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风帽在魏晋南北朝时颇为流行,浅析风帽
TUhjnbcbe - 2023/8/9 21:14:00

“风帽”即戴在头上能抵挡风寒的帽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颇具时代特点的首服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根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最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戴帽的现象,秦汉之际戴帽者仍以北方少数民族居多,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男女戴帽广泛流行,现存考古资料中所见,戴“风帽”的人物形象,大多是北朝墓出土的文物。

尤其在拓跋鲜卑少数民族统治下的北魏时代,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文化发生了充分的融合,“风帽”在此时期最为流行。

01什么是“风帽”

“风帽”是一种佩戴场合广泛的首服,由帽顶、帽身、帽裙组成。

帽顶有的较为圆满,有的呈为尖顶,有的盖耳,有的不盖耳朵,披幅长短不一,帽裙的扎系方式不同,有的还将帽裙挽束于脑后。

以往的研究者多称之为“风帽”,据文献记载此帽还有“垂裙皂帽”、“突骑帽”、“长帽”、“方帽”、“戆帽”、“鲜卑帽”等称谓,目前学者们一致认为,风帽是鲜卑服饰的一种。

《旧唐书》载:“北朝则杂以戎夷之制。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硃紫玄*,各任所好。”《南齐书》:“永明中,萧谌开博风帽后裙之制,为破后帽。”

有学者曾指出司马金龙墓出土了大量的风帽俑,通过进行比对,据墓志记载,司马金龙卒于北魏太和八年(年),恰恰是南朝永明二年,与《南齐书》所记载风帽时间正相吻合,说明这种风帽在南朝、北朝都同时流行。

《旧唐书》中“长帽”是指帽哪部分形制长并未说清,通过归纳,我们初步断定,北朝

时期“风帽”大概有两种形制:一是帽子后面帽裙较长,且帽身(或帽顶)本身并不是很高大。

《隋书》曰:“后周之时著突骑帽,如今胡帽,垂裙覆带。”记录的是北周文帝宇文泰之际,突骑帽垂裙附带的形制特点。对比北齐娄睿墓,壁画中人物所戴有长长披幅的帽子,“长帽”、“垂裙皂帽”和“突骑帽”,“垂裙覆带”是其共同特点。

第二种形制帽身高大,“大头长裙”为一大特色,不同于上文提到的“长帽”,这种形制的帽顶为大头。《梁书》载:“河南王者,其先出自鮮卑慕容氏……著小袖袍,小口衿,大头长裙帽。”

那么此种帽子和鲜卑族有什么联系?“鲜卑帽”等同于鲜卑民族所戴的帽子吗?

《太平御览》:“后主武平中,特进侍中崔季舒宅中池内,莲茧皆作胡人面,仍着鲜卑帽。俄而季舒见煞。”此文献只记录了“鲜卑帽”这一名称,并未对形制进行描述。

我们根据《梁书》里面记载的鲜卑人戴的大头长裙帽,认为大同司马金龙墓(年)俑头上戴的就是此类形制的帽子。

风帽除了以上形制外,还有“方帽”“戇帽”等。

据目前资料看,方帽并不多见,大多数鲜卑帽的顶部呈圆形。《文献通考》:“戆帽,阔带小靴。”“戆”字有大、笨的意思,因其有御寒保温和遮挡风沙的功能,指的也就是这种帽顶高大笨重的帽子。

02“风帽”的功能

古代鲜卑族兴起于东北大兴安岭北部,起源于东胡的一个游牧民族支系。

当鲜卑族不断从原居住地向南迁徙,在中原建立割据势力范围,还没有完全建立自己的*权制度时,中原汉族已是礼仪制度俱全的封建王朝。

鲜卑族建立北魏封建王朝时,还没有完全摆脱打猎游牧为生的游牧生活习俗,他们带着有游牧草原文化,不断征战建立的封建王朝。因此,他们和中原汉族衣冠文化相比,首服风帽虽然也有装饰礼仪功能,但是实用防寒功能较为突出。

一、实用功能

《后汉书》记载乌桓:“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鲜卑族服饰着重实用性,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生存视野,还有长期游牧打猎的生活状态而形成的。

鲜卑民族在东北地域,擅长游牧射猎,人口是随着水草而生活的。他们为了反抗漫长的冬季和严寒多雪的自然形态,鲜卑族所戴的风帽具有垂裙以保暖御寒、防雪防风的作用。

塞北的风雪在《悲平城》这首诗歌中表露无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在这样寒冷的条件下,风帽显然可以发挥御寒和阻挡风沙的作用。

由于鲜卑是擅长骑马狩猎的游牧民族,鲜卑女子也是矫健的射手。《魏书·李安世传》:“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且,男子那可逢!”北方民族历来以勇猛擅战、能骑善射而著称,就连李小妹这样的女子也不例外。

