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被篡改的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还是多
TUhjnbcbe - 2024/4/5 22:56:00

《道德经》第五章,这一章,帛书版和传世版只有一处差别,但这一处差别很关键。帛书版是“多闻数穷”,而传世版给改成了“多言数穷”。

“多闻数穷”再怎么传抄,也不太可能变成“多言数穷”。因为二者无论字形和意义都相差甚远,所以很大的可能是后人篡改的。那出于什么目的要这么改呢?

我们来看一下:多闻,是指见闻知识多;多言,是指言谈话语多。如果用我们现在的主流思维来考虑,“多言数穷”明显要比“多闻数穷”更加合理。

比如从小到大,我们应该都被长辈告诫过,要“少说多听”,“少说话多做事”,因为话说多了就会“言多必失”。而增长见闻可就不一样了,我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博学多闻”、“满腹经纶”,几乎可以说是读书人的象征。

孔子就以见识广博而著称,《史记》专门记载了三个故事来说明孔子的博学多闻。

说有次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有人发现一只大鸟被箭射中。孔子认出这是东北肃慎国之箭,是周武王克商时收到的贡品,后赐给了陈国。人们到陈国府去找,果然找到了同样的箭。厉害吧,一只鸟中了箭,他都能随口说出这箭的来历典故。

又说有一次季桓子挖井挖到一个土罐,其中有个东西像羊,他故意去问孔子,说自己挖到狗。孔子说那是“坟羊”,是一种土中怪物。而且他说还有土石之怪,水之怪等等,别人闻所未闻的东西,他全知道。

再说吴国伐越国的时候,打下了会稽城,在城里发现一节大腿骨,需要一辆大车来装。吴国派使者请教孔子,孔子说:“大禹曾在会稽召集各地诸侯,防风氏因到得太晚而被杀。他有三丈高,大腿骨需要用大车来装。当时最矮的人只有三尺高。”

这简直是从古到今,天上地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了。话说孔子本人都如此多闻,那么多闻,又怎么会数穷呢?又怎么能数穷呢?

我们先来搞清楚这里的“数”是指什么。是指“列举”吗?多言数穷,话说得越多,就越无话可说,因为该说的都说尽了,好像能解释的通。但是用在这里显得突兀,上文正在讲天地万物,下面就接一句“少说话”,没有逻辑关联。

《道德经》确实提倡“少言”,不过它的“少言”,和我们普通意义上的“少言”又不一样。我们的“少言”就是少说话,而它的“少言”是指不要干扰事物的自然状态,引申为不要滥施政令,轻言教化。

比如它说“不言之教”、“希言自然”,又说“知者弗言,言者弗知”,都是在讲言语本身就具备干扰他人的效果,是一种主观有为的行为。所以人要“贵言”,不要随便说话,不要随便发号施令。基于这个理解,陈鼓应等人把这里的“多言数穷”解释为:政令繁苛就会加速灭亡。“数”通“速”,速穷就是加速灭亡的意思。

这种解释还是同一个问题,和上文没有逻辑关联。上文是“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與!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明显是在讲天地万物生生不息,而下文接一句“治国不要政令繁苛”,跳跃性太强了,不太说得通。

“数”,我认为应该是“心中有数”的数。最早人们认知数量,是从有和无的概念开始的,今天打到猎物了,就是有收获;空手而归,就是无收获。后来“有”的多了,又分一、二、三和多数。再后来这一二三和多又不够用了,开始“结绳而用之”来计数。再到现在,计算机都快算不过来了。

所以“数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心中的“数”已经不够用了。不够用,也就意味着心中没“数”。我们说人心里没数,不就是说他处于一种很迷惑、很混乱的状态吗?这正如老子所说“多则惑”。而越是“多闻”,心神越是分散,就越容易“数穷”,就越容易迷惑,所以“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因此,“不若守于中”。不如守着那个一二三,守着那个有和无,守着那个道,心神守一在中,这样就不会迷惑。所以《道德经》才说“不出于户”、“不窥于牖”,又说“塞其兑,闭其门”,都是在讲“守中”的道理。因此在这里,我们取用“多闻数穷”,下接“不若守于中”,顺理成章。

