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老将军张连印清风传送绿色的壮歌
TUhjnbcbe - 2023/6/25 20:28:00

金秋十月,当已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张连印回看多年之前的那个上午,还是感慨不已:那是年5月,虽然已经立夏,而地处塞外的山西省左云县,气候却仍然拖着春的尾巴,在寒暖之间徘徊。风沙时不时地袭来,顺着干涸的十里河滩,由西向东长驱直入。此时此刻,在十里河畔的张家场村外,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身着一身戎装,倔强地伫立在风沙中。

他就是刚刚退休的河北省*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少将。是啊,从年参*入伍算起,张连印离开故乡快40年了。40年时光荏苒,自己的家乡仍然被恶劣气候所困扰,许多父老乡亲还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眼前的一切让张连印痛心疾首。

站在风沙中,张连印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一个绿化家乡、造福桑梓的计划在心中萌生。如果说从*40年,他把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这是尽忠的话;那么从今以后,他要把自己的余热散发在张家场这片热土上,在父老乡亲面前尽一把孝,回馈家乡的养育之恩。

他握紧拳头,迎着狂风,习惯性地挥了挥。

由于年久失修,张连印参*前住过的那几间老房早已破旧不堪。回村后,张连印借住在堂弟家中。简单地安顿好,他就开始忙碌起来,白天到野外转悠,夜里到乡亲家走访。他仍然像参*前那样,走到哪家吃到哪家。他和乡亲们不客气,乡亲们也不把他当外人,仍然像从前那样,有稠是稠有稀是稀。

在村子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意识到,虽然乡亲们的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但是自然环境的恶劣严重制约着家乡的发展。西北风卷着*沙,三天两头光顾村庄,大白天会刮得天昏地暗。肆虐的沙尘暴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长驱直入。张连印在地里转上一天,回到家中像是从土里扒出来的一般。

张连印将*退休返乡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私企老板上门邀请他“出山”,希望他成为自己公司的“顾问”,并开出了十分优厚的条件。村里的本家弟兄,也希望他能带领大伙做点买卖,改善本家族的经济状况。张连印耐心地和亲戚朋友解释,他说,自己是一名共产*员,虽然退了休,但退休不能褪色,共产*人谋的永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他给大家讲开国将*甘祖昌主动申请回乡务农,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的故事,渐渐地,获得了大家的理解。

经过反复调研、慎重思考,张连印决定在家乡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让张家场的河滩绿起来,让十里河水清起来,让肆虐的风沙停下来,彻底结束祖祖辈辈在风沙中挣扎的苦日子,造福子孙后代。当晚,张连印打电话和老伴儿说了自己的想法。老伴儿说:“我就知道你是个闲不住的人,无论干什么我都支持,安顿一下我就回去陪你。”张连印兴奋地对老伴儿说:“这才是夫妻双双把家还。”

万事开头难。尽管参*前张连印一直生活在农村,也曾经栽过树。但是,大面积植树造林,在乱石滩上种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张连印的态度是:“谁也不是天生植树的把式,咱们先干起来再说,在学中干,干中学。”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想植树治沙,先得有个安营扎寨的地方。张连印在征得村委会和有关部门同意后,在村南的河滩上搭起了一个简易帐篷,购置了锅碗瓢盆和简易的生活用具,把铺盖行李一卷,就和老伴儿住了进去。此时已是深秋,地里的庄稼大部分收割完毕。旷野里,风无遮无拦,硬邦邦地刮过。孤零零的帐篷在强劲的西北风中,形同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不停地摇晃。为了长久计,至少还得建一座平房。乡亲们听说了,都十分心疼,他们主动前来帮工建房。一向冷清的河滩一下子热闹起来。张连印老两口和乡亲们一道冒着寒风、突击施工,建起了一座平房小院。张连印这个离乡40年的游子,终于在张家场的河滩地安了营扎了寨,吹响了植树治沙的冲锋号。

开弓没有回头箭。单是雇工人将河滩地简单做了平整,张连印的30万元积蓄就几乎花光了。他意识到,植树造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方方面面都做到周全。他计算了一下,买树苗、雇民工、伙食保障、拉水浇树等等,哪一项做下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又一个无底洞。资金不到位,明年开春的植树计划就会泡汤。年整整一个冬天,张连印为解决资金问题,想尽了办法,几乎跑断了腿。

为解燃眉之急,张连印首先向儿女们求援。好在孩子们都理解他支持他,儿子和儿媳把家里仅有的10万元积蓄全部交给了父亲。大女儿用自己的房子做抵押,从银行贷款20万元支持父亲。小女儿把自己的转业费,连同婆家给的2万元让她买衣服筹备结婚的钱,全都交给了父亲。拿着儿女们打过来的钱,张连印心里既高兴又难过。孩子们能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这是张连印从小到大对他们的教育和要求。儿女们在关键时刻能有所舍弃,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十分欣慰;而为了成就自己回报家乡的夙愿,却影响了子女们的生活,他这个当父亲的又感到心疼和愧疚。

