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〇年七月田聪明同志在呼伦贝尔。
有人似老酒,越品越有回甘,弥久珍贵。新华通讯社原社长田聪明同志——我们敬爱的老田就是这样的人。
不知不觉,老田离开我们已经四年了。我依旧时常想起他的威严和厚道,宛若眼前。在时间的涤濯下,我愈发想念他:那正直的人品和无私无畏的人格,那坚持原则、铁面无私而又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那认真履行职责、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
人们一旦理解了他所为之奋斗和执着的理想,就会不由地敬佩他、怀念他。我为曾经在他的麾下工作而自豪,因为我曾如此临近那份纯粹,一名真正共产*员的纯粹。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骄傲
大青山的一草一木是有记忆的,他们是四季轮回的使者,也是岁月变迁的见证。他们一定记得,在山下敕勒川上呼和浩特中山东路的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有一位记者曾在这里留下记者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后来竟成为新华社的掌门人。
田聪明是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骄傲。他当过内蒙古分社的农牧记者、办公室代主任,又被选拔到地方工作并走上重要领导岗位。
一九九九年初,新华社*组把我从宁夏分社调到内蒙古分社任副社长。那时,田聪明已经离开分社近十九年了。但老同志在与我谈起他时,仍然亲切地称他为“小田”,他在分社工作和在内蒙古的采访事迹仍然是大家经常热议的话题。
一九七八年,*的三中全会公报中明确农村不能搞“包产到户”,但田聪明和刘云山同志还是实事求是地写了《包产到户必须冲破》的稿件,毅然报了上去。老田的《农民治沙专家牛二旦》等新闻作品都是老记者们常挂在嘴边的名篇佳作。
我到任时,和田聪明同时代的一些老记者还有没退休的,他们经常有联系,有的老同志还时不时抄起电话往田聪明同志办公室打,聊天叙旧开玩笑,或者托他们在北京找药找大夫。当时,老田是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却没有架子,和大家仍然打成一片,那种融洽的感情确实令人敬慕。
后来,再回新华社工作后,田聪明仍然秉承新华社的老传统,在主持的第一次社长办公会上,他就宣布了两个“三不*策”:一个是“不否定过去、不提新口号、不换人”;另一个是对他个人及讲话、批示不叫“指示”,不加“重要”,不称“社长”。全社上下都恢复了不称官职的好传统,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田”(或“聪明同志”)。因为老同志们的经常汇报,老田对分社的工作都比较了解,对分社的工作指导颇多,这也成为内蒙古分社的一个工作动力,大家在工作中不用扬鞭自奋蹄。
“做什么,像什么”的人
老田有三句名言“组织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什么,就力求像什么。”这是他做人做事的原则,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老田是个认真履职尽责、创业干事的人,事业心和责任心不是一般的强。他先后在九个单位、数十个工作岗位上工作过,但不论到边疆地区还是在国家机关,不管是管*务行*还是管事业发展,组织派到哪里,他都坚决服从,到哪里都像颗钉子一样扎那里,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对每项工作都一心一意,尽心尽力,无怨无悔,还都干得很出色,雁过留声,不辱使命。
在西藏自治区*委副书记任上,他带着胃病下乡抓教育,为克服胃下垂,常蹲着吃饭,被藏汉族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作“蹲书记”。他主编的当地第一本《高原保健指南》,被多次再版,至今还有效指导着藏汉干部科学地工作和生活。
在国家广播电视局工作期间,他一个“外行”做出了令内行们叹服的事:抓电影业改革风生水起,给延续了几十年的中国电影发行体制带来一次地震式的大冲击;在全国农村全面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给中国农村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老田回新华社主持工作时,恰逢新闻市场剧烈变革、媒体竞争异常激烈之际,作为传统媒体的新华社受到很大冲击,何去何存,面临严峻的考验。他在不同的场合讲,他朝思暮想的事情,就是新世纪新华社如何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查研究他理清了新华社肩负的四项职能:*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国家通讯社、消息总汇、世界性通讯社,认清了新华社履行职能的三条途径:传统形式的报道、新形式的报道和媒体形式的报道,并带领全社职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护牌行动、“抓作风,改文风”活动、建立采编和营销两个业务平台、建设多媒体数据库和新型的新闻传输、编辑和管理系统以及覆盖全员的工作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等等。
