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闹得沸沸扬扬,继口罩之乱后,还有很多亲戚好友都会问中医药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帮得上忙的地方。结合古籍我们就从沉香这个切入点,来谈谈中医的芳香药物使用的历史。
中国古代并没有《芳香疗法》这个词,但最早在商朝甲骨文的时代,就有艾蒸和酿制香酒的记载,周代也有佩戴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真正有牵涉到医药方面的相关记述,是先秦时代《山海经》中薰草佩之可以已疠。当时这些芳香草药,有防治疾病、辟秽消毒、清洁环境的风俗习惯,这是这些散发香气的药物在民间最主要的功能。
有别于医师是拿来作为内服的药物使用,一般民间使用芳香药物更多是达到预防的功能,很符合中医的中心思想: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一句话简单说:预防胜于治疗!
历代对于治瘴气疫疠温毒的方剂非常的多,好比有名的太乙流金散就提到:“上五味治下筛,三角绛袋盛一两,带心前,并挂门户上。若逢大疫之年,以月旦青布裹一刀圭,中庭烧之。”
还有另一个有名的雄*散,将雄*、朱砂、菖蒲研末后,涂在额头、鼻子、人中、耳前部位来防疫,
另外像是《辟温病粉身方》则是用川芎、白芷、苍术打粉后在参入米粉然后将粉扑在身上;《治温病令不相染方》则是单纯的在家中薰烧艾叶。
各种的治疗方式都别出心裁,也让我们见识到古人防疫的智慧。
那我们的主角沉香呢?在本草经集注中,沉香就在除瘴气扮演了要角。此书提供了一个合香方子:沉香、薰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书中记载认为此方能悉治风水毒肿,去恶气。古人在出入湿气重的瘴疠之地时,就会用上这个方子。
那古书的记载实际上有他的效用吗?
我想这也是民众最想知道的部分,许多的中药都有抗菌和抗病毒的效果,从药理实验去分析,像是*芩、鱼腥草、艾叶、连翘、板蓝根、柴胡、虎杖、大青叶、甘草、藿香、苍术、大*、荆芥、防风、沉香,之前因为SARS贵到爆的金银花都各自有抗菌或是抗病毒的功效,这些药物简单来说可以分成两类:
一种是苦寒清热的药物,像是*芩、鱼腥草、大青叶、银花、连翘、板蓝根这类;
一种是辛温的药物,荆芥、藿香、防风、沉香、艾叶、苍术、薄荷这类,
后者这类多半属于芳香药物,含有挥发油,在高温的环境中多半会将成分释出,有特殊的香味,古人即是藉由这些芳香的中药,在古代疫情严重的时候达到除瘴气僻秽的效果。(其中从文献查找来看,藿香和艾叶的精油是最常用来作为抗病毒的实验所用)
上述中药随着温度提高,这些成分也会容易释出,也因此,所谓的香囊和直接薰烧比起来,薰烧的效果是胜过配戴香囊的。一般来说,香囊只要味道淡了,就需要再更换,才会持续的有效果。
奇楠原材但香囊除了美观之外,还承载了更多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意义,在许多经典的小说,香囊除了是装饰品之外,更有着爱情或是宗教的寓意藏在其中。
简单的香囊,可以用藿香、细辛、艾叶、羌活、苍术、大*等比例做成,当然如果经济实力够深有高品质的沉香粉更好了。经济一般的小资方可烧艾叶、藿香或是点精油;当然这些都比不上沉香煎香薰香的效果。
古时候也会配带沉香挂件(手串、吊饰),除了保健,更是有宗教上驱邪的意义存在;平时的穴位保健则像是按摩足三里、合谷、百会穴,都和增强免疫力有关。
当然回到现代,已经很少在用古时候的那些方法了。取而代之的是隔离的口罩防护衣、酒精消毒、勤洗手,甚至家里一台空气清净机,也能让室内的空气更加清新。
作为爱香之人,不妨趁着假日尽量不要到处乱跑,在家里品沉香,打着净化空气的名号,躲在家里品香的乐趣,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