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药,清上中下三焦之火 [复制链接]

1#

在传统中医学中,有一副方剂颇具影响,其功效涵盖内外领域,无所不包。

此方名为防风通圣散,由金代名医刘完素创立并收录于《宣明论方》之中。选取中成药,可以选择防风通圣丸。

防风通圣丸:防风、荆芥、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连翘、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白术、甘草

此方对于诸多病症均有疗效,药物成分涉及表里气血各个方面。

因此,所谓“内外兼顾”是对其功能的简洁表述,从专业角度来看,应称之为“表里通治”。

在体内能通畅二便,清除上中下三焦的火热之邪;

在体表则能散寒解表,实为防风通圣丸所具清内外、上下俱益之功效。

其中连翘、薄荷、黄芩、石膏均为寒性药材,具有清热、降火之功。

桔梗被誉为船只之载运,能够承载药物上行,且其本身亦有清热解毒之效,药性上行为咽喉所用,能清咽利喉,特别是在与甘草搭配使用时,二者相互促进,增强其功效,对咽喉肿痛有显著疗效。

大黄、芒硝能够泻下通便;

当归、白芍质地润滑,润肠通便,使肠道获得滋养,大便更易排出。

栀子和滑石则可利尿。

白术同样具有利尿作用,不过作用相对较弱,白术更专注于健脾,故当需健脾时,常以白术作为主药物,围绕其展开。

在需利尿之时,栀子和滑石则是最佳选择,而白术的作用则相对次要,仅为辅助之用。体内的热邪既可以通过肠道排出,也可以通过小便排出。

倘若身体内有湿气,便可借助二便将湿气缓缓排出。

荆芥、防风、麻黄和川芎四者搭配使用,分别是辛热发散之药,川芎活血散寒,防风、荆芥通常联合使用,药性适中,麻黄则更为强烈,这三种药物主要作用于体表,能打开体表毛孔,将寒气透过毛孔散发出来。

其实,除了二便和毛孔,湿度也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排邪途径。

当毛孔关闭时,邪气便无处可逃,不仅无法散发出寒气,人体内的热邪也无法有效地释放出去,临床上常常称之为“寒包火”。

也就是说,身体内部存在热量,外部则是寒冷的环境,俗称“寒包火”。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牙龈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耳鸣等上火症状,以及湿疹、荨麻疹等皮肤问题。

此时,便需要进行表里通治,即散寒、清热同时进行,可以适当服用防风通圣丸。

当然,并不局限于寒包火类型的疾病,其他季节同样适用。

对于大便干结者,该药最为适宜,基本上使用3至5天后,症状可明显得到改善。

注:以上为中药科普内容,如有此类症状需要调理的,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应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