由于他努力履行新华社的职责,团结全社职工在把新华社建设成为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老田担任中国记协主席后,记协的工作也面貌一新。他仍然开拓进取,不怕得罪人,听取各方意见,大刀阔斧地改进了中国新闻奖和长江韬奋奖的评选办法,规范了评奖程序和评委结构,实行监督、问责和处罚机制,坚持高标准,宁缺毋滥,革除了多年的积弊,有效提高了中国新闻奖和长江韬奋奖的质量,得到新闻界的广泛赞许。
在新华社,大家都信服老田的一句话:“地位靠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二〇一〇年田聪明同志与作者合影。
调查研究是他的法宝
老田之所以能做到“做什么,像什么”,就我所了解的而言,他除了实干和执着外,还特别重视调查研究。
老田的调查研究功夫是在当新华社记者时练就的。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当农牧记者时,他就养成了调查研究的习惯,发表过《希望就在这里——来自河套的报告》《从“口粮田”到“大包干”——对内蒙古农村一种生产责任制形式的调查》等有影响的调查报告,后来到内蒙古、西藏,以至国家广电总局工作时,他都一直发扬调查研究的传统,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各项工作。回新华社工作后,他仍然坚持调查研究的传统,上任伊始就给自己规定:“三年之内以调查研究为主”。
我第一次见到老田,影响最深的就是他重视调查研究工作。那是二〇〇〇年七月中旬我到总社参加《新华每日电讯》全国发行工作会议,记得十九日上午,作为新社长的田聪明同志到会与会议代表座谈,他与会议代表见面的第一句话是:“今天是我到新华社工作的第十三个工作日,近一段已经去了十六个部门调研。”一下就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他很民主,先听取大家对办好《新华每日电讯》报和发行的意见,然后,直截了当谈了个人的看法和要求,希望大家“多学习,多调查,多思考,多创新”,干脆利落,就像聊天,实话实说,平易明白,给新华社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气。
会后,我第一次到办公室向老田汇报内蒙古分社的工作,听取他对分社工作的要求,他强调最多的还是调查研究工作,要求分社一定要抓好调研,引导记者多研究点问题。尤其是要加强内参调研报道,发挥好耳目喉舌作用,给中央当好“参谋”。针对我反映说“一些地方领导对舆论监督和批评性报道承受能力较差”的问题,老田说:“目前,这是个比较普遍问题,不是你们的事。我正在想办法从上面做协调工作。”很快,中共中央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不久又转发了《中共新华社*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华社内参工作的意见》,为舆论监督和新华社内参报道营造了良好环境。新华社又迎来一个新闻事业发展的春天,记者们干劲倍增,佳作不断,新华社的报道异彩纷呈。内参报道也非常亮眼。据统计,仅中央领导对新华社内参的批示数量,由二〇〇二年的一年六百多篇增加到二〇〇八年的三千多篇,有效发挥了老田强调的新华社内参作为*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思想库、智囊团和“双通道”四大作用。
老田主持新华社工作后,一直把调查研究作为新华社“抓作风,改文风”工作的抓手,要求记者每年要完成一定的调研课题,作为首席记者的分社社长一年也至少要完成两个月的基层调研任务,并都列入年度考核的硬指标。对具体的调查研究报道他也过问较多。老田对内蒙古的情况比较熟悉,又有很多基层的朋友,所以,经常给内蒙古分社提出一些调查研究的题目和具体报道要求。按他的要求,我们每年都有计划地组织记者对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系统性调研,进行深度报道。所以,在老田主*期间,内蒙古分社的调研报道水平提升很快,业务报道水平也逐年提高,还跻身于先进分社的行列。
二〇〇一年到二〇〇二年,我和记者丁铭就承担过老田给分社点题的关于内蒙古草原建设的调研课题。虽然牧区调研跨度大,费时长,难度不小,但收获颇丰。我们完成的《大草原不堪重负——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上)》《大草原需尽快减负——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下)》一组调研得到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长篇批示,《从雪灾到旱灾的警示——内蒙古草原灾情考察报告》得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同志的批示,自治区**主要领导两次带队进京向中央领导进行专题汇报,引起国家对草原建设的重视,促使有关部委研究出台了我国牧区退牧还草的大*策,当时仅内蒙古牧区就得到国家草原生态工程建设投资六十四亿多元。
