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祛风湿药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1#

凡功能祛除风湿,解除痹痛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风寒湿邪侵犯人体,留着于经络、筋骨之间,可以出现肢体筋骨酸楚疼痛、关节伸展不利,日久不治往往损及肝肾而腰膝酸痛、下肢痿弱。凡患风湿痹痛者,必须选用祛风湿药进行治疗。

祛风湿药主要适用于风湿痹痛,肢节不利,酸楚麻木以及腰膝痿弱等症,有的偏于祛除风湿,有的偏于通利经络,有的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作用,可跟据病情适当选用。

祛风湿药味多辛苦,性寒温不一,主要归于肝肾二经。

祛风湿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祛风湿药有偏于祛风,有偏于散寒,有偏于胜湿,有偏于补肝肾强筋骨,需根据病情选用。

二、对于风寒湿邪偏胜之症,应适当配合其它药物,如风胜者,可选解表药中具祛风作用者;寒胜者可选配祛寒药;湿胜者可选配利水胜湿药。

三、由于风湿痹痛,每多夹有热邪、痰湿、瘀滞以及肝肾不足、气血亏损,故往往又需分别与清热药、活血祛瘀药、化痰药以及补益药配伍同用。

四、风湿痹痛有偏于身半以上者,有偏于身半以下者,可选用相适应的药物。

五、祛风湿药易于伤耗阴血,故阴血不足者需慎用。

独活

伞形科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

辛、温,微苦。归肝、肾、膀胱经。

祛除风湿,散寒解表。

1.用于风湿痹痛。

独活辛散苦燥,微温能通,功能祛风胜湿,通痹止痛,凡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尤以下部之痹痛、腰膝酸痛、两足痿痹、屈伸不利等症为适宜,常与桑寄生、秦艽、牛膝等同用。

2.用于风寒表症,兼有湿邪者。

独活能发散风寒湿邪而解表,但辛散之力较缓,用于风寒表证,兼有湿邪者,常与羌活同用。

独活、川独活(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钱至三钱,煎服。

1.独活辛散苦燥而温,功能祛风散寒而除湿,入肝肾二经,善治腰膝以下之痹痛,又能祛风寒而解表,可用于兼有湿邪之表证。

2.羌活与独活均能祛风、解表、除湿,两者往往配合应用,但

羌活解表力佳,善治上半身痹痛,为止头痛要药;

独活则解表力缓,善治下半身痹痛,

是其区别之处。

独活寄生汤(《千金方》):独活、桑寄生、秦艽、细辛、防风、当归、生地、白芍、川芎、肉桂、茯苓、人参、甘草、杜仲、牛膝。治风寒湿痹,腿足有冷感,腰膝作痛,缓弱无力,屈伸不利,畏寒喜热,脉迟苔白者。

1.风寒湿痹。该品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袪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治感受风寒湿邪的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常与当归、白术、牛膝等同用,如独活汤(《活幼新书》);若与桑寄生、杜仲、人参等配伍,可治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2.风寒挟湿表证。该品辛散温通苦燥,能散风寒湿而解表,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风等,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3.少阴头痛。该品善入肾经而搜伏风,与细辛、川芎等相配,可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如独活细辛汤(《症因脉治》)。

4.独活与桑枝:独活搜风散寒止痛而通痹;桑枝祛风湿而通经络横行四肢。二者合用,治疗风寒湿痹功能增强,尤其是上肢疼痛、肩关节周围炎。

《名医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

《汤液本草》:「独活,治足少阴伏风,而不治太阳,故两足寒湿,浑不能动止,非此不能治。」

《本草汇言》:「善行血分,袪风行湿散寒之药也。凡病风之证,如头项不能俯仰,腰膝不能屈伸,或痹痛难行,麻木不用,皆风与寒之所致,暑与湿之所伤也;必用独活之苦辛而温,活动气血,袪散寒邪。」

《本草求真》:「羌有发表之功,独有助表之力。羌行上焦而上理,则游风头痛,风湿骨节疼痛可治,独行下焦而下理,则伏风头痛,两足湿痹可治。二活虽属治风,而用各有别,不可不细审耳。」

《本草正义》:「气味雄烈,芳香四溢,故能宣通百脉,调和经络,通筋骨而利机关,凡寒湿之痹于肌肉,着于关节者,非利用此气雄味烈之味,不能直达于经脉骨节之间,故为风痹痿软诸大证必不可少之药。」

