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0825/5651461.html本网记者张振国
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来到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在八步沙林场,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温暖回响。古浪县八步沙是一片光荣的土地,在这里“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集体治沙的事迹感人至深。为保护家园,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以联产承包形式组建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接续奋斗,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矢志不渝、拼搏奉献,科学治沙、绿色发展,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上植树造林防风沙,引水拉沙造良田,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至今已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八步沙六老汉一、二代人的漫漫治沙路上,用压麦草方格、“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办法锁住了沙海。六老汉”三代人薪火相传、久久为功,在与恶劣环境的不懈斗争之中,摸索出一条让沙漠披绿生金的发展之道,彰显“誓把荒漠变绿洲”代代相传的奋斗精神。八步沙得到了彻底根治,如今的八步沙已经是绿意盎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今天的八步沙治沙人并没有闲下来,他们开始探索如何从治沙中获取经济效益。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认为,治沙不仅要有生态效益,还要有经济效益,这样林场才能够更长久地发展下去。在郭万刚的带领下,第三代治沙人不断探索与治理,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何让输血式治沙变成造血式治沙,如何在广袤的沙滩上发展戈壁农业,如何让“沙窝窝”变成“金窝窝”。
八步沙六老汉之一张润元为八步沙“甘防风”代言
八步沙沿线乡镇——古浪县永丰滩镇,在本土试种了“防风”并获得成功,年近八旬的八步沙六老汉之一张润元欣然为“甘防风”代言。
“防风”喻有防风固沙之意,因其根系发达,叶片硕大可挡风沙,具有抗寒旱、耐瘠薄的特征,适宜在沙漠种植,八步沙周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有生产高品质蔬菜的潜力。“甘防风”原产于欧洲,在欧洲名为“欧防风”,因“防风”味道甘甜、且在甘肃首种,在古浪首届“甘防风”丰收节暨经验交流会上,就古浪县八步沙沿线种植“防风”进行了命名探讨,命名为八步沙“甘防风”,蕴含了种植地域和品牌特征。“甘防风”富含叶酸,以及多种维生素,是婴儿辅食和孕妇的食品;含有大量的人参炔醇,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富含膳食纤维,配合人参炔醇的抗炎杀菌作用,对消化系统具有显著的平衡调节功能。“甘防风”和胡萝卜一样,通常情况下,每亩产量在斤左右,如果按照每斤2元钱进行收购,1亩地的收入也在元左右,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观,发展前景是比较广阔的。
八步沙“甘防风”命名仪式
有关领导和客商品尝八步沙“甘防风”
古浪县试种“甘防风”并获得成功,为全县戈壁农业的产业发展探索了新品种,甘防风“撬动”大品牌,推动农业产业转型新升级,逐步探索走出一条“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如今的八步沙沿线已变成了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让当地农民挑上了“金扁担”。
永丰滩镇党委书记张兴祥为电影《八步沙》拍摄人员介绍八步沙“甘防风”
八步沙“甘防风”种植基地
八步沙“甘防风”的成功种植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是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的真实写照,是古浪人民发扬八步沙“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当代愚公精神的永续传承,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落地写照。
(图片由古浪县永丰滩镇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