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胶东海草房是用海带草苫的屋顶 [复制链接]

1#

“海带”一名最早见于宋代的《嘉佑本草》:“海带,出东海水中石上,似海藻而粗,柔韧而长,今登州人干之,以束器物,医家用以下水,胜于海藻、昆布。”清代郝懿行《记海错》“昆布”条亦载:“昆、纶,声相近,是昆布即纶矣,而海带则组也。海带者青色,而长登州,人取干之,柔韧可以束物,人亦啖之。”古人将海中藻类分为两大类,《尔雅·释草》:“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这是根据外形分的,“纶”,《说文》释为“青丝绶也”;“组”,《说文》释为“绶属,其小者以为冕缨”。“纶”宽而“组”细,“海带”归于“组”一类,说明它比较细。我们现在吃的海带,我国古代是没有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日本引进真昆布人工养殖而成的,长在海里,看起来又像长长的带子,所以就叫作“海带”。其实两种海带之间没有什么关系,这就和鳀科鲚属的长江刀鱼和带鱼科带鱼属的带鱼都叫作“刀鱼”一样,过去的人命名就是这么率性和任性。后来人们为了区分二者,将古代典籍中的海带称为海带草。而在黄县沿海,渔家人仍称海带草为“海带”,而称海带为“江白”,这都是古语词的遗留。

“海带草”这个名字一不小心起对了,据专家研究,《嘉佑本草》和《记海错》上说的海带,实际上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眼子菜科大叶藻属植物,是正儿八经的开花被子植物。

海带草

海带草原本是和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的各种草们一样生活在陆地上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又回到了海里,这和鲸、海豚等从陆地回到海洋的过程是一样一样的。海带草为多年生沉水草本,具根状匍匐茎,分节明显,节上密生须根。茎侧扁,或疏生分枝,扁平,淡绿色。叶互生,叶片绿色,长条形,长可达1米左右。肉穗花序初时包于佛焰花苞内,花序轴扁平,叶状,雌雄花沿着花序轴的两侧交互排列。海带草与海藻类不同,会开花,结实,长出种子,花果期为4-7月。海带草多见于浅海水域中潮带,通常生活在水深2米以内,水质清澈的地方,适宜的生长底质为泥沙底。海边的孩子夏天洗海澡时,用手一捞就能拔起几棵,它的根甜甜的,有点像陆地上的甜根草,所以海边人家也给它叫“甜根儿”。海带草的叶片与马蔺的有点像,干燥后同样可用来束物(过去卖鱼、卖肉的都备有一把马蔺,客人买好鱼、肉后可直接用马蔺拴上提着走),故又称为“海马蔺”。海带草的叶可作纤维纺织用,又为造纸原料。根茎含淀粉,味甜,可制糖,亦可用于酿造。全草药用,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利水之功,用于治疗瘿瘤结核、水肿、脚气等。

海带草最常见的用处是苫房子,故有的地方又称其为“海苫房草”。《记海错》“海带”条:“海中诸草可啖者多,唯此不尔。土人因其形似,目为带云。叶如麦冬而长,产于海底,高可隐人,其根如茅而节间稍短,咀之甜脆。为草蕃庶,海人没水撩取,堆积如山,本青绿色,曝干即黑,经霜又白,捆载而归,寒乡苫屋胜于覆茅,既免火灾,又能经久,虽屡更秋霖,终无腐败,亦奇物也。海边村落,弥望皎然,就近窥寻,乃有人家,居然白屋矣。”光绪进士、潍县人陈恒庆的《谏书稀庵笔记》亦载:“海带之细者,曰清带草,海乡用以葺屋,不漏雨,不畏火。远望之,白如堆云。海洞石子,浪激成圆形,以之砌墙,如豹之斑,如鱼之鳞。豆棚瓜架,蔓延其上。灯光外彻,妇女宵织,机鸣轧轧之声,与潮声互答。久宦归来者,重睹此景,盖徘徊不能去。”

海草房

过去沿海地区缺砖少瓦,人们就地取材,垒石为墙,以海带草为顶,建造出具有独特韵味的海草房。年邮电部发行的中国民居之山东民居的邮票,上面就是极富胶东特色和生态民居样式的海草房。建筑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海草房民居出现于秦汉时代,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的沿海地带,尤以荣成地区更为集中。海草房是先民生存智慧的体现,但在画家眼中,它却有着别样的美,吴冠中先生在《今日大鱼岛》一文中写道:“那松软的草质感,调和了坚硬的石头,又令房顶略具缓缓的弧线身段。有的人家将废渔网套在草顶上,大概是防风吧,仿佛妇女的发网,却也添几分俏丽。看一眼那渔家院子,立即给你方稳、厚重的感觉。大块石头砌成粗犷的墙,选材时随方就圆,因之墙面纹样规则中还具灵活性,寓朴于美,谱出了方、圆、横、斜、大、小、曲、直石头的交响乐。三角形的大山墙,在方形院子的整体基调中画出了丰富的几何形变化,它肩负着房盖上外覆的一层厚厚的草顶。”