威灵仙

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根及根茎。

辛、咸,温。归膀胱经。

祛除风湿,治骨鲠。

1.用于风湿痹痛。

威灵仙辛散善走,性温通利,功能祛除风湿,有较好的通络止痛作用,是治疗风湿痹痛的常用药物。用于风湿所致的肢体疼痛及脚气疼痛等症,常与羌活、独活、牛膝、秦艽等配伍同用。

2.用于诸骨鲠喉。

本品又能治诸骨鲠喉,可单用威灵仙15g,水煎,或加米醋煎汁,分数次含口中,缓缓吞咽。

威灵仙(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钱至三钱,煎服。

灵仙除痛饮(《沉氏尊生》):威灵仙、独活、白芷、苍朮、荆芥、防风、赤芍、当归、川芎、麻黄、葛根、枳实、桔梗、甘草。治风湿痹痛。

威灵仙配伍川牛膝威灵仙辛温祛风胜湿、温经通络;川牛膝祛风利湿、通经活血、利关节.二者合用其祛风胜湿、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寒湿阻滞之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证以下半身为重者.

威灵仙配伍砂仁威灵仙化骨除鲠;砂仁行气和胃.二者配伍有化骨和胃之功效用于治疗诸骨鲠喉伴恶心欲吐而不出者。

《本草经疏》:「主诸风,而为风药之宣导善走者也。」

《药品化义》:「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

《本草正义》:「以走窜消渴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味有微辛,故亦谓袪风,然惟风寒湿三气之留凝隧络,关节不利诸病,尚为合宜,而性颇锐利,命名之义,可想而知。」

秦艽

龙胆科草本植物秦艽麻黄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根。

苦、辛,平。归胃、肝、胆经。

祛除风湿,退黄胆,除虚热。

1.用于风湿痹痛。

秦艽功能祛风湿、舒筋络,常用于风湿痹痛、关节拘挛、手足不遂等症。本品药性润而不燥,无论寒湿、湿热、痹证新久,皆可应用。在配伍方面常与防风、羌活、独活、桑枝等同用。此外,本品还常与祛风解表药同用,治疗表证枝体酸痛之症。

2.用于湿热黄疸。

秦艽功能化湿退黄,故可治疗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茯苓、泽泻等配伍。

3.用于骨蒸潮热。

本品又能退除虚热,治疗骨蒸潮热,常与鳖甲、知母、地骨皮等配伍.

秦艽、西秦艽、左秦艽(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钱至三钱,煎服。

1.秦艽味辛能散,祛风止痛,能治风湿痹痛,及外邪肢体酸痛,味苦能泄,清除虚热,能治骨蒸潮热以及小儿疳热诸症。虽为辛散之药,而性平质润,乃风中润剂也。

2.秦艽诸家本草有谓其有清湿热、退黄疸之能,现临床应用之并不多见,似可存之以供研究者。

大秦艽汤(《活法机要》):秦艽、生地、石膏、羌活、防风、白芷、细辛、黄芩、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白朮、茯苓、甘草、独活。治风湿痹痛,手足不仁。

秦艽鳖甲汤(《卫生宝鉴》):秦艽、鳖甲、柴胡、地骨皮、当归、知母、青蒿、乌梅。治骨蒸壮热、肌肉消瘦、舌红颊赤、气粗、盗汗。

秦艽配伍鳖甲:秦艽祛风除湿乃风药之润剂并能清热退蒸;鳖甲滋阴清热、软坚散结.二者伍用共奏滋阴清热除蒸之功效用于治疗骨蒸、潮热、盗汗等证因阴虚所致者.

秦艽配伍柴胡、知母、甘草:秦艽清退虚热;柴胡辛凉透热;知母清热滋阴;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四药合用有清透虚热之功效用于治疗虚劳潮热、咳嗽、盗汗不止等症.

秦艽配伍防风:秦艽苦辛性平入肝经,为风药中之润剂,有祛风除湿、舒筋止痛之功;防风辛甘微温,为祛风通用之品,有疏风胜湿止痛之效.二者合用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之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者.

秦艽配伍防己、知母、忍冬藤:秦艽祛风清热除湿、舒筋活血;防己祛风湿、止痹痛;知母清热除烦;忍冬藤祛风清热、除湿止痛.四药伍用,有祛风除湿清热、舒筋活络、蠲痹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热所引起之肢体痹证、发热、关节肿胀疼痛等.

