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与沙抗争到人沙和谐内蒙古多措并举打造防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中国网

初夏时节,疾驰在库布其穿沙公路上,放眼远眺,蔚蓝的天空下,连绵起伏的绿浪不断向远方舒展,丛林间不时有鸟儿在鸣唱。谁能想到,这里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

为了实现绿色中国梦,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各族干部群众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出了一个沙漠变绿洲的世界奇迹,成就了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孕育出“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这里也只是内蒙古防沙治沙的一个缩影。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也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近年来,内蒙古紧紧围绕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防沙治沙新路子,为防沙治沙贡献了内蒙古智慧和力量。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不畏艰苦,在与风沙危害斗争中不断探索、勇于实践,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多年保持“双减少”。据年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年的61.34万平方公里减少到60.92万平方公里,净减少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年的41.13万平方公里减少到40.79万平方公里,净减少平方公里。全区森林覆盖率由年的17.51%提高到年的2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年的30%提高到年的45.03%,实现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持续“双提高”。

在通辽市科左后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双千万亩努古斯台项目区,一棵棵樟子松迎风屹立,地上长满各种茅草。

在努古斯台项目区种了13年樟子松的科左后旗林业工作站站长朝克吐介绍,这里曾经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漫天黄沙卷着石子飞”。为了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通辽市各族干部群众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一望无际的绿色。如今,通辽范围内的科尔沁沙地实现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流沙得到固定或半固定,乔灌草种群关系稳定,樟子松茂密成林。

为了更好地推进防沙治沙,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和规划,对防沙治沙作出系统部署。

内蒙古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依法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推行舍饲圈养,实施草原奖补机制和退牧还草,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发展沙区设施农业,优化沙区能源结构,不断强化林地、草地、沙地管理。同时,坚决制止乱砍滥伐、乱采滥挖、超载过牧等破坏植被行为,使沙区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全区共建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8个,封禁面积18.35万公顷。

通过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试点建设等重点工程,内蒙古走出了一条大工程带动大治理的防治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年均完成防沙治沙万亩。

在有效治理和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内蒙古坚持防治并重、治用结合,树立市场化、产业化思维,把防沙治沙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培育发展了沙生植物种植与开发利用、特种药用植物种植与加工经营、林纸一体化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沙区特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沙漠景观旅游、节水灌溉和风能太阳能利用等六大类型沙产业,走出了一条沙漠增绿、百姓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路子。目前,全区共有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3家,内蒙古自治区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4家,涉林合作社余家,入社农户1.5万户,林沙产业产值达.7亿元。

结合全区实际,以治沙、治水、治盐碱为重点,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力度。经过多年实践,内蒙古在技术措施上,探索形成了种子改良、节水抗旱、封沙育林等一大批适宜不同沙化类型地区的技术模式;在工程措施上,全面推动人工造林向机械化造林转变。“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全区共有6项防沙治沙技术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在库布其沙漠治理过程中,创新了微创气流法造林、甘草平移种植、削峰填谷治沙、无人机飞播造林固沙等技术,显著提高了防沙治沙成效。

从与沙抗争到人沙和谐,内蒙古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具有区域特色的防沙治沙新路子,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