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萌发科技的种子
【人物档案】马强
35岁
江苏同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梦想心语】我热衷于这份工作,今后也会一如既往地坚持科技创新,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连日来,马强每天都把自己“泡”在实验室里,关注勿忘草新品组培的进展情况,为了早日成功培育这一新品种苗,马强和他的科研团队倾注了大量心血。如今新品即将试验成功,马强显得信心满满。他说:“我已经在生物科技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几年,这些年自己靠着科技创新,打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也照亮了心中的梦想。”
今年35岁的马强,来自安徽灵璧。13年前,他从安徽科技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就在杭州找到了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靠工作的努力和不断创新,马强很快在所在领域崭露头角,并先后获得“杭州市萧山区劳动模范”、“杭州市星火带头人”等荣誉。然而,作为一名技术人员,马强始终觉得有点束手束脚,很多创新想法只能留在脑海中,很难付诸实践。2009年,马强创新创业的梦想被“点燃”,他与合伙人牟永花一起来到宜兴,创办了江苏同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他全面负责公司工艺创新、新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创业初期,在马强的正确决策下,公司生产的蝴蝶兰很快在我市花卉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纷至沓来的订单让马强信心倍增。然而,蝴蝶兰的销售受季节影响,同时不少周边地区的同类企业也开始涉足该品种的生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筛选、研发新品种,成为马强亟须解决的问题。马强先后来到太华、西渚等地,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对不同种子、种苗组培的影响,很快发现药用价值非常高的铁皮石斛适应我市的环境。从2009年7月开始,马强投身铁皮石斛的组培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种苗产业化生产非常顺利,2011年,公司的“药用植物铁皮石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项目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通过不断引进和繁育新品种,目前,公司的铁皮石斛品种已达12个,并形成了年产1800万株优质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
从抱着“一根独苗”闯天下,到如今拥有省内最大的铁皮石斛生产基地,马强认为是科技创新的理念使企业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种子、种苗的新品研发是个漫长的过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前功尽弃,马强也坦言自己在研发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他说,一般情况下,成功完成一个新品的组培,至少需要试验数百粒种子、数百棵种苗,而他在对铁皮石斛进行组培时,每次也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种子被浪费掉。为了能够提高试验的成功率,马强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了诱变育种技术,然后分别选取50倍、100倍、150倍等不同倍数的辐射剂量开展试验,从中找到最成熟稳定的辐射剂量,最终投入规模生产。他说:“每年我们在科研方面的投入都会达到销售额的10%,有了强有力的经费保证,我才能放开手脚开展项目研发。”
这些年来,马强及其团队成功培育的新品越来越多,公司市场也开拓得越来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