《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名医别录》:「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

《药性论》:「利大小便,瘥五种黄病,解酒毒,去头风。」

《日华子本草》:「主骨蒸,治疳及时气。」

《本草纲目》:「秦艽,手足不遂,黄疸,烦渴之病须之,取其去阳明之湿热也。阳明有湿,则身体酸痛烦热,有热则日晡潮热骨蒸。」

《本草征要》:「治风先治血,血行则风自灭,故疗风无论新久。入胃袪湿热,故小便利而黄疸愈也。」

防己

防己科藤本植物粉防己或马兜铃科草本植物广防己的根。

苦、辛,寒。归膀胱、肺经。

祛除风湿,利水消肿。

1.用于风湿痹痛

防己能祛风湿而止痛,因其性寒,以治湿热痹痛为宜,多配伍薏苡仁、滑石、蜇砂等清热除湿之品。对寒湿痹痛,须用温经止痛的肉桂、附子等药同用。

2.用于水肿、脚气等症

防己苦寒泄降,又能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可与椒目、葶苈子、大枣等配伍同用,若属虚证,常与黄耆、茯苓、白朮等配伍。

汉防己、粉防己(长于利水,亦能祛风。洗净,晒干,切碎用)、木防己、广防己(长于祛风,亦能利水。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钱至三钱,煎服。

1.防己味辛能散,功能祛风湿而通络,主治风湿痹痛之症;苦寒降泄,利水湿而消肿,能除水肿脚气之患。

2.防己有汉、木二种,木防己性偏宣通经络,力善祛风止痛;汉防己性偏疏通水道,力善利水消肿,临床应用,当于区分。

防己配伍桂枝:防己苦寒,利水清热祛风、通络止痛,擅泄下焦湿热;桂枝甘温,通络除痹止痛、温阳化气行水.二者伍用,可增强其祛风除湿、除痹止痛;温阳化气、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下肢重着肿痛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所致之痹症.

防己配伍黄芪:防己苦寒降泻、利水消肿、祛风除湿;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固表、利水消肿.防己重在祛邪,主降;黄芪偏于补益,主升.二者相使为用,共奏益气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水浮肿、汗出恶风、气虚水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以及湿痹之肢体肿胀、重着麻木等.

《本草拾遗》:「汉防己主水气,木防己主风气,宣通。」

《本草求真》:「防己,辛苦大寒,性险而健,善走下行,长于除湿、通窍、利道,能泻下焦血分湿热,及疗风水要药,故凡水湿喘嗽,热气诸痫、湿疟、脚气、水肿、风肿、痈肿、恶疮及湿热流入十二经以致二阴不通者,皆可用此调治。」

臭梧桐

马鞭草科灌木或小乔木海州常山的叶。

辛、苦,寒。归肝经。

祛除风湿,降压。

1.用于风湿痹痛

臭梧桐有祛除风湿、止痛之功,用治风湿痹痛之症,常与豨签草同用,或单味煎服。

2.用于高血压症

本品又有降低血压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症,一般认为为开花以前的臭梧桐疗效较好;唯不宜高温煮,否则降压功效可能减弱。

此外,用本品煎汤洗浴,可至湿疹搔痒等症。

臭梧桐(晒干用)

一钱至三钱,煎服。如研粉吞服,每服三克,日服三次。外用适量。

《本草纲目拾遗》:「能宽筋活血,治一切风湿,止痣肿,风气头风,半边头痛,半支风,两足酸软疼痛,不能步履,两手牵绊,不能仰举。」

老鹤草

牛儿苗科草本植物牛儿苗或老鹤草的干燥带果地上部份。

苦、为辛,平。归肝、肾、大肠经。

祛除风湿。

用于风湿痹痛。

老鹤草辛散苦燥,祛除风湿、舒筋活络,适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关节不利等症,单用有效,水煎服或熬膏用;如配伍桂枝、当归、红花、芍药等药,能增强活血通络止痛等作用。

此外,本品又有止泻作用,可用于慢性腹泻。

老鹤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三钱至五钱,煎服。

《本草纲目拾遗》:「去风,疏经活血,健筋骨,通经络。」

《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

《本经》:主大热,恶疮,痈疽,浸淫,赤熛,皮肤赤,身热。

虎杖

蓼科草本植物虎杖的根茎和根。

苦,寒。归肝、胆、肺经。

祛除风湿,利湿退黄,活血通经,祛痰止咳,清热解毒。

1.用于风湿痹痛

虎杖功能祛除风湿,且能活血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可单味浸酒服或配伍鸡血藤、西河柳等药。

2.用于黄疸,胆结石及淋浊带下等症

虎杖有利湿退黄作用,用治黄疸、胆结石等症,可配合茵陈、金钱草等同用。本品亦能清利下焦湿热,治淋浊带下,可与萆薢、薏苡仁同用。

3.用于经闭、跌仆伤痛等症

虎杖有活血通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瘀阻经闭症候,可配合茜草根、益母草等同用。跌打损伤、瘀阻疼痛可与当归、红花同用。

