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郑颖
当前,我省正处于主汛期,天气复杂多变,局地强降雨频发。我们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工作,努力把各种情况考虑得多一些、细一些,把各项措施做得深一些、实一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正如省委书记易炼红在九江督导调研防汛工作时指出的那样:“宁可十防九空、有备无患,不可失防万一、有患无备”。
我省地处长江中下游,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每年进入主汛期,防汛是各地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也正是因为熟悉,有的人存在一定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认为防汛年年都是这么干,发生洪灾的地方还是少数,灾害应该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墨菲定律和海恩法则都告诉我们,概率再小,只要大于零,都有可能真实发生。把“可能发生的”按照“一定会发生”做足准备,才是对待未知和不确定性的理性态度。进入5月中下旬以来,我省持续经历几轮降雨过程,防汛形势严峻复杂。防汛无小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只有时刻绷紧思想之弦,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才能全力做好应对洪涝灾害的各项工作。
防汛救灾,“防”是基础前提,是主要任务,“防”就是最好的“救”。有的人却认为“十防九空”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了资源,有些可惜。我们常说,算账要算大账,防汛救灾也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灾害防御学有个十分之一法则,即元的防灾投入,可避免0元的经济损失。洪水无情,但凡失防一次,对社会造成的损失、给群众带来的创伤,都是难以承受之痛。天灾当头、人命关天,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落在某一个具体的个体上,就是百分之百的惨重灾难。“十防九空”看似小题大做,却会将天灾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我们强调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这是千百年来人类与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更是我们*人民至上理念的最高体现。
防汛救灾是一场大考,既考验应急管理水平,又考验系统建设能力。为了不出现“失防万一”,有的地方寄希望于人海战术,认为只要把任务分解,有了相关责任人,人员到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殊不知,防汛救灾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有了责任人,还要懂怎么干才行。我们应积极做好洪灾的预报预警,尤其是加强对无人机、5G等新科技的应用,用高科技手段精准监测、快速研判,提升“防”的效率和能力;要紧盯薄弱环节,重点做好短时间强降雨或暴雨带来的山洪地质灾害、中小型水库水位超限、中小河流洪水以及城乡内涝等防御,强化突发处置和安全避险,一旦发生险情要第一时间转移群众,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坚决守住不发生人员伤亡底线。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面对灾害风险,最要紧的是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宁可十防九空、不能失防万一,宁可事前听骂声、不可事后听哭声,做好最坏打算,才能争取最好结果。只要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保持枕戈待旦、闻令而动的战备状态和充分准备,就一定能筑牢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就一定能护江河安澜、守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