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能治愈白癜风吗 https://m.39.net/pf/a_4513680.html#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慢性病调理##荟生##艾和荟##去高##家有四高,就来去高#
近日,身体不适,感觉身体乏力、四肢无力、胃口不佳,消化不良。寻了一中医看了下,说是身体湿气重,要祛湿。
不太懂什么是湿气,于是遍查典籍看了下,古籍中关于祛湿是这么说的:
1.湿属阴邪,六淫之一,与热相生,与燥相克。
2.湿气的生成与脾胃运化有关,脾胃阳虚则湿内生。
3.湿邪的特征是粘滞不散,流注下沉。湿阻经脉,气机不利。
4.湿滞肌表,则肢体困重,痹阻不仁。湿蕴腑腑,则腹泻黏滞。
5.湿热内蕴,则口苦咽干,小便短赤。湿寒内停,四肢冷胀,厥逆自汗。
6.治疗湿邪,宜温燥化湿,运脾健脾。可用藿香、陈皮、姜半夏等暖燥药物。
7.认识“寒积于内,湿浊在表”的湿病发病特点,辨证施治。
8.调理饮食起居,避免食生冷,防止湿邪内生。
中医理论认为湿邪应及时祛除,否则可祸及肌肤筋骨,甚至危害五脏。
关于“祛湿”,各个中医典籍更是有如下说明:
1.《灵枢?泻下篇》:“苍术味苦,能祛湿,治脾胃寒湿。”指出苍术可以祛湿。
2.《伤寒论》:“芒硝味苦咸,能泄满除湿。”认为芒硝可以除湿。
3.《本草纲目》:“藿香温且燥,善消食积,故治胃中寒湿。”认为藿香可以祛寒除湿。
4.《医宗金鉴》:“淮山味甘淡,性温,有小毒,能祛风湿,散寒气。”指出淮山有祛风湿的功效。
5.《名医别录》:“防风能燥湿,黄芩、防己是也。”认为黄芩、防己可以燥湿功效。
6.《医学入门》:“茯苓茯苓治疗湿邪所致疾病,能祛湿利水。”指出茯苓可以祛湿。
7.《本草纲目》:“苁蓉,味辛、苦,温,无毒,主治风湿疼痛,祛风湿。”认为苁蓉可以祛风湿。
8.《药性论》:“白术味甘苦,温燥无毒,善祛肺湿,健脾胃。”白术有祛湿作用。
9.《医学入门》:“车前子,味苦、寒,有小毒,能清热泻火,消肿排脓,凉血解毒。”车前子可清热祛湿。
10.《本草经集注》:“牛膝味辛,温,无毒,能祛风湿,散寒,引药下行。”牛膝可祛风湿。
尽管不是很能看懂,大抵是知道了传统医学中,对一些亚健康状态还是有所注重的,加强锻炼,注意调理,应是接下来生活的重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