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那一年,我们见证居延海重生
TUhjnbcbe - 2023/10/30 17:26:00

来源:12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冯诚

10月中下旬,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袭击内蒙古额济纳旗,那驰名中外的胡杨林风景区突然被摁下了暂停键。

19年前,我曾到过额济纳旗,采访过旗里有关负责同志和当地的农牧民,参观过那里最负盛名的胡杨王,还目睹了黑河跨流域调水形成的居延海水面。

如今,蔓延在额济纳的新冠疫情终于远去,而我的记忆却愈加真切,新奇、惊险、收获满满的额济纳之行历历浮现眼前。

这是在内蒙古拍摄的居延海风光(年10月17日摄)。*河水资源管理与生态调度使东居延海连续16年不干涸。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千里弱水情

年9月24日,我和同事马维坤、张锰从甘肃张掖顺黑河而下,经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于25日中午抵达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当时我在新华社甘肃分社担任社长、首席记者,那次我带队去额济纳旗的任务是要实地察看国家黑河调水工程的现实成效,要亲眼看看干涸多年的居延海到底来水没有。

此前,我们已在甘肃张掖地区做了大量采访,了解了两年来这一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然后驱车多公里,前往额济纳旗采访。

得知我们的来意,时任额济纳旗委副书记冯呼和、副旗长邓吉友和旗水务局同志非常高兴。他们介绍了许多当地因黑河断流带来的生态灾难,对国家实施黑河调水工程赞不绝口。冯呼和说,近3年,甘肃张掖已先后12次向额济纳旗分水,使黑河下游断流长度和时间大大缩短,额济纳绿洲生态明显得到恢复。邓吉友介绍:“今年7月,黑河已直接向东居延海湖盆试调水一轮,水头抵达了居延海并形成少量水面,这是居延海干涸几十年后的第一次进水。第二次调水从9月10日开始,20日上午到达一道桥,22日早晨流进居延海,现已形成16平方公里水面,待本轮调水结束,就会形成23平方公里左右水面,并一直保持到明年春季。这不仅有利于居延海湖盆周围生态恢复,也有利于阻止冬春季节的沙尘暴东进。”

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河,历史上有“弱水”之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也让黑河多了些许神秘,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黑河全长多公里,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最终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的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

这是10月17日无人机拍摄的日出时分的居延海风光。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居延”,匈奴语,意为“平地流沙”,准确而形象地概括了居延海一带的自然地貌特点;而地名中的“海”,则是千里弱水的杰作,也是当地人对湖泊的昵称。

历史上,居延海水域辽阔,总面积多平方公里,周围胡杨遍地,林草丰美,依托黑河干流和居延海形成的额济纳绿洲曾是西北边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著名诗篇《使至塞上》就是在前往视察居延海戍边*情途中写的,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流传千古。

但自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黑河流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导致黑河下游地区水源日渐枯竭,生态迅速恶化。40多年时间里,绿洲面积从多平方公里锐减到3多平方公里,40多万亩胡杨林枯萎死亡,戈壁荒漠面积增加了多平方公里。西、东居延海也先后于年和年完全干涸。东居延海北距中蒙边界14公里,黑河断流、东居延海干涸后,这一带很快形成了一条六七公里宽的风沙通道,当地群众称之为“黑风口”,一年四季时时有沙尘暴从西北扑向东南。

这是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河岸边一棵干枯的胡杨树(年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干涸的居延海和萎缩的额济纳绿洲成了新的沙尘发源地,引起海内外广泛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一年,我们见证居延海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