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让沙漠成了致富宝地
向沙漠要效益,以前想都不敢想!可如今,甘肃民勤的何德荣做到了——今年,何德荣承包三北防护林嫁接肉苁蓉能收益万元。
三北工程在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民勤实施以来,在风沙线上筑起了多公里的生态屏障。这道生态屏障正在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
沙漠里一年“淘”出万元
对这片沙漠梭梭林的管护,何德荣非常上心。
按照林草局的规定,梭梭林以零承包费承包给承包户,条件是梭梭的成活率要达到85%以上,否则将收回承包权。
梭梭和肉苁蓉具有耐旱性,每年只需浇水一到两次。尽管如此,要管护好这片林地并不容易。
每年3月初,何德荣雇人从数公里外用水泵抽取地下水,灌到水罐车上,再运到地头,一株一株浇灌梭梭。
“每年3月至10月,我们要雇佣大量当地村民,管护梭梭林、育苗、嫁接肉苁蓉、采挖都需要大量人手。”何德荣说,一年他给工人发工资就要支出余万元。
当地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每年3月份开始就到肉苁蓉种植基地打工,每天能挣到元钱,还能照顾家里的生产生活。
据记者了解,每年长期或短期到基地务工人员有多人,户均增收多元。
基地妇联组织当地困难家庭妇女学习肉苁蓉种植技术,带动当地肉苁蓉产业发展达6万亩,总产值达1.2亿元。年甘肃省青土湖沙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并被民勤县人社局命名为“扶贫车间”。
肉苁蓉产业带富一方人
今年57岁的何德荣是民勤县西渠镇制产五社农民,目前是民勤县青土湖肉苁蓉种植基地负责人。
这个基地位于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交汇的青土湖畔,承包管护三北防护林,在梭梭上嫁接肉苁蓉,是一个集防风固沙、肉苁蓉种植与种子培育、义务培训当地群众种植技术及组织当地村民务工致富的综合示范性基地。
从年开始,基地共承包林地亩接种肉苁蓉。
“发展肉苁蓉产业,从栽梭梭到见效益,没有六年办不到。”何德荣说,肉苁蓉是名贵中药材,寄生在梭梭和白刺的根部,梭梭栽种三年后才能在根部嫁接肉苁蓉,肉苁蓉从嫁接到开花结果、成熟又需要三年。
何德荣的梭梭地每亩可产七八十公斤肉苁蓉,一公斤肉苁蓉目前市场价在20-30元之间,一亩地年收入在元左右。抛去种植、采挖成本,每亩地利润有0元。
“今年采挖了吨左右,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可以卖到万元左右。”
何德荣说,以后几年采挖量还会增大,每年采挖量将在吨以上。
“一株梭梭上只嫁接一穴肉苁蓉,种多了不行。”何德荣解释说,肉苁蓉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完全来自寄主梭梭,过度嫁接会让梭梭负担过重,不但影响梭梭的生长,而且肉苁蓉的品质也会下降。
“我们平时要给梭梭施肥、浇水,喷洒农药。”何德荣说,只有梭梭茁壮成长,肉苁蓉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青土湖重现碧波荡漾
“基地的良性发展,主要功劳在于青土湖的生态好转。”在何德荣的记忆中,青土湖干涸的时候周边是一片荒漠,一年四季风沙肆虐。
青土湖曾是河西走廊最大的湖泊,是有名的沙漠海子。由于石羊河补水不足,加之湖面被两边的沙漠不断吞噬,至年彻底干涸,成为荒漠。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民勤县林草局副局长赵兵彦用这句谚语来描述青土湖干涸后当地的生态,常年的风沙严重影响到当地人的生活。
如果不及时治沙,民勤这片绿洲就会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吞噬。
从年开始,随着三北工程的实施,民勤县通过压沙造林一系列措施,遏制住沙漠化。年,成片的固沙林及沙生植物成活,开始向青土湖输水,青土湖时隔51年后再次出现了清冽的水面。从年开始,青土湖的生态环境基本得到恢复,越来越多的沙地被绿色覆盖。
5月14日下午,记者踏访看到,青土湖碧波荡漾,湖边大片的芦苇生机蓬勃,成群的候鸟在水面不时游过,周围的沙漠也被梭梭林覆盖。不远处,红色雕塑的正面写着“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民勤人做到了。
赵兵彦告诉记者,青土湖生态恢复后,周围的地下水位也从四米多的深度抬高到两米多,沙漠中种树的成活率也大幅度提升,生态循环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据了解,民勤县沙漠和荒漠化面积占90.34%,是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的最前沿地带,属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借助三北工程的实施,民勤县组织开展大规模防沙治沙,先后完成了绿洲北线青土湖、西线老虎口、西大河、龙王庙、昌宁西沙窝等沙患严重区域的治理,在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森林覆盖率由9年的11.21%提高到现在的18.28%,构建起了一道生态安全屏障。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
林下经济产业链正在拉长
三北工程让民勤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态效益,也带来了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像何德荣一样,更多的民勤人投身到沙产业中来,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收获满满。
民勤县林草局办公室主任曾荣告诉记者,近年来,民勤县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结合本地林业产业发展实际,积极调整农田防护林造林树种结构,找准找实防沙治沙与绿色增收的最佳契合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沙产业,促进沙区生态脱贫和产业致富。
“我们鼓励和支持企业、协会及个人承包荒沙滩或国有梭梭林,发展以梭梭嫁接肉苁蓉、林下养殖为主的林下经济,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优势林业产业。”
在肉苁蓉试验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民勤县与兰州大学合作成立了兰州大学郑国锠院士科研基地暨甘肃民勤沙产业研发培训中心,以30万亩梭梭肉苁蓉为基地,建设全国肉苁蓉研究中心。
同时,民勤县推行“企业+技术+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政策、项目、资金扶持,积极培育扶持林业产业种植、林下养殖、产品加工、市场营销龙头企业,让企业在林业产业发展中包乡、包片供种,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在林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跟踪服务,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依托当地龙头企业,建设了红枣、肉苁蓉等加工生产线,进一步拉长林业产业链条。
据了解,目前民勤县依靠三北工程培育林业加工企业12家、家庭林场50家、各类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9个,吸收群众参与防沙治沙和国土绿化,以沙漠景观、生态治理成果、特色林果产品采摘为重点的生态文化旅游业正在悄然兴起。
三北工程让民勤绿洲重现,让更多的民勤人享受到防沙治沙带来的红利。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要承包到1万亩林地。”
何德荣打算继续扩大肉苁蓉基地规模,让更多的人从沙漠治理中受益。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张鹏翔邢剑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