4.用于肺热咳嗽、痰多喘咳

虎杖苦降泄热,又能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多喘咳可单味服用,也可配合黄芩、琵琶叶等药。

5.用于疮疡肿痛、毒蛇咬伤,烫伤等症

本品又能清热解毒,对疮疡肿毒、毒蛇咬伤可内服,或鲜品捣烂外敷。

此外,本品还有缓泻通便的作用。

虎杖根、阴阳莲、花斑筑、大叶蛇总管(洗净,晒干,切片用)

三钱至五钱,煎服。外用适量。

排石汤(《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虎杖、木香、枳壳、黄芩。治干管胆结石症。

《名医别录》:「主通利月水,破流血症结。」

《本草拾遗》:「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做酒服之。」

《滇南本草》:「攻诸肿毒,治咽喉疼痛,利小便,走经络。治五淋白浊,痣漏,疮痈,妇人赤白带下。」

《岭南采药录》:「治蛇伤,脓包疮止损伤痛。」

透骨草(附:急性子)

凤仙花科草本植物凤仙花的干燥茎。

辛、温。有小毒。归肝、肾经。

祛除风湿,活血止痛。

1.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有祛除风湿作用,并能活血止痛,用治风湿痹痛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可配合五加皮、忍冬藤、油松节、威灵仙要同用。

2.用于跌打损伤,经闭等症

本品善于活血止痛,对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或妇女经闭不行,可配合当归、桃仁、泽兰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还可治疗疮疖痈肿、蛇虫咬伤,可用鲜草适量,打烂外敷。

透骨草,凤仙花梗(洗净,晒干,切碎用)

三钱至五钱,煎服。外用适量。

急性子:乃凤仙花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微苦,温;有小毒。功能软坚,消积。用于噎膈,骨鲠咽喉,腹部肿块,经闭等症。一般用量一钱至钱半,煎服。孕妇忌服。

1.配附子,附子辛甘性热,祛寒燥湿,偏走肾经,温肾助阳.走而不守,内达外透,升降活络。两药合用,同类相从,相得益彰,肝肾同治,气血皆调。除沉疴,治顽痹尤效。

2.配苍术,一燥湿偏长,一止痛有功。两药相须为用,祛湿止痛,功效大增。

3.配伸筋草,两药合用,治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屈伸不利,肢体麻木,筋骨挛缩,有伸筋透骨之效。

4.配鸡血藤,两药合用,补肝益肾,活血止痛。久痹属虚者最为相宜。

5.配白鲜皮,白鲜皮苦能燥湿,泻火解毒,两药合用,治疗湿疹热疮。燥皮肤之湿,解肌蕴之毒,其效显著。

6.配桑枝,桑枝通达四肢,行经络,利关节,助药力。两药合用,祛风止痛,治风痹最效。

7.配威灵仙,威灵仙通十二经,其性走窜,祛风通络.善治四肢麻木。两药合用。前者温通经络,后者祛风止痛。用治风、寒、湿痹,皆奏奇功。

《本草纲目》:「治筋骨一切风湿疼痛挛缩,寒湿脚气。」

桑寄生

桑寄生科小灌木斛寄生的带叶茎枝。

苦,平。归肝、肾经。

祛除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安胎。

1.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等症

本品既能祛除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对风湿痹痛、肝肾不足、腰膝酸痛最为适宜,常与独活、牛膝等配伍应用。

2.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等症

本品药性平和,专入肝肾,为补益肝肾要药,故对老人体虚、妇女经多带下而肝肾不足、腰膝疼痛、筋骨无力者亦每与杜仲、续断等配伍应用。

3.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等症

本品有补肝肾而兼养血安胎的功效,用于肝肾虚亏、冲任不固所致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续断、菟丝子、阿胶等配伍。

此外,本品又有降压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高血压。

桑寄生,寄生,杜寄生,北寄生(洗净,晒干,切碎用)

三钱至五钱,煎服。

桑寄生苦甘而平,入肝肾经,功能祛风除湿,兼能补益肝肾,故用于痹痛日久腰膝酸软之症为主;而且补肝肾作用亦甚显著,是以肝肾不足而非因风湿者亦为常用要药,药性平和,效佳弊少,诚为佳品。此外,本品又能治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之要药。还有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症。

《本经》: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

《本经逢原》:「性专祛风除湿,通调血脉,故『本经』取治妇人腰痛,小儿背强等病,血脉通调而肌肤眉须接受其荫,即有痈肿亦得消散矣。」

《本草求真》:「桑寄生,号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发主血,苦入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甘补血,血得补则发受其灌荫而不枯脱落矣。故凡内而腰痛、筋骨笃疾、胎堕,外而金疮、肌肤风湿,何一不借此以为主治乎。」