与此同时,张连印四处奔波,找有关单位和部门寻求支持和贷款。年春节前,一共筹措到资金万元。拿到贷款那天,整整一个冬天脸上布满阴云的张连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地处塞外高原的左云县,尽管已经立春,仍然春寒料峭,寒气逼人。尤其是在那片干涸已久、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的乱石滩上,更是风沙肆虐,寒风刺骨。张连印和老伴儿,带领着雇来的民工,起早贪黑,开始了艰难的植树治沙工程。经过一番苦干,一万多棵树苗如期栽进了十里河的河滩上。张连印期盼着首战告捷。他天天跑到河滩上查看,开始还满怀信心,每次从河滩上回来都笑容满面。可是立夏后,随着天气转暖,首批种下的一万棵树苗成片成片地枯死,成活率竟然不到一半。张连印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经过反复研究,他终于搞明白,采用传统的挖坑浇水掩埋植树方法,不能适应年降水量少、吸水速度快、保水能力差的高原风沙地。

张连印第一波植树虽然遭遇了挫折,但是,活下来的那些树苗,还是给他带来了些许安慰。那一棵棵顽强生长的幼苗,在河滩上泛起的星星点点绿色,给了他无限的希望。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年冬,由于没有专人看护,靠近村边成活的一大片树苗被牛羊啃得七零八落。面对一棵棵被啃食的小树苗,张连印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很多人建议他去派出所报案,好好整治一下那些不守规矩的放牧人。张连印深知放牧人的艰辛和不易,他没有报案也没有向放牧的乡亲们索赔,而是把这些牛羊倌集合起来沟通、交流、交心。张连印对大家说:“我是农民出身,知道乡亲们生活不容易。*和部队培养了我这么多年,我回来种些小树只是想回报组织和众乡亲。我不要地权、不要林权,我植的树就是为了防风治沙,构建绿色屏障,为建设山清水秀的家乡出一把力,希望大家能帮我一把。”考虑到这些老乡的不易,张连印还自掏腰包为他们每人买了一双胶鞋。张连印以德报怨的人格力量感动了乡亲们。每次放牧时,他们都格外小心,生怕牛羊再啃了树苗,牛倌羊倌们成了义务护林员。

初战失利的深刻教训让张连印认识到,植树造林必须讲究科学,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更不能拍脑袋想当然。痛定思痛,他自费请省林业勘测设计院的有关专家现地勘察设计,制定出《张家场生态园林村建设总体规划》。他先后购买了几十本林业栽培方面的科技书籍,到邮局订阅了《林业技术》《苗木栽培与灌溉》《农民科技报》等多种期刊和报纸。阅读这些专业期刊和报纸,几乎占去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每天吃过晚饭,他都端坐在桌子前啃书本。他虚心拜县林业局的技术人员为师,悉心请教在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如何植树造林,并邀请省治沙办技术专家专程来到植树现地进行指导。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张连印对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以及能种什么树、不适宜种什么树等专业问题心里有了谱儿,渐渐摸到了在沙化地上种树的门道儿。张连印把所学的知识和植树实践结合在一起,针对当地水文、气候、土壤等特殊自然环境,研究摸索出了耐寒育苗、土地水分保养、季节性栽种规律,摸索形成了“整地、挖坑、植树、围圈、浇水、掩埋”的一套植树“六步法”。他这个带兵行家,逐渐朝着植树专家转变。年,他栽下的树苗成活率就达到了85%以上。

为了确保河滩地植树的成活率,他自己投资先后在十里河滩打机井8眼,建蓄水池一座,修筑了防渗渠,筑起了水泥路。在荒废的河滩上建成了亩的苗木繁育基地,较好地解决了树苗“水土不服”的问题。

那一年“五一”长假,对父母一直不放心的女儿张晓梅,跑回来探望。看到父母亲从山上下来,老两口头发被风吹得像一卷沙蓬,脸上到处是黑白相间的汗道,嘴唇皲裂得如同涩皮儿土豆似的,女儿心疼得眼泪唰唰地掉了下来。她哽咽着说:“爸妈,咱们回家吧。”张连印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说:“闺女,你也曾经是*人,咱们当兵的人可是流血流汗不流泪啊。闺女不哭不哭,爸妈这不是好好的吗?”接着他开玩笑说:“哈哈,闺女要她爸当逃兵,这还了得?”一句话逗得女儿“扑哧”一声笑了。

从年开始,张连印就感觉身体不适,总感觉呼吸不畅,尤其是爬山的时候,不像从前那样利索,爬上一截子就气喘得难受。那时候,他植的树造的林已经有数千亩,加上苗圃,别说是开辟新的植树基地,就是每天打理这些树木,就够他忙活的了,医院检查。直到年6月,张连印感觉实在是支撑不下去了,医院做了一个全面体检,结果被诊断为肺癌。