二〇〇八年七月田聪明考察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白二爷沙坝治沙工作。
我还承担过老田亲自点题、新华社内被称作“一把手工程”的沙产业草产业专题调研报道。老田从小生活在沙区,尝尽沙害之苦。当新华社记者时又分工农牧业报道,对治沙工作感触很深,采写和发表过《林(草)——牧——粮——内蒙古发展粮食生产的有效途径》等不少植树种草、防风治沙的新闻报道。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委副书记时,他还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了上万字的调研报告《补前人之过,立千秋之业》,对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治沙工作的历史、现状与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回新华社工作后,他仍牵挂着治沙工作,于二〇〇三年春敏锐地提出了沙产业草产业专题调研课题,并亲自组织指挥。除组织沙区相关分社的十几名记者进行就地调研外,总社还组织了一个跨地区重点调研小分队专题开展内参调研。我有幸被抽调带领国内部董峻、姚润丰两名年青记者组成小分队实施调研。我们三人日夜兼程,深入内蒙古、宁夏、甘肃、北京等地,考察了乌兰布和、库布其、腾格里沙漠及其边缘治沙地带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区的沙产业草产业发展状况,采访了大量农牧民和从事沙草产业的企业,以及各级*府相关部门、科研人员等,历时四十多天,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素材。
回京后,老田抽出时间特别听取我们的调研汇报,并结合他在内蒙古时的工作体会,从主题思想到素材提炼、精心写作等方面给予我们具体指导,提出高要求,我们受益匪浅。果然,我们采写的一组内参调研稿《产业化开发使生态建设凸现新路——我国沙产业、草产业发展调查(上)》《新兴生态产业的发展遇到羁绊——我国沙产业、草产业发展调查(中)》《调整产业*策发展沙区产业——我国沙产业、草产业发展调查(下)》,一炮打响,温家宝、曾培炎、回良玉等中央领导纷纷作出批示,推动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办、林业局等部门进行了专题研究,有关省区相继出台了促进沙草产业发展的*策措施。更没有想到的是,时年九十二岁高龄的钱学森老人,竟在病榻上听秘书逐字逐句地念完了这组一万多字的调研报告,还激动地给田聪明社长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说:“我认为新华社是在抓二十一世纪中国西部开发的一件大事。记者做了大量采访,文章写得也好,我都同意。”这组内参被新华社加编者按公开报道后,社会反响很大,至今还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白皮书”。我们打心眼里佩服老田的远见卓识。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老田十分推崇陈云同志的名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他认为,陈云同志说“不唯上”,不是不执行上级的而决定;“不唯书”不是不读书;而是说最重要的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解决问题。
老田在新华社一直要求大家“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合法化做事,理直气壮地履行职责。”尤其是狠刹歪风邪气,引导全社职工端正态度,集中精力,履职尽责,做了不少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比如不允许新华社各地分社以各种名目拿地方上给的奖金,占地方上的便宜等,让新华社各地分社挺直了脊梁。
老田是个实事求是,注重实际的人。他回新华社工作后,多次批评过一些穿着不整、不剃胡须的人。社内一些过去留胡须的人,也都纷纷刮掉了胡子。但我却一直保留着一撇一字胡,在新华社里显得比较扎眼。社里经常有人(包括领导)问我:“老田不让留胡子。你为什么不剃掉?”我只好无奈地解释:“我留胡子是老田特批的。”我的胡须确实是得到老田的认可而保留下的。那是老田到新华社工作不久的一次社内会议期间,我在新华社大食堂吃会议自助餐,正好老田端着餐盘也来落座在我们这张餐桌上。他一落座就盯上了我的胡子,问我:“小吴,你为啥要留胡子?”我说:“是习惯,也是便于工作。我长期在宁夏、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工作,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都喜欢留胡须,我留撇胡须容易跟他们交往。再说,我的口型小,留撇胡须装饰,也显得五官比较协调。”他听后说:“那你就留着吧。”
