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故事治沙英雄郭万刚一诺千金一生坚守
TUhjnbcbe - 2023/8/11 21:14:00
北京十大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冬天的八步沙林场一片肃杀,远远望去满目*色。吹在脸上像刀割一般锋利的寒风,让置身其中的人们总是不由地打起寒颤,而年近古稀的郭万刚对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郭万刚一早就到离林场几十公里外的管护站查看情况,之后又和林场职工一起压草方格,麻利的动作时常让人忘了他的年纪。

郭万刚在治沙现场忙碌。新华社记者多蕾摄

郭万刚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不久前,他刚刚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是13名全国诚实守信模范之一。领完奖的第二天,郭万刚就踏上归途。他心里放不下的,是这个他与之抗争、却也相伴了几十年的沙窝窝——八步沙。他与八步沙的“缘分”,源于近四十年前许下的一个承诺。

一个承诺

01:24

郭万刚的家乡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北邻腾格里沙漠,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之一,全县沙化土地面积达到.8万亩,风沙线长达公里。

“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风沙侵袭中艰难生存。到20世纪80年代,沙化加剧。春季的一场“黑风暴”往往会使一年的庄稼绝收。

八步沙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是古浪县人与沙漠抗争的最前沿,也曾是当地最大的风沙口。“为了保住自家耕地不被沙子埋掉,我父亲从20世纪60年代就在家门前的一块地上治沙。”郭万刚说。

年,郭万刚的父亲郭朝明和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六位老人响应国家号召,在合同书上郑重摁下指印,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石满(左)、贺发林(右)等6位花甲老人,不享儿女绕膝之福,卷起铺盖在地处腾格里沙漠前缘的八步沙安营扎寨,治沙造林数十年如一日,使亩沙丘披上绿装。新华社记者李生才摄(年3月6日资料照片)

本着保护家园的朴实信念,几位老人同大自然顽强抗争。树苗栽上、被风沙吹走、再栽上……渐渐地,他们发现,周围有草的树苗可以保住。于是,他们在树窝周围埋上麦草以抵挡风沙。慢慢地,八步沙的树渐渐多了起来。为了让治沙后继有人,郭朝明动员儿子郭万刚接自己的班。对于接班,当时在供销社端着“铁饭碗”的郭万刚并不情愿。

当时八步沙条件极为艰苦,治沙全凭“一双手”,一旦答应下来就意味着一年四季在沙窝里打转转。

“当时父亲再三跟我说,不论多苦多累,一定不能让沙子把我们的地埋掉。”郭万刚看着好不容易栽活的树苗,想到父亲多年的辛劳,身为家中长子的他只得答应父亲,替他“守住八步沙”。

四十年坚守

00:47

当时,郭万刚虽然来了,但并没有下定决心将一生都奉献给八步沙,对于未来他其实很迷茫。“当时我想,一个农民生活来源都不能保证,哪有能力一直治沙。没想到一干就干了40年,这也是我和八步沙的缘分吧!”

是什么让郭万刚下定决心坚守八步沙?郭万刚回忆起自己经历的一场特大沙尘暴。

年5月5日下午,被当地人称为“黑风暴”的沙尘暴袭来之时,郭万刚和第一代治沙人罗元奎老人正在沙漠里巡逻。他们在昏天暗地的沙漠里左突右冲,转了六七个小时才走出沙漠。沙尘暴所到之处,刚刚发芽的庄稼受损严重,乡亲们那一年又没了收成。回到家之后,他们听说古浪县有20多个学生娃因为那次特大沙尘暴失去了生命。

“如果我们的土地保不住,我们的孩子也保不住,我们还有什么希望!从此我下定决心,这辈子要把治沙这个事干到底。”从那时起,郭万刚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对父亲许下的那个承诺有多重。

治沙间隙,郭万刚(左二)和林场同事一起在沙漠里休息。受访者供图

春秋两季治沙造林,冬季护林防火、修剪林木,这些八步沙的农民一年四季都与草方格为伴,没有“农闲”。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沙,他们一年又一年义无反顾地重复着枯燥而艰苦的治沙生活。

当初在合同书上摁下手印的六老汉已经有五位老人相继离世。石银山、王志鹏、程生学、罗兴全、贺中强等第二代治沙人继续奋斗,扛起治沙重任。

一把草、一棵树……渐渐地,八步沙有了绿意。据测算,八步沙林场管护区内林草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形成了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

“国家的治沙造林项目为我们补助了苗木费和劳务费,农田和村庄保住了,大伙儿心里暖烘烘的。”郭万刚说。

治理完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抬头看向了沙漠更深处。他们治沙的脚步向距离更远、条件更加艰苦的地方迈进。

因为新的治沙点距离林场较远,他们像父辈一样,卷起铺盖睡在沙窝里。沙地上挖个坑,上面搭成简易帐篷,这样的“家”他们一住就是十几年。40年来,八步沙林场累计完成治沙造林面积25.2万亩,封育管护面积达到43万亩。

治沙人的新愿望

00:38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梭梭、花棒、沙枣、柠条都已扎根八步沙。这些年,通过国家*策支持和治沙人的坚持,古浪县的生态环境已经有了明显改善。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从过去的‘沙进人退’到现在的‘人进沙退’,我们这里的风沙天气少了很多。无论是刮风天数、风力级别,还是降雨天数,都能反映出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变。”郭万刚说。

这些年,八步沙林场已经从当初的“六老汉”联户承包,发展成一个有20多名员工的集体林场。为了实现林场市场化运营,八步沙林场还成立公司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林下经济,承包各种绿化工程。每年有多人参与到承包绿化工程中。

八步沙林场带领周边群众治沙现场。受访者供图

治沙造林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利用科学治沙、工程治沙这样的好办法,把我们古浪县的沙化土地治理好。”郭万刚说。

年,郭朝明的孙子郭玺加入林场,成为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近两年,先后有几名大学生来到林场。新生力量的加入,给八步沙带来新的活力。现在,八步沙林场每年完成治沙造林近3万亩,其中约2万亩是通过年轻人主导的“蚂蚁森林”项目完成的。

从年开始,他们尝试在梭梭上嫁接肉苁蓉。这样既能治沙又有经济收入。这是郭万刚的父辈们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的八步沙,每到春天就会开满各色小花。喜欢花的郭万刚闻着淡淡花香,细细体味着耕耘过后收获的满足。他坚信,八步沙一定能守得住。

总策划:赵丹平

监制:闵捷

统筹:卫铁民、刘恺

记者:多蕾

视频:多蕾

编辑:闵捷

新华社对外部新华社甘肃分社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故事治沙英雄郭万刚一诺千金一生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