,大家都对麦草方格治沙的神奇效果赞叹不已。
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保障横穿腾格里沙漠的包兰铁路行车安全,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卫人民创造了麦草方格治沙技术。据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场长唐希明介绍,扎麦草方格,先选取不短于60厘米的麦草横铺在沙地上,然后将麦草拦腰扎入沙子深约15厘米左右,麦草头尾自然竖立合拢,这样就是完整的草方格。扎好格子后,在其中种植花棒、沙蒿、柠条等固沙树种。在草格子遮蔽下,风吹不走,遇雨发芽生长,而麦草腐化后形成的“沙结皮”,在固住流沙的同时,能成为植物生长的养分,草格子里的绿色逐渐显现。
“在高中的地理课本里,就讲到草方格治沙的工程,那个时候就对这片土地非常地好奇。”来自荆楚网的记者郭蕾感慨到,这次来到中卫看到了这样一个伟大的生态工程,觉得宁夏人民非常地了不起,用几代人的努力来换取这座城市的绿色生态,为宁夏人民的努力点赞!
来自中国网的黄磊则是听完唐希明的治沙经历之后,对他28年坚守治沙一线的这份执着感慨不已。“今天听唐希明老师讲他治沙28年的时间和他自己的治沙发明专利,我觉得这不仅非常有利于我们的环境保护,而且像唐老师这样一群有热情,能坚守,乐奉献的治沙人。我们一定可以实现人进沙退。”
为了打赢这场旷日持久的生态战,中卫人民在麦草方格治沙的基础上,又打造了“五带一体”铁路防风固沙体系,在横穿腾格里沙漠的包兰铁路两侧构筑了60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保证了铁路畅通无阻。治沙成果获得“全球环境保护佳”称号,发明的享誉世界的麦草方格治沙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记者杨杨何子轩刘懿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