五加皮

五加科小灌木系住五加的根皮。

辛、苦。温。归肝,肾经。

祛除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消肿。

1.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

本品功能祛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可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腰膝酸痛等症,对肝肾不足有风湿者最为适用,可单用浸酒服,也可与羌活、秦艽、威灵仙等配伍应用。

2.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小儿行迟等症

本品又能温补肝肾、强筋健骨,可用治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儿行迟等症,在临床应用上常与牛膝、木瓜、续断等药同用。

3.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又能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皮等药同用。

五加皮、南五加皮(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钱至三钱,煎服。

1.五加皮辛苦而温,能入肝肾,既能祛风除湿,风湿除则痹痛自止,又能补益肝肾,肝肾壮则筋骨自健,故风湿痹痛、肝肾不足者,咸持为要药。且能利水消肿,以治小便不利,然必须与利水消肿药配用,方能奏效焉。

2.五加皮有南北两种,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一般认为其补肝肾作用为佳;北五加又称香五加,为梦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止痛能力较佳,且有强心之效,可治心脏病水肿,然具毒性,不宜过量久服。现上海地区市售者,为香五加,应于重视。

3.桑寄生与五加皮均能祛风湿、补肝肾,然

桑寄生主要用于痹痛日久、肝肾不足之症,且可治年老体弱,经带之腰膝酸痛者,还有安胎作用。

五加皮则祛除风湿作用较佳,用于痹痛日久,肝肾不足者,需配合应用,且有利水消肿之功。

五加皮酒(《圣惠方》):五加皮、熟地黄、丹参、杜仲、蛇床子、干姜、地骨皮、天门冬、钟乳石。治小便余沥,妇人阴冷,腰膝时痛及瘫痪拘挛等症。

《本经》: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蹩,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

《本草经疏》:五加皮,观《本经》所主诸证,皆因风寒湿邪伤于(足少阴、厥阴)二经之故,而湿气尤为最也。《经》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又云,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肝肾居下而主筋骨,故风寒湿之邪,多自二经先受,此药辛能散风,温能除寒,苦能燥湿,二脏得其气而诸证悉瘳矣。又湿气浸淫,则五脏筋脉缓纵;湿气留中,则虚赢气乏。湿邪既去,则中焦治而筋骨自坚,气日益而中自补也。其主益精强志者,肾藏精与志也。

《别录》:疗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赢,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

《本草纲目》:「治风湿痿痹,壮筋骨。」

《本草求真》:「脚气之病......服此辛苦而温,辛则气顺而化痰,苦则坚骨而益精,温则祛风而胜湿,凡肌肤之瘀血,筋骨之风邪,靡不因此而治。」

鹿蹄草

鹿蹄草科草本植物鹿蹄草或软业鹿蹄草的全草。

苦,平。归肝、肾经。

祛除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止血。

1.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有祛风湿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痛,可配独活、桑寄生、牛膝等同用。

2.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

本品功能补肝肾、强筋骨,用治肾虚腰痛、肝肾亏损、脚膝无力,可配合金雀根跟菟丝子等药。

3.用于咯血、吐血、衄血、月经过多等症

本品有止血作用,对于咯血、吐血、衄血以及月经过多等症,都可配合止血药物同用。如外伤出血,可用鲜草捣烂外敷。

此外本品配芡实等,还可用于肾炎、蛋白尿。

鹿蹄草,鹿含草,鹿嫌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三钱至五钱,煎服外用适量。

《植物明十图考》:「治吐血,通经,强筋健骨,补腰肾,生津液。」

豨签草

菊科草本植物豨签、现耿豨签或毛耿豨签的地上部份。

苦,寒。归肝、肾经。

祛除风湿,强健筋骨,清热解毒。

1.用于风湿痹痛

豨签草为祛除风湿常用要药,用于风湿痹痛、筋骨不利等症,常与臭梧桐同用。本品性味苦寒,又有化湿热作用,故痹痛偏于湿热的病症尤为适宜。

2.用于中风,半身不遂,腰膝无力等症

本品酒治蒸熟又能强筋骨,适用于四肢麻痹、腰膝无力、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等症。

3.用于疮疡肿痛、风疹湿疹瘙痒等症

本品生用还能清热解毒,可用于疮疡肿毒,以及风疹湿疮、皮肤搔痒等症。内服外用均可。

此外,本品现在又用于高血压症,有降压作用。

豨签草(洗净,晒干,切碎用)、制豨签草(黄酒拌匀后蒸制)

