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11月1日,北京林业大学举办*河上游高质量发展暨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学术论坛,围绕青藏高原及*河上游地区的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并针对草原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绿色草业高质量发展等开展学术交流,为*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专家智慧。
*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草原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京林业大学成立了草业与草原学院、*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积极承担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以草学、园林、林学和农林经济管理等学科为引领,全学科对接*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围绕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调查、三江源生态建设效益与生态服务功能评估、重要湿地生态功能修复、城镇人居景观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与服务支撑。
*河上游作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牧业生产基地和牧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一体化修复治理、草牧业发展等可为*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类型最为独特的草地生态系统,是长江、*河、澜沧江等河流的水源涵养区,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障农牧民生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北京林大主办、草业与草原学院承办此次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校的草原领域相关专家,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探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青藏高原草原鼠害防控、草药灌复合模式在沙化高寒草地的治理应用等*河上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问题。专家们认为,青藏高原及*河上游地区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非常重要。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及对草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和破坏。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应深入研究草地生态系统,按照其内在机理和演替规律加强草原保护与修复,充分发挥草原生态系统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固碳释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论坛达成《北林共识》。共识指出,以从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为基础,成立“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学术共同体,开展多领域、多方位、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科研工作。
审核|苑铁*
制作|张一诺
《中国绿色时报》“草原”“中国草业”版投稿邮箱
caoyuan
vip.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