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西问王涛陆上丝绸之路,人类如何与沙漠 [复制链接]

1#

(东西问)王涛:陆上丝绸之路,人类如何与沙漠、绿洲和谐共生?

中新社兰州5月23日电题:王涛:陆上丝绸之路,人类如何与沙漠、绿洲和谐共生?

中新社记者丁思高莹

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通过甘肃、新疆,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抵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公里。这条连结亚欧大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也被称为“沙漠绿洲丝绸之路”。

在地理学家眼中,丝绸之路意味着什么?被荒漠戈壁环绕,人们如何开辟丝路并由此联通世界?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王涛,从事沙漠环境和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近40年,他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讲述丝绸之路上人类与戈壁沙漠绿洲共生的过往,并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解读“中国经验”。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从自然地理学来讲,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如何选择和开辟的?多年来,沿线沙漠和绿洲有何发展变化?

王涛:一般认为,多年前,德国人费迪南·冯·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已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我们常说的陆上丝绸之路,主要是指欧亚之间的一条陆路通道。

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被荒漠戈壁所包围,自然条件恶劣,降水少、温度高、风沙大,尤其是在中国境内的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开辟丝绸之路对于人类来说,实属不易。

人们开辟丝绸之路时,沿途沙漠、戈壁、荒地比现在还多。生产力低下时,人们选择逐水草而居,对于风沙会选择主动躲避。丝绸之路畅通后,随着贸易交流、经济活动、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对所处生存环境的改变也做出更多努力。

比如,人们逐步可以控制水流方向,规划农田、果园等,驾驭以水为核心的生产资料,使绿洲范围扩大;甚至通过人类活动干预改变过去的荒漠系统结构,形成人工绿洲(绿洲化)。同时,人类还逐渐增强抵御风沙、防止沙漠侵蚀绿洲的能力和技术。丝绸之路沿线绿洲化持续发展,使当今的绿洲面积比多年前要大得多。

自然条件严苛的丝绸之路,更多的是因为经济和*治因素驱使,促其日渐联通世界。

甘肃张掖戈壁滩上建成的“碧水绿洲”。杨艳敏摄

中新社记者:随着丝路沿线交流增多和科技进步,中国如何将沙漠变为绿洲?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王涛:丝绸之路穿越的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类在开拓新的生存空间时,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

丝绸之路经过中国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该区域土地、光热、矿产、能源等资源丰富,但地处干旱区,面临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大沙多、水资源短缺等,荒漠化威胁着当地民众生存发展,更对中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威胁。

“防沙治沙、将沙漠变为绿洲、向沙漠要良田”等,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态举措之一。20世纪50年代,有组织有目标的国家防沙治沙工程也开始实施。年,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启动东北地区风沙灾害防治研究,年又开始包头至兰州铁路防风固沙研究。

目前,中国已有效阻止沙漠和沙漠化蔓延,特别是自年以来,呈现沙漠化土地逐步减少的态势,提前完成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提出的到年全球干旱半干旱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

通过数十年努力,中国的沙漠化经历了发展—快速发展—局部逆转—整体控制的过程,在*府、企业、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还有两个概念需要重视——“荒漠化和绿洲化”,这是反向发展而又相互联系的两个过程。绿洲化过程使人工绿洲大范围建立和稳定,生产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获得有机统一,其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关键。

但如果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现代人工绿洲的生态环境还可能趋于恶化直至成为新的荒漠。合理区域调水、用水是关键,人类与大自然才能够和谐共生。

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蒙新戈壁前沿的甘肃省嘉峪关草湖国家湿地公园。中新社记者高展摄

中新社记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国如何将治沙经验惠及沿线国家?

王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加强生态建设、扩大生态容量是防沙治沙的重要内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大多分布在荒漠化严重地区,深受风沙灾害之苦。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将防沙治沙的“中国经验”向国际推广。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中科院兰州沙漠所成立“国际沙漠化防治研究与培训中心”,几乎每年都邀请受沙漠化危害的发展中国家人员参加培训班,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实地考察中国重大防沙治沙工程和大范围土地沙漠化治理成果等。

年,中科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成立,并陆续在中亚多国建立分中心,推动和促进丝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发展、矿产资源勘探、灾害监测与预警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还通过线上线下会议交流、派出科技人员出国技术指导,以及图书和宣传片推广等,向丝路沿线国家分享防沙治沙的中国智慧。丝路沿线大多数国家,我们的团队都已到访并开展交流合作。

我们还向一些有防沙治沙需求的国家提供技术支持。过去30多年间,中科院与沿丝绸之路的主要国家如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埃及、叙利亚、以色列、沙特阿拉伯、蒙古国等国家就沙漠化防治提供理念和技术,开展合作研究和实践。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十七届会议指出:中国荒漠化防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明确表示:中国防治荒漠化成果是国际可借鉴的范式。

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中新社记者刘文华摄

中新社记者:未来,中国如何与丝路沿线国家共建“绿色丝路”?

王涛:中国的防沙治沙工程于年启动,与丝路沿线国家间的帮助与合作分不开。各国在人才、技术往来上交往频繁。

如今在丝路沿线国家推广的“草方格”流沙固定技术,最初的想法实际上来自于苏联时期的土库曼斯坦沙漠研究所,中国将这种技术做到了极致,并延伸至种植人工固沙植被等系统化防沙治沙技术,逐渐形成供全球学习的治沙蓝本,并与世界分享。

“草方格”上压沙植树。中新社记者杨艳敏摄

防沙治沙并不是消灭沙漠,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理念。面对荒漠化环境与经济社会挑战,携手合作才能有效应对。

沙尘天气不分国界,生态治理也不是一域、一国的事情。未来,在共同面对荒漠化问题的挑战上,世界各国还要在加强合作、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持续发力。防沙治沙技术因地制宜展开、荒漠化监测体系建设和法律体系建设、防治荒漠化的生态—经济—社会多重效益兼得等,都是未来值得探讨的重要议题。(完)

受访者简介:

受访者简介

王涛,沙漠与沙漠化专家,现任国际沙漠研究协会(IDRA)主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中国科学院“国际沙漠化防治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副会长。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有关沙漠化、绿洲化与荒漠化的2个国家项目和1个有关防沙治沙关键技术与应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第一获奖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国际干旱区开发委员会(IDDC)突出贡献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