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由浅绿向深绿挺进,看陕北黄土高原
TUhjnbcbe - 2023/8/2 19:49:00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8月的南泥湾,处处涌动着醉人的绿意。陕西日报记者李旭佳摄

春回大地,陕北*土高原漫长而严寒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正从山梁沟峁间醒来。

曾经,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严重,一度成为荒凉与贫瘠的代名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55%以上的国土面积都被广袤的沙地所覆盖。“种树,必须种树!”榆林人开始向沙漠“进*”……

20世纪末,延安市每年输入*河的泥沙多达2.58亿吨。“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年,延安人开始向荒山“宣战”……

从*沙飞舞到绿波荡漾,从荒山秃梁到层峦叠翠。如今,绿色已成为广袤的陕北大地的主色调,*土高原上崛起了不可磨灭的绿色奇迹。

如今的南泥湾,青山连绵起伏,树木郁郁葱葱。陕西日报记者李旭佳摄

*土高原上崛起的绿色奇迹

“我这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治沙,治沙,还是治沙!”

年,治沙英雄石光银成立全国首个农民治沙公司。这一年,也是国家首次提出鼓励个人承包治理荒沙荒山。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沙子走,抬脚不见踪。”告别*沙肆虐的生活,是榆林人石光银的梦想,更是每个榆林人的梦想。

“渴了喝沙糊糊水,饿了吃玉米馍,晚上住用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失败了再重来。”风吹日晒和屡次失败没有“吓退”石光银。

30多年来,石光银带领一帮陕北硬汉“三战狼窝沙”,历经千辛万苦,在承包的25万亩国营、集体荒沙碱滩上种活了多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地南缘营造了一条“绿色长城”。

从“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到“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榆林人民与风沙抗争的历史,足足有70多年——

年,筹建陕北防沙造林林场;年,在全国首次试验飞播造林治沙,将榆林治沙历程缩短20年;年,以引水拉沙、营造防护林等为典型的榆林治沙造林经验首次走出国门……

勤劳的榆林人民“北治沙、南治土”——沙区引水拉沙造良田,植树造林防风沙;丘陵沟壑区沟里打坝蓄水,山上兴修梯田,坡面造林绿化;盐碱滩地挖沟排水、拉沙压碱、改良土壤。

“我们在无定河流域组织群众修梯田、建水库,就是要将毛乌素沙地拦腰截断。”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立荣告诉记者,通过集中连片推进、乔灌草结合等治理模式,治沙造林取得巨大成功。

山变绿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公里;水变清了,陕北地区“一碗水半碗沙”成为历史。

3月7日,阳光明媚,在延安市吴起县退耕还林森林公园,不少市民前来散步,沐浴春光。全国唯一的退耕还林展览馆坐落在这里,馆内展示的不同年代的珍贵资料图片见证着延安市浩浩荡荡的退耕还林运动,描绘着“绿色革命”最动人的画卷。

“20世纪末,延安市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占延安市土地总面积的77.8%。”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总工程师白应飞说,“‘下一场大雨脱一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特别是春秋两季,沙尘暴频发,遮天盖地,数日不止。”

年8月20日,延安市安塞区沿河湾镇方家河流域雨后放晴,水面碧波粼粼,美不胜收。陕西日报记者李旭佳摄

年,吴起县首开全国封山禁牧先河。年起,延安市推行植树种林(草)、封山禁牧、天然林保护、舍饲养畜等退耕还林工程措施,推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

在延安南泥湾,退耕还林“先锋”侯秀珍带领村民植树造林,如今她亲手栽下的树苗都已长成参天大树。

在安塞区雷坪塔村,村民张莲莲在荒山荒坡上造林亩,种植树木20余万株,曾经的荒山秃岭变得满目青翠。

延安成百上千的侯秀珍、张莲莲们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把革命战争年代的“兄妹开荒”精神转化为“兄妹造林”的绿色实践,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攻克”了一座座裸露的山头。

白应飞告诉记者,自退耕还林以来,延安市完成退耕还林面积.5万亩,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从年的“半*半绿”到年的“一片碧绿”,再到如今的“大片深绿”,绿色在陕北版图上逐渐加深。这来之不易的绿色是乡亲们的绿水青山,也是乡亲们的金山银山。

3月7日,在延安市吴起县退耕还林展览馆,讲解员杭佳妮正在对着照片讲述吴起县退耕还林前后的变化。陕西日报记者陈宏江摄

“以前山上根本没有什么树,到处是*土坡,一下雨就哗哗流泥水。”恶劣的自然环境,让吴起县吴起街道南沟村*支部书记白涛至今印象深刻,“村里水土流失严重,‘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