以前桑岛也有很多海草房,谁家要盖房子或是“倒垄”,就要提前到海滩上收集被海浪冲上岸的海带草,攒够了,要请专门苫海草房的苫匠,从下往上一层压一层地苫好。为了抵御大风,海草房的屋顶上还要特地覆盖一层更厚的海草,脊上再盖上一层瓦,这在称为“压脊”。只要脊草不被吹掉,下面的海草就纹丝不动。苫海草房绝对是一门手艺,一栋海草房的好坏、使用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海草是否苫得严密。用海带草苫房还有一个好处,海带草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胶质,可以防虫蛀、防霉烂,遇火也不易燃烧,一茬海带草可以用上几十年。桑岛上多的是玄武岩,黑石的墙面,灰白的屋顶,看上去既古朴,又有点卡通的趣味,特别是冬天大雪后,本就臃肿的房顶像戴了顶厚厚的帽子,宛若童话世界。厚而密实的海带草让屋里冬暖夏凉,这在“取暖基本靠抖”的年代,是最为人们珍视的。据《龙口村庄志》记载,海岱镇(现并入龙港街道)海岱仲家村村名原为海岱刘家,后刘姓绝后,仲姓兄弟四人从二甲仲家迁来此地定居的,因当时村中许多房屋多用海带草披做屋顶,故被呼为“海带仲家村”,“带”“岱”谐音,后为表雅重称“海岱仲家村”,这说明海草房在黄县沿海也是普遍存在过的。我怀疑原来的村名不叫“海岱刘家”,而是“海带刘家”,而且此地为海岱镇镇政府驻地,也是海岱镇得名的由来,故海岱镇原来应该写作“海带镇”!《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孔安国传:“东北据海,西南距岱。”“海岱”指的是渤海与泰山之间的广大地域。杜甫《登兖州城楼》:“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青、徐二州之地为“海岱”。山东古属青州,负岱临海,故“海岱”也用作山东的别称,如今考古学界还在用“海岱文化”来称齐鲁地区的考古文化。村庄以海草来命名,该有多美好。为了“雅重”而整些与己不相关的大词儿(《说文》:“岱,太山也。”“岱”自古即为泰山之别称,如岱宗、岱岳、岱庙,跟黄县没有关系),甚为不妥,像小孩儿戴大帽子一样滑稽可笑,也是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更容易模糊了自己的来路和根脉。北京胡同文化最有特色,但是因为一些胡同名字太接“地气”了,所以后来就把“猪尾巴胡同”改为“竹篱笆胡同”,“狗尾巴胡同”改为“高义伯胡同”,“羊尾巴胡同”改为“洋溢胡同”,“狗窝胡同”改为“高卧胡同”,“鸡爪胡同”改为“吉兆胡同”,“擀面杖胡同”改为“廉让胡同”,大小“哑巴胡同”改为大小“雅宝胡同”,“鸡毛胡同”改为“锦帽胡同”,“屎壳郎胡同”改为“时刻亮胡同”……看来共同的文化基因,让我们面对相同的问题时采取了相似的因应策略。

海草房为了不存水,屋顶造得比较陡,这使得海草房屋里比较“窄促”,年轻人不喜欢住,再加上海带草越来越难得,如果现在造一座海草房,成本会是砖瓦房的好几倍,所以黄县境内现在已经没有海草房了。

这实在是很可惜的事。

补记:在世界范围内,海草床、红树林和珊瑚礁构成了三大海洋生态系统,其中海草床的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最高。

大叶藻海草床

海草床如同一片大草原,是众多生物生存、栖息和繁殖的场所,没有海草生长的海床则如同一片戈壁、沙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要少得多。海带草除有性繁殖外,还可进行无性繁殖,即由母株长出一条横走茎,如竹鞭一样分节,每一节上都可能生根,长出新植株,这称为走茎式繁殖,每一个新植株都是母体的克隆,新植株也能长出新的横走茎,围绕母体周围连片密集生长,扩展能力很强,这和陆地上狗牙根的繁殖方式非常相似。海带草的根和茎对海底的沉积物有较强的固定作用,能够抗击风浪与海潮,保护海岸,起到防浪固沙作用,并能从海水中过滤沉积物和营养物质,从而有利于保持海水的清澈透明。但海带草对海水水质的要求也很高,要在没有污染的环境才能生长,所以,一个海域海带草的多少反映着这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海水升温,以及海岸带开发、水产养殖和陆源输入的污染导致的水体透明度下降和富营养化,全球范围内的海草退化严重,在环渤海区域海带草几近绝迹,现在的人几乎已不知海带草为何物了。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