一钱至三钱,煎服。

豨签草生用性味苦寒,祛风除湿是其本功,作用甚显,为人所赞,又能清热化湿以致皮肤湿痒。蒸制则转而为温,能强健筋骨,宜于瘫痪痿痹诸症。

豨桐丸(《养生经验全集》)豨签草、臭梧桐。治感受风湿,两脚酸软疼痛,不能步履或中风手足不遂等症。

《本草正》:「气味颇酸,善逐风湿诸毒,用蜜酒层层和洒,九蒸九曝....善治中风口眼歪斜,除湿痹,腰脚酸软麻木。」

《本草述》:「凡患四肢麻痹,骨间疼腰膝无力,由于外因风湿者,生用,不宜熟;若内因属肝肾两虚,阴血不足者,九制用,不宜生。」

《本草正义》:「凡风寒湿热诸痹,多服均获其效,洵是微贱药中之良品也。」

千年健

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千年健的根茎。

苦、辛,温。归肝、肾经。

祛除风湿,强健筋骨。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等症。

本品既能祛风湿,又能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腰酸脚软、手足拘挛麻痹等症,常与桑寄生、虎骨、牛膝等配合应用。

千年健(洗净,晒干,切碎用)

三钱至五钱,煎服。

《本草正义》:「千年健,今恒用以宣通经络,祛风逐痹颇有应验。」

虎骨

猫科动物虎的骨骼。

甘、辛,温。归肝、肾经。

祛风通络,强筋健骨。

用于风湿痹痛,脚膝酸软

虎骨善于祛风通络,强健筋骨,适用于风湿痹痛、风邪偏胜关节疼痛及肝肾亏损,腰膝痿软之症,可与木瓜、牛膝、五加皮等浸酒服或与熟地、龟板、锁阳等制成丸剂服。

虎骨,制虎骨,虎胫骨(铁沙炙用)

一钱至二钱,入丸剂或浸酒服。

1.虎骨辛甘性温,能入肝肾,能祛风通络,强健筋骨,是其功能,痹痛日久筋骨痿弱乃其主治。因其强健筋骨为诸药之冠,故高年肝肾亏损、腰膝痿弱之症,每持为要药。

2.古代文献多以本品为搜风定痛之品,用治节痛风之药,为临床应用止痛效果并不显著。强健筋骨则信有可征,并不诬也。

3.虎骨现在药源较少,价亦昂贵,故非肝肾不足、腰膝痿弱者,可不必选用,或以豹骨代之,虽功效略同,而力则不逮也。又古人以为胫骨效果最佳,为是目前已不再分用矣。

《药性论》:「治筋骨毒风挛急,屈伸不得,走疰疼痛温疟。」

《本草纲目》:「定风追痛,健骨,止久泻脱肛,兽骨鲠咽。」

白花蛇(附:乌梢蛇)

蝮蛇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尸体。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痛。

1.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急,以及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等症。

本品有较强的祛风通络,透骨搜风作用,故对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等症,可配伍豨签草、独活、威灵仙等药同用;治口眼喎斜、语言蹇涩,或筋脉挛急、肌肉麻痹等症,可与全蝎、当归、羌活、白芷等配伍应用,或浸酒服。

2.用于破伤风,惊风抽搐。

本品又能定惊止痉,可治破伤风,痉挛抽搐及小儿惊风痉厥,配伍乌梢蛇、蜈蚣等药同用。

此外,白花蛇又可用于痲疯,疥癣,具有祛风攻毒之效,可与乌梢蛇、雄黄等药同用。

白花蛇,靳蛇(为五步蛇,去内脏,烘干用)、金钱白花蛇(为银环蛇的幼体,烘干用)

一钱至三钱,煎服。研末吞服1--2g。

乌梢蛇:即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性味甘,平。归肝经。功效与白花蛇相近而药力较弱。用量一钱至三钱,煎服研末每次2--3g。

1.白花蛇甘咸而温,专入肝经,祛风通络止痹痛,定惊止痉宁抽搐,且外达皮肤,又为痛风疥癣之要药,迨为祛风攻毒之功耳。

2.金钱白花蛇功同白花蛇而力更胜之,乌梢蛇之性能亦同于白花蛇,而效则弱之。

《开宝本草》:「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窝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暴风搔痒,脚弱不能久立。」

《本草经疏》:「风者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蛇性走窜,亦善行而无处不到,故能引诸风药至病所,自脏腑而达皮毛也。」

徐长卿

梦藦科苍本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

辛,温。归肝、胃经。

祛风通络,止痛,止痒,解毒消肿。

1.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善于祛风,功能通络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疼痛,可配合虎杖等同用。