回到第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是指草扎的狗,以前古人祭祀用的。包括我们现在的有些仪式,还要用到猪,牛,羊三牲,而这些大的牲畜在古时候比较珍贵,普通百姓用不起,所以就用狗来祭祀。

后来人们也不用真狗了,而是用草扎的狗来代替,这就和用陶俑代替真人殉葬一个道理,其实是一种时代的进步。至于孔子为什么要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大骂第一个用陶俑代替人殉的人断子绝孙,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想。

《庄子》在《天运》篇中描述了祭祀的场景,说刍狗在还没有摆上去的时候,会用竹制的箱笼来装着,用绣有图案的饰物来披着,祭祀主持人必须要斋戒后才能迎送它。但是等到祭祀完了以后,它就被随手扔掉了,路人随便踩,捡柴的人捡回去烧火做饭。

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万物在天地眼中,就像祭祀用的草狗一样。当你在案台上摆着的时候,也就相当于我们人存活在天地间的时候,这个时候天地好像很重视你,拿出各种东西来养活你,我们日常用度不都是从天地中索取的吗?但是死了以后,也就随手被扔掉了。天地既不会因为你是了不起的名人而挽留你,也不会因为你为人类作出了多大贡献而痛惜。

所以天地爱我们吗?那我们也问问自己,你爱那祭祀用的草狗吗?并不爱,我们做出敬重的姿态,恭敬的神色,也都不是因为它本身,换一个别的东西摆在上面还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没有对它投注感情。

但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不会用自己的主观去干涉它,打着爱的名义去强迫它,而是以无私的心来对待它,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而它呢,也能得到纯任自然的状态。

我们都很喜欢“爱”这种情感,都希望能有人爱,但是等你真的得到了那种无孔不入的爱的时候,你就会想要自由了,就会想要无人干涉无人打扰了。

这里其实还是在讲“无为”的道理。为什么《道德经》在第十七章中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人人亲近并赞誉的国君,只能排其次?因为他是有为之君,施仁政之君。

君爱民则民亲誉君,但君主和百姓有了情感上的往来,就会相互牵绊,相互产生主观干扰,而彼此都失去自然的状态。所以为什么工作的时候不能和同事尤其是上司谈恋爱,大家明白了吧?

因此“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然而这“不仁”,实为最大的仁,因为它意味着圣人没有偏私,也没有主观施为,所以百性只是知其有之,而不受其扰。

第二句,“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與!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龠”,是古人打铁的时候用的鼓风机,这个东西只要一拉动,就会源源不断的有风吹出。“虚而不屈”,屈是“竭尽”的意思,“虚而不屈”是说它的空虚不会竭尽。打个比方,一个气球吹起来,气球里面有空间,这叫虚;而如果把气放完,气球就瘪下来了,里面的空间也没了,这叫屈。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间,不就好像一个大风箱一样吗?空虚而不竭尽,只要一拉动,就源源不断的有风吹出来。拉动风箱吹出来的是风,那拉动天地吹出来的是什么呢?是万物。所以这里的“动而愈出”,是指万物生生不息的意思。正接下一句“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万物生生不息,如果每有一物,你都要长见闻长知识的话,那么终其一生恐怕也是不够的,所以《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一物便有一知识,万物层出不穷,则知识源源不断。当时的博学多闻,过上几百年就会变成孤陋寡闻,然而智慧的光,哪怕再过千年也仍然闪耀,启迪后人。

所以《道德经》并不是不让人学习,而只是说不要通过追求广博来学习,因为这是在背道而驰。它说“不出户,知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甚至要让人“塞其兑,闭其门”,关闭向外视听的耳目,内守于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一天一天的接近那个最本源的道,才能得到大智慧。“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正是如此。

1
查看完整版本: 被篡改的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还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