以上资料说明鲜卑人好骑善射,这一点在大量壁画中也可发现,而马背上驰骋打猎的人物大都戴着风帽,可见风帽和骑马射箭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抵御寒冷、阻挡风沙乃是应有含义之一。

《养生随笔》:“脑后为风门穴,脊梁第三节为肺俞穴,易于受风,办风兜加毡雨帽以遮护之。”这里的风兜指的即风帽的一种,人们外出时戴着有披幅的帽子,可以保护风池穴位。

头部是阳气生发,穴位最多的部分,在颈项部位还有风府、大椎等穴位,风池穴位位于后颈部,“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在我们耳后的一对陷窝便是此穴位。

凡是和风相关的病症,大都与这个穴位有关,秋冬寒冷之际,人们遭遇风寒之邪,就会在风池穴位积攒,侵犯人体造成头部头痛。

现在很多头痛和颈部疾病都与其不注意穿衣保暖,避风寒有关。另外,肺俞穴在背。《内经》曰:“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不可失寒暖之节。”

风帽垂裙及背部,家居时也很便捷保暖,外出时又可御风寒。

古代没有像现代的各种样式的围巾来使颈项不受风寒,因此,古人更具智慧的是佩戴风帽,风帽垂下的帽裙能够很好的遮盖此穴位,能够使人免受疾病困扰。

二、装饰功能

自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势力集团在斗争的漩涡中沉浮,战争的残酷和动荡,使得士人们纷纷远离*治斗争,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士人们和道家的老庄思想不谋而合,此时人们追求玄学思想,对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产生影响,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这种道教和玄学的兴起,加上佛教的传入,使得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人文精神觉醒,审美对象开始有外在的共性转向内在个性本体,人们着装外表看似随意,实际则十分讲究风度。

由于人们的审美意识提高和自我意识的觉醒,风帽也不仅仅限于最初的实用保暖功能。风帽后面的垂裙,和此时期流行的褒衣博带,妇女所穿的飞襳垂髾相得益彰。

人们行走时长长的帽裙随风飘扬,而下摆的飘带也随之舞动,这样整个人体动态的美感便生动的体现出来,如同仙人下凡,而这也是魏晋风度的体现,风帽和魏晋时期所追求的灵动,潇洒飘然的装饰效果浑然一体。

例如通过大同沙岭北魏夫妇墓所戴风帽和服饰穿着,这一点得到充分的体现,墓中夫妇二人穿着宽袍大袖,手持红饼团扇,他们所戴风帽已经出现了连珠纹的装饰。

随着鲜卑民族入主中原,风帽已经开始具有装饰功能,如前文《魏书》也有文献提到,记载陇西狄道人,辛绍先虽然是汉人,但是为了遮盖头发掉落后秃顶的窘境,所以戴上黑色的鲜卑风帽,用来装饰美化形象。

这只是风帽装饰外在仪表的一个体现。从可考资料记载,风帽的面料,纹样,装饰图案丰富多彩,尤其是在乐舞者对风帽的穿戴,帽裙较短微微翘起,随着舞蹈的行动,更增添几分姿色美感。

在室内穿戴的风帽显然已经不局限于风帽的保暖功能,尤其是女性风帽帽顶的差距,凹形风帽和十字形风帽细节,均体现了风帽的装饰细节,和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帽也不拘一格,长短形制各异,显然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复杂不无关系。

这一时期人们的着装风格已经是多元化发展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汉以来的游牧民族也逐渐转为定居生活,形成多民族杂居共处的状况,增加了胡汉民族相互交流和各族服饰文化的相互融合,归根到底是当时人们思想活跃和自我审美审美意识的觉醒,赋予风帽更多的装饰功能。

三、礼仪功能

《左传》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国的冠服制度到了周代后期,奴隶社会日趋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形成,冠服制度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风帽作为首服,是彰显礼制最直接的外在服饰形式。

礼制思想是儒家观念的核心内容,魏晋南北朝冠服制度,在日常生活是礼仪的一种重要体现。

北周时期,由于地处偏西北偏远地带,文化相对落后,他们为了扭转文化劣势,在文化舆服制度上,根据《周礼》进行复古,统治者通过*权制礼,在服饰上标榜礼仪文化的体现。

又《隋书》:“后周之时,咸著突骑帽,如今胡帽,垂裙覆带,盖索发之遗象也。又文帝项有瘤疾,不欲人见,每常着焉。相魏之时,着而谒帝,故后周一代,将为雅服,小朝公宴,咸许戴之。”

风帽本是胡帽,有着鲜卑民族“索发”的遗留痕迹。文帝宇文泰为了掩饰颈部的瘤疾,使用“风帽”不仅用来遮盖“瑕疵”,防寒御暖,进而成为“雅服”,正式场合的一种礼仪帽式,“小朝公宴”都可以戴着参加朝会,赋予风帽更多的礼仪文化内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风帽在魏晋南北朝时颇为流行,浅析风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