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麦草方格需要4个人合作、耗时10分钟才能完成;一株梭梭苗从播种到发芽需要7天;一棵肉苁蓉的完整生长周期是天……”说到这些位于祖国西部地区的植物,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级硕士研究生刘智卓如数家珍。
他的眼神里有光,他的脚下是一条不平凡的“赛道”——从年开始,刘智卓就投身治沙公益,立志和沙漠化“赛跑”。
这是刘智卓目前的“战绩”:过去五年来,他带领着团队,共在西部地区栽下10万多个草方格,固定*沙余亩,造林余株。他推广的梭梭树,嫁接上经济植物的治沙扶贫新模式,已帮助当地农户在防风固沙的同时实现创收。
一名“95后”上海交大硕士生为什么会如此投入地在沙漠种树?刘智卓的回答很简单,他的愿望是“把漫天飞沙的沙漠,变成一片绿色的梭梭林”。
“很多人在做人生的选择时,习惯于将赛道的挑选放在首位,似乎认为自己选一条容易走的路,更容易做出成绩。但我更相信坚持的力量,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只要足够投入、坚持,一定会有收获。”
刘智卓的事迹感动并激励着无数人。日前,他被评为年“最美大学生”。
“我要带着队伍继续治沙!”
刘智卓与沙漠的缘分,要从现实版的“老人与海”说起。在他就读的上海交大,很多学子在新生入学第一课上都会听到一个故事:任教于该校的孔海南教授坚守大理15年、只为守护洱海的水清月明。
榜样就在眼前,刘智卓选择了追随。“当时,很多人都戏称环境科学是‘天坑’专业。而当在我听说了孔海南教授的故事后,就下定了决心,要投身环境治理”。
很快,机会来了。年,刘智卓带着9个大一的同学从上海出发,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又经过六小时汽车颠簸,来到甘肃省民勤县收成乡治沙点。到大漠深处,这可是人生第一次,刘智卓当时的心情是震惊。“‘荒漠化’这个词,在课本上早已耳熟能详,但真的走进其中,才知道什么叫‘*沙漫漫’”。
史料记载,自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移民垦荒开始,甘肃省民勤县的生态就持续恶化,“飞沙流走”“河水日细”。近半个世纪以来,沙漠更是以每年近4米的速度向绿洲逼近,地下水位也越来越低。沙漠化带走了水资源和耕地,也让该地区的农户陷入贫困。
当时,刘智卓每天的任务就是帮助当地居民一起制作草方格。制作麦草方格首先要在沙漠里挖出十多厘米深的沟壑,再将麦草填进去,最后再用沙子固定住麦草。看似简单的工序,在风沙和暴晒的恶劣天气下,对于新手而言绝非易事。每次干完,他几乎都会因为缺水和上火讲不出话,皮肤也因曝晒褪皮。刘智卓笑称,耳朵里都能倒出沙子。然而,为了守护绿洲,当地居民便是如此日复一日地坚持。
14天的实践结束得很快,但风沙侵蚀的残垣中,一个个草方格,一张张防沙治沙的面孔却再也挥之不去。就像心中燃起了一把火,刘智卓的脑海中出现一个声音:“我要带着队伍继续治沙!”但是一个纯学生组织的公益活动,既不是科研项目,也没有加分作为附加值,怎么吸引志愿者?干着急不行,刘智卓发动同行的志愿者靠着口碑人传人宣传,同时开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