2.用于脘腹痛,牙痛,跌仆伤痛等症。

徐长卿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临床上多用于多种疼痛,能取显着的止痛效果,适用于脘腹痛、牙痛及跌打损伤疼痛诸症,可单味应用或随症配伍有关药物。

3.用于湿疹,风疹瘙痒,顽癣等症。

本品又长于祛风止痒,善治湿疹、风疹、顽癣等皮肤瘙痒之症,可单味煎汤内服,或煎汤外洗,亦可配合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药同用。

4.用于毒蛇咬伤。

本品又能解毒消肿,对于毒蛇咬伤,可配合半边莲、野菊花等药同用。

此外,古代医家认为本品具有通利小便作用;现代又常用于登山呕吐、晕车晕船等症。

徐长卿、寮刁竹(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钱至三钱,煎服。

徐长卿汤(《圣惠方》):徐长卿、茅根、木通、冬葵子、滑石、槟榔、瞿麦、朴硝。治气壅关格不通,小便淋结,脐下妨闷。

桑枝

桑科乔木桑的嫩枝。

苦,平。归肝经。

祛风通络。

用于风湿痹痛

桑枝善于祛风,通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痛,常与防己、威灵仙、羌活、独活等配合应用;本品善走上肢,尤以治肩背酸痛,经络不利为常用,可单位熬膏服或与祛风湿药配伍使用。

桑枝,嫩桑枝,童桑枝,炒桑枝(清炒微焦用)

三钱至五钱,煎服。

桑枝膏(《上海市中要成药治剂规范》):桑枝浓煎取汁,加砂糖40%制成膏剂。治风湿疼痛,四肢麻木,筋骨酸痛者。

《本草图经》:「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

《本草汇言》:「去风气挛痛。」

《本草备要》:「利关节,养津液,行水去风。」

络石藤(附:海风藤)

夹竹桃科潘援藤本植物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

苦,微寒。归心、干、肾经。

祛风通络,凉血消痈。

1.用于风湿痹痛

络石藤功能祛风而舒经活络,性寒清热,风湿痹痛偏热者较为适宜,可单味浸酒服,也可与木瓜、海风藤、桑寄生、生苡仁等同用。

2.用于疮疡肿痛

本品行微寒,能凉血清热而消痈,用治疮疡肿痛之症,常与乳香、没药、瓜萎、甘草、皂角刺等配伍。

络石藤(洗净,晒干,切碎用)

三钱至五钱,煎服。

海风藤:及胡椒科植物海风藤的藤茎。功能祛风通络,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等症一般用量三钱至五钱,煎服。

《神农本草经》:「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

《本草纲目》:「气味平和,其功主筋骨关节风热痈肿,变白耐老,即医家鲜知用者,岂以其近贱而忽之耶。服之当浸酒耳。」

《别录》:主大惊入腹,除邪气,养肾,主腰髋痛,坚筋骨,利关节。

《要药分剂》:「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服之无不获效,不可忽之也。」

寻骨风(附:丝瓜络)

马兜铃科草本植物棉毛马兜铃的地上部份。

辛、苦,平。归肝经。

祛风通络,止痛。

1.用于风湿痹痛

寻骨风功能祛风通络,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可单味浸酒服或与桑枝、络石藤配伍应用。

2.用于胃痛,睪丸肿痛,跌打伤痛等症。

本品又具有止痛作用,用治胃痛可配海螵蛸、陈皮同用;用治睪丸肿痛可与鸡蛋同煮,饮汤食蛋;用治跌打伤痛可配透骨草等同用。

此外,本品内服还可用治癌肿,外用可治外伤出血等。

寻骨风,巡骨风(洗净,晒干,切碎用)

三钱至五钱,煎服。

丝瓜络:及葫芦科草本植物丝瓜老熟果实的网状纤维(维管束)。性味甘,平。归肺、胃、肝经。功能通利经络,适用于筋骨酸痛,胸胁疼痛,乳痈肿痛等症。一般用量一钱至三钱,煎服。

接骨木

忍冬科灌木或乔木接骨木的带叶茎枝。

甘、苦,平。归肝经。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利水消肿。

1.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功能祛风湿、通经络,对风湿痹痛、关节不利之症,可配合老鹤草、防风、桑枝、红花等,亦可单位煎汤乘热熏洗患处。

2.用于跌仆伤痛

本品又能活血止痛,用治跌打损伤、瘀阻疼痛等症,可配合透骨草、当归、川芎、赤芍等药同用。

3.用治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具有利水消肿之功,可配合玉米须、车前子等同用。

接骨木、扦扦活(洗净,晒干,切碎用)

