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这一首古诗道出了沙漠荒寒绝苦,就连鸟儿都不愿飞过,荒无人烟、飞沙走石、无边无际、寸草不生这就是大家对沙漠的基本认识,但我今天说的这个沙漠即将被“憋屈”死,它即将从陕西的版图上“消失”,原本是我国的四大沙漠之一,如今绿洲成片,种出的土豆年产1万斤,让国外的好多人震惊不已,充分展示了我国“人定胜天”的希望,现在你知道这沙漠叫什么名字了吧,它就是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的榆林地区,在蒙语里毛乌素是“寸草不生”的意思,中国人经过40年抵抗风沙从沙漠变绿洲,离不开当地一代代人的努力和付出,光是植树的数量可绕赤道54圈,当地有位现代“愚公”40年只干一件事,他就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名叫石光银,是全国人大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30多年时间他在25万亩的荒沙滩上,植树万株,反复造林面积达到了35万亩。
石光银和当地的乡亲们饱受沙漠之苦,飞沙走石,漫天*沙压塌他家的房顶,他的记忆里一年光搬家就超过了9次,他之所以会痛下决心治沙,只因小时候和他一起放羊的小伙伴被沙漠无情地吞噬了生命,一天的下午他和5岁小伙伴赵虎娃在平滩地里放羊,突然间狂风大作,白天恍如黑夜,他们被大风刮到了30里以外内蒙古*海子,万幸中,昏厥的石光银被羊栅栏所救,而他的小伙伴杳无踪迹。
沙漠种树这大家还能理解,想要在沙漠里种出瓜果蔬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沙漠治理讲究的是人进沙退、防风固沙、退耕还林、禁止放牧等,经过石光银4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一条条林木抗风带,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之所以选择沙漠种土豆,得益于这个沙漠一年就有多天的无霜期,这就非常适合种植土豆、番薯等农作物,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还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这让一群外国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中国先进的治沙经验,10多个国家科技人员争先系统学习沙漠化防治技术。
外国人常说中国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对待沙漠的态度,国人在治理沙漠上除了种树外,还有哪些神来之笔,防风固沙的“中国魔方”,中国人用铁锹把干草扎进沙粒中,形成了一个个1米乘1米的正方形网格。再把网格中央的沙子分别推到干草周围,对麦草方格进行加固。在干草附近撒上草籽,等下了雨慢慢地就会长出更多沙生植物了。是目前世界上最低廉、便捷、环保的治沙模式。
中国人还因地制宜,在有些沙漠地带,采取光伏治沙,安装的大规模太阳能板组件,就像一块块盾牌,有效阻止了沙丘的移动,白天光伏板发电遮荫,使水汽蒸发量减少了50%以上,夜间冷凝截流少许水分,给植物生长提供了条件,这个光伏项目的推进,成为一整套发电+生态治理的样板工程,中国人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发明创造了各种治沙的新方案。各位网友对沙漠里长土豆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文章的话,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