做了右肺中叶切除手术后,临出院时医生建议张连印到处转转,特别是到空气质量较好的海南待上一段,并婉转地说明了病情的凶险,要有个思想准备。张连印却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哪儿也没去,只是把这些年植树中所欠的外债清理了清理,该还的都还了。他怕自己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给别人添麻烦。他笑着对老伴儿说,自己要做到一丝不挂地来,干干净净地走。

转年,元宵节刚过,张连印就又顶风冒雪,开始勘察县里的荒山,筹备春季植树了。他不仅要让张家场绿起来,同时还要实现自己更大的绿色梦想。他从张家场向周边村庄辐射,植树范围越来越大,成活率越来越高,张连印干得热火朝天。然而,年底,病魔再次降临,他被确诊为肺癌骨转移。是做手术取掉两根肋骨,还是保守治疗,医生给出了两种治疗方案。张连印担心取掉肋骨干不了重活儿,影响今后的植树工作。权衡再三,他决定采取保守治疗,顶着巨大的痛苦,硬是熬了过来。

现如今,年逾古稀的张连印仍然精神矍铄,不辞劳苦地奋战在植树第一线。看到这样的奇迹,张家场的乡亲们说,是张将*造福乡亲的义举感动了上苍,让他战胜了病魔。

张家场村的乡亲们被张连印绿化家乡、改善生态的事迹所感动。大家自发地捐钱捐物,在他植树的山坡上建起了一座凉亭,并准备在那里题刻一座“将*台”石碑。张连印得知消息后坚决不同意,找到乡亲们反复做工作。后来,村民们把“将*碑”改成了“张家场乡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纪念碑”。乡亲们说,“将*碑”虽然没有立起来,但将*的口碑已经立在了我们的心里。

张连印经常说,“生我者父母,养我者乡亲,而培养我成长的是*组织”。张连印回到家乡植树治沙,因为客观原因,有时好几个月回不了石家庄,不能定期参加组织生活,他就像一个没娘的孩子似的感到非常的失落。他几次给山西省*区、河北省*区有关部门打电话,咨询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年,经过多方协调,河北省*区组织部门出具了组织关系介绍信,将他的临时组织关系转到了左云县老干部局。当张连印拿着组织介绍信,交到县老干局后,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在张连印看来,自己之所以能够在植树治沙的战场上不断取得成绩,是因为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有*和国家的绿色环保*策作“靠山”。*组织和部队的支持,让他有了坚强的信念,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植树伊始,张连印专门向河北省*区写了申请,报告了自己绿化治沙、回报家乡的基本考虑,请求组织批准,得到了组织的充分肯定和积极回应。

张连印的苗圃育苗成功后,为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绿化治沙,村民房前屋后种树、学校校园里植树,他免费赠送树苗;当地驻*部队绿化营区、绿化驻地荒山,他既送树苗又送技术,成为部队建设园林化营区的义务顾问。

曾经飞沙走石的十里河滩,经过张连印坚持不懈的改造,变成了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青的育苗基地。培育出樟子松、油松、杜松、云杉、杨柳及经济林木等优种树苗20多个品种。一年四季,育苗基地都碧绿苍翠,生机勃勃。夏日里,微风拂来,绿绦摇曳,蝶舞蜂飞,满目嫩绿,美不胜收。没了风沙的侵扰,没了*土的暴扬,尤其是一到夜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缀,清风徐徐,苗木低语,一派清风朗月的景色。加之张连印廉洁自律,两袖清风,故而,张家场的乡亲们将基地称为清风林。

左云县委为了扎实有效地在全体*员当中开展*性教育,将十里河滩苗圃命名为“清风林*性教育基地”。近年来,前来基地参观学习的*员干部、青年学生、民营企业家越来越多。张连印感到,在*员当中坚持不懈地开展*性教育,这是事关*的队伍纯洁的大事,配合组织部门搞好*性教育是自己这个老*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在基地里他主动担任起义务教员。他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对我*优良传统的理解,就如何加强共产*员*性修养,编写了一套非常生动的授课教材。每当有*员或者是青年学生前来参观学习,不管多忙他都放下手头的工作热情接待,认真讲解,详细介绍自己在*的培养教育和各级组织的帮助下,由一个放牛娃逐步成长为共和国将*的奋斗历程;介绍自己退休后,学习开国将*甘祖昌,拿起铁锹绿化家乡的报国情怀。所有这些,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来基地参观学习的人。

年,山西省委组织部邀请张连印同志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大同市、左云县组织干部培训、开展主题教育等活动中,多次邀请张连印作专题宣讲。左云县高级中学、一中、二中、职中聘请他为德育老师,每年新生开学他都到校给师生们上课。张连印绿化家乡的感人事迹被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将军张连印清风传送绿色的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