三钱至五钱,煎服。外用适量。

《本草新编》:「入骨节,专续筋接骨,折伤酒吞,风痒汤浴。」

木瓜

蔷薇科灌木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

酸,温。归肝、脾经。

除湿利痹,缓急舒筋,消食,治脚气。

1.用于风湿痹痛

木瓜酸温入肝,具有除湿通络之功,为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常用药,临床上治风湿痹痛时一般用于腰膝酸痛者居多,常与虎骨等配用。

2.用于吐泻转筋

肝主筋,吐泻失水,筋失所养,则转筋痉挛。木瓜入肝,功能缓急舒筋,故为治吐泻转筋之要药。用于暑湿霍乱,吐泻转筋之症,可配伍薏苡仁、蜇砂、黄连、吴茱萸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为治脚气肿痛要药,可配伍吴茱萸、紫苏、槟榔同用。尚有消食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症。

木瓜,宣木瓜(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钱至三钱,煎服。

木瓜性味酸温,能入肝脾,舒筋活络之要药。多用于腰膝酸痛,筋挛足痿;化湿和中之良品,又能治霍乱吐泻,转筋腿痛;且为脚气要药,盖亦化湿舒筋之效,还有消食之功,助脾之能。

蜇砂

蜇蛾科昆虫家蜇的粪便。

甘、辛,温。归肝、脾、胃经。

除湿利痹,缓急舒筋。

1.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善于化湿,功能通络利痹,可用于风湿痹痛之症,如为湿热郁阻者,可配防己、薏苡仁、滑石等同用;肢体不遂、麻木,可与防风、当归、白茄根等配伍。炒热外敷,还有温通血脉利痹止痛之效。

2.用于吐泻转筋。

本品能化湿,缓急舒筋,用于霍乱吐泻转筋,腹痛等症,配伍黄芩、木瓜、吴茱萸同用。

此外,本品还可治皮肤湿疹瘙痒,可煎汤外洗。

蜇砂、晚蜇砂、夏蜇砂、二蜇砂、蜇矢(晒干用)

一钱至三钱,须包煎。

蜇矢汤(《霍乱论》):蜇砂、木瓜、生苡仁、大豆卷、黄连、栀子、半夏、通草、黄芩、吴茱萸。治霍乱吐泻,转筋腹痛,口渴乱躁危急。

《本草纲目》:「蜇性燥,燥能祛风胜湿,故蜇砂主疗风湿之病,有人病风痹用此熨法得效。」

松节(附:松香、松花粉)

松科乔木油松.或马尾松的瘤状节或分枝节。

苦,温。入肝、肾经。

除湿利痹

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苦燥温通,具有燥湿通络利痹之功,善去筋骨间风湿,对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等症,可单味浸酒服或与羌活、独活、防风、桑枝、海风藤、川芎、当归等药同用。

松节,油松节(晒干,切碎用)

一钱至三钱,煎服。

1.松香:乃松树的树脂。性味苦、甘、温。功能祛风燥湿,生肌止痛,适用于风湿痹痛,疮疡肿痛等症。一般用量一钱至三钱,入丸散或浸酒服。

2.松花粉:即松树的花粉。性味甘温。功能润肺,燥湿,止血。内服可以治咳嗽;外敷可治皮肤湿疹,婴儿尿布湿疹,创伤出血。一般用量一钱至二钱,包煎。外用适量。

《本草纲目》:「筋骨间风湿诸病宜之。」

《本草汇言》:「气温性燥,如足膝筋骨,有风有湿,作痛作痿,痿软无力者,用此立痊。倘阴虚髓乏,血燥有火者,宜斟酌用之。」

海桐皮

豆科乔木刺桐或云香科乔木?叶花椒.朵椒ZanthoxylummolleRehd的干燥树皮。

辛、苦,平。归肝、肾经。

除湿利痹,清热化湿。

1.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功能祛风湿,通经络,主要适用于下肢关节痹痛以及腰膝疼痛等症,临床常配合牛膝、薏苡仁、五加皮等药同用。

2.用于湿热下注,脚膝疼痛。

本品又能清热化湿,用治湿热下注、脚膝疼痛的病症,可配合萆薢、木通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外用治疥癣,可配合川槿皮、蛇床子、大黄,浸酒外搽。

海桐皮、赤桐皮、浙桐皮(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

海桐皮散(《证治准绳》):海桐皮、熟地黄、牡丹皮、牛膝、山茱萸、补骨脂。治手足拘挛。

《本草求真》:「海桐皮,能入肝经血分,祛风除湿,及行经络,以达病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