老田为人耿直,反对形式主义,厌恶弄虚作假的人和事,一生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对人要求严格,但性格急躁,批评人时比较严厉,不留情面,有时让人下不了台,难免得罪一些人。在主*新华社期间,他批评过不少人,当事人一时难以释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回头来看,大多都表示可以理解,认为老田的批评是种恨铁不成钢的慈爱。
二〇一〇年七月田聪明考察呼伦贝尔红花尔基樟子松基地。
严于律己、忠孝两全
老田内蒙古的朋友中曾流传着一句话“想吃田聪明的‘官饭’比登天还难!”大家一边说这句话,一边会意地笑着,同时也都从心底里钦佩他。
据我所知,老田在内蒙古的一些老朋友,每次到北京看他聚餐,都是老田自己掏腰包。听老田的好友尹正业、王民勤等人讲,他们也不忍心每次都让老田掏腰包招待,也曾想考验一下老田。一次,他们几个老朋友去北京办事,有意在老田办公室坐到快下班时才提出想在新华社大厦二十三层尝尝新华社的“接待餐”,老田马上叫人安排了,他们以为这次总算吃到新华社的“官饭”了。不料,吃完饭后,又是老田自掏腰包结了账。
老田是个出了名的严于律己、遵纪守法的人。改革开放后,各单位都有笔列支的招待费,但老田回新华社后,新华社的事业在大跨步地发展,而招待费却年年大幅度地减少。这个变化来自于做为一把手的老田一般不吃请,也不请吃,还连年要求压缩招待费用于事业发展。据新华社办公厅的知情人说,在任新华通讯社社长期间,老田没有报销过一分钱的招待费。
老田公私分明,不占公家的便宜。据在老田身边工作过的人讲,老田去八宝山吊唁去世的老领导周惠同志,送别的花篮是他自己花钱买的。工作人员曾提醒他,这可以报销。老田却说:“这是私事,不能报。”
老田也是个因不收礼、拒腐蚀而出名的人。在这方面,连他在内蒙古的一些朋友都认为他在这方面“左”的有些不近情理。我也领教过。
二〇〇八年他到内蒙古考察时,我陪同中见他喜欢喝奶茶,每天早饭都离不开,要喝到喝透喝漏才罢。于是,他返京时,我花四百多元钱买了两箱奶茶粉,想略表一下对一个退休老领导的敬意。由于老田不让到火车站去送站,我只好托给他的秘书和自治区*委办公厅接待处的人,他们都说老田从不收礼,不会要的。我打着旗号说,你们不要说是我送的,就说是内蒙古分社的一点心意。但第二天一早,自治区*委办公厅接待处处长常真其就给我打来“老田坚决不收,让把奶茶粉搬下了火车。你派个人来取回去吧。”这是我唯一一次给老田送礼,还被拒收,深受教育。
老田不殉私情也是出了名的。他在内蒙古的亲戚不少,但找他办点事很难,但凡违规违纪、徇私枉法的事,他不仅不帮忙,还要进行批评教育。亲戚们都怕他。自古忠孝难两全。而了解老田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少有的忠孝两全的人。他的一生,忠*爱国,人民至上,尽忠尽孝,知恩图报。看过他写的《妈妈的心》的人,无不为他对母亲的孝心和深情感动得潸然泪下。老领导周惠退休后,他只要在京,每个周末都坚持到家里去探望。周惠生前曾感慨地对人说,老田对他的照顾,在一些方面就是亲生儿女也难以做到。
田聪明夫妇合影。
他仍与我们同在
老田在新华社留下了不少名言:
理通天下,事在人办。
地位靠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要想别人不动摇,首先自己不动摇。
信息要灵,反应要快,从善如流,处置得当。
只有落后的上级,没有落后的下级。
要想说服别人,首先说服自己。
对职责范围内的事,要做到想得清楚,讲得清楚,写的清楚。
不论做事、做官、做*员,都要把“做人”作为底线……
老田的话至今仍在新华人耳边回响,成为不少同志的座右铭,激励和鞭策着大家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新征程中再铸辉煌。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晚,一个噩耗传来,积劳成疾的老医院逝世,享年七十四岁。
同年十二月三十日上午,京城阴郁,雾霾沉重。自发前来与老田遗体告医院,挤满了简易灵堂的内外。随着缓缓前行的告别人流,我看到安眠在鲜花丛中的老田虽面容清癯,但仍如生前那样坚定而刚毅。真不敢相信他竟这样离开了我们!
老田去世整四年了。翻阅他留下的几本著作:《妈妈的心》《一号工程——中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开启纪实》《中国电影业大地震》《我报道报道我》《信念、忧虑、信心、尽责、自律——我的*性分析》《做什么像什么》——一个顶天立地的老田,仍然清晰地浮现在我们在我们的脑海中。
是的,他还在,他从不曾走远!
(作者为新华社高级记者,曾任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社长、新华社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来源:龙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