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草方格治沙。 受访单位供图
中新网中卫6月17日电题:宁夏:从“沙中找绿”到“绿进沙退”
中新网记者于晶
东邻毛乌素,北接乌兰布和,西濒腾格里,三面环沙的宁夏是中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治沙”曾经是这里面临的最严峻课题。6月17日,世界防治沙漠化和干旱日,记者探访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以下简称“中科院治沙站”),深入了解沙海变绿洲的奇迹。
中国西北地区5%左右的绿洲供养着95%的干旱区人口,绿洲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要想让沙漠变绿必须先稳住沙丘。”中国第一个沙漠与沙漠化学科领域博士王涛介绍起了生物防沙治沙的办法——“草方格”固沙治沙原理。
“这是沙漠科技人员的创举,首次出现在中科院治沙站。他们用草方格固定沙丘,再种植红柳、梭梭、柠条等沙生植物。这些年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和三江源一期、二期工程有序推进,沙漠地区的人们不断用麦草、稻草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草方格沙障,这不仅可以防风固沙,还能够截留降水,草方格也被外界赞誉为‘中国魔方’。”
实际上,草方格最早应用于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的建设中。在宁夏沙坡头地区火车穿越了腾格里沙漠,在科技工作者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麦草方格编成的巨网最终成功缚住了“沙龙”。如今,一把铁锹,一捆麦草,一片草方格,沙坡头实现了黄沙变绿洲的嬗变,腾格里沙漠中神奇地出现了一条连绵延伸的“绿带”。
据王涛透露,在科研人员和几代治沙人的努力下,腾格里沙漠的治沙成果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肯定,获得“全球环境保护佳”称号,“麦草方格”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谈及对西北地区沙漠化及防沙治沙经验时,王涛说:“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关键问题在于对水资源的调控、人类活动的管理,我们对西北山区、绿洲区、荒漠区进行了划分,给出了不同尺度上管理模式与人类活动调控的方案。”
经过几代人努力,中卫市已基本控制了沙害侵袭,尤其是总面积为万亩的北部沙区,如今已治理利用万亩,腾格里沙漠向北倒退了25公里。
沙漠退却的同时,中卫市多年来有效利用黄河水资源,开发建设了12万余亩的北干渠系新灌区和21万亩左右的南山台扬水灌区。
当地农户拓兆选一家原本住在沙坡头区香山乡的大山里,因为缺水,庄稼收成难料,只能“靠天吃饭”。年,拓兆选和家人搬进了南山台扬灌区,并在这里种了8亩苹果树,如今仅靠卖苹果,拓兆选一家每年便有近8万元人民币的毛收入。
“刚搬来那会儿,灌区才刚刚建设,四周都是黄沙。如今,流沙静了,风沙少了,生态逐渐得到恢复,中卫早年黄沙漫天的景象已很少发生了。现在抬眼一看,到处都是绿色,大家种果树、蔬菜,天旱也能丰收,日子越来越好。”当地村民拓兆选说。
从曾经的“风沙逼近”,到现如今绿色屏障不断加固,在中国西北版图上,黄色中的绿色由一点点、一丝丝,逐渐变成一块块、一片片,防沙治沙工程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历史性伟大成就。沙漠和人类的关系,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