经过20年的努力,南沟村实施退耕还林面积.8亩,通过综合治理,流域内林草覆盖率达92%。

满目的绿色是南沟村的底色,也成为南沟村最大的资源。年,南沟村定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打造生态度假村,乡村旅游成为推动南沟村发展的新引擎,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69万元。

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产业。今天的延安,林果业、棚栽业、养殖业发展成效日益显著,延川红枣、*龙核桃、宜川花椒等特色品牌正为更多人所熟知,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业产业已成为退耕还林区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

千百年来,遇雨泥浆横流,遇旱满地冒烟……无情的自然灾害疯狂肆虐着陕北*土高上的沟沟峁峁。其中,就包含地处*土高原腹地的米脂县高西沟村。

在那个“要粮要田”的激情年代,高西沟村大胆实践,四任班子三代人,先后治理40座山峁、21道沟岔,建成耕地亩、生态林亩、经济林亩、淤地坝座……带领村民摸索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致富之路。

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先行者,如今的高西沟“梯田层层盘山头,金秋果香飘满沟”。陕西日报记者李旭佳摄

“以林固土、以草养牧、以牧肥田,我们要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高西沟村*支部书记姜良彪告诉记者,通过发展山地苹果、生态观光旅游等产业,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6.8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元。

“要想沙窝富,就得多栽树”。近年来,榆林市在*河沿岸建成万亩红枣基地,同时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粮食总产居全省第一,实现了从“塞上不毛之地”到“塞上粮仓”的逆转。

3月10日9时,在榆林市芹河工业新区,榆林好婆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胡艳珍将新产品递给记者:“我们给杏仁粉里加了红枣,美容养颜抗疲劳,你尝尝怎么样?”

12年来,胡艳珍抓住榆阳区大力发展大扁杏特色旅游林果产业的机遇,在荒地上规模化种植亩大扁杏,并首创运用“低温冷凝设备”技术生产杏仁粉,累计带动周边户群众增收。

由“浅绿”向“深绿”挺进

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期。这几个月,延安市*龙县界头庙镇景家塬村*支部书记刘全顺都会异常忙碌。

刘全顺是延安市名村级林长之一,也是延安建立的市、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中的“最内环”。“全村多公顷的林地,主要栽植油松树和侧柏树,我和村上其他3位护林员每天都会上山轮流巡查。”刘全顺说。

区域内的森林防火、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等情况,都记在刘全顺的巡查日志上。

记者航拍延安市安塞区沿河湾镇方家河村设施农业基地。当地产业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绿色发展。陕西日报记者李旭佳摄

“年10月底,延安市共设立林长名。我们以林长制为抓手,统筹实施生态资源保护管理、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发展生态富民产业、强化林草资源灾害防控、加大林草执法能力建设等各项任务,以林长制推动‘林长治’,让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延安市林业局局长王占金说,“预计到年,延安‘绿’不断加深,森林覆盖率达到50%。”

由“浅绿”向“深绿”迈进,陕北高原的“*土地”亮出绿色“新颜值”,铺陈出天蓝、地绿、水清、景美、宜居的新画卷。

距榆林城区16公里处,就是榆阳区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基地,这里是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也是榆林市百万亩樟子松基地之一。

“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有大小连绵的沙丘座,*沙漫漫,是威胁榆林城区的主要风沙口,群众出门前头上都得套个塑料袋。”榆阳区小纪汗林场副书记王建东说,现在荒漠已“摇身一变”为10.9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

“樟子松耐旱,生长得也快。你瞧这片林区,树种下时只是50厘米至60厘米高,现在已经长成4米至6米的‘大姑娘’喽。”王建东介绍,年以来,林区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碳汇林”等项目实现集中连片栽植。

3月10日,在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基地,林场*支部副书记王建东查看沙地柏是否有病虫害。陕西日报记者李旭佳摄

绿色,是陕北发展的底色。70多年来,榆林这座从沙漠中崛起的“森林城”已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义务植树40多年来,榆林多万人参与其中,建成多个植树基地、50多个典型示范区,累计栽种3.4亿株苗木,林木覆盖率由0.9%提高到36%;

治理*土丘陵区水土流失面积1.8万平方公里,年入*泥沙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13亿吨减少到2.9亿吨;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下一步,我们会围绕实现‘双碳’目标,聚焦*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到年,全面建成*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王立荣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的陕北高原树成荫、木成林,天蓝山青成“标配”,正在从“浅绿”迈进“深绿”……(记者陈宏江李旭佳)

来源:根据群众新闻客户端综合整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由浅绿向深绿挺进,看陕北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