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面缸一层沙,庄稼被打瞎;走路难睁眼,张口沙打牙。年出生的葛德光,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实在想不到这片土地如今会硕果累累。”想起六十多年前全民造林的日子,葛德光陷入了沉思。
“黄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我国七十年来治沙的源头始于黄河,在安徽也是如此。
该图片拍摄于年,为砀山果园场建场初期,干部和职工在治沙种树时期搭建的茅棚。
历史上,黄河流经砀山余年,最后一次改道北徙后,在砀山县境内中北部留下一条东西长46.6公里的废河道,即黄河故道。
黄河改道后虽然结束了长期洪涝灾害的历史,但废弃的河床被漫漫黄沙所吞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砀山人民都靠山芋存活,渴了只能挖土井。
当年的风沙之害有多严重呢?葛德光所在的葛集镇葛套村一直流传着一句话:黄沙不治理,早晚要搬家。他仍然记得六十多年前村里的光景:出门能见度最多3米,一到下雨天,天上跟搅浑汤似的。葛德光告诉记者,每天都在风沙里讨生活,很多村民都选择举家迁走。防沙治沙就是一场博弈。面对漫漫黄沙,砀山人民没有妥协,拿出千百年来与洪水作斗争的勇气,誓与风沙抗争。
黄淮海地区有了生态奇迹
转机发生在年。
那一年,砀山县把防沙治沙作为改善当地环境的突破口,先后成立了砀山县林场、砀山县官庄林场等11个国有农林场圃,主要栽植耐风沙、耐干旱、耐盐碱的砀山酥梨、刺槐、紫穗槐等树种,经营面积达5.2万亩。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八九岁的孩童,全县人民都加入到了治沙的大军中。
该图片拍摄于年,为当时砀山果园场十队职工治沙现场,反映当时沙地状况。
种草压沙,灌木控沙,高树防风。在一次又一次探索中,砀山人民积累了他们独有的防沙治沙经验。“那时候全县人民都背着山芋起早贪黑地栽树。”据砀山县林业局局长李建华介绍,县农林场(现为县园艺场)三分场动员当地多人,5天将十一队的沙丘平成林园地,全部栽上梨树。
同样的,淤土也是“固沙先锋”。仅至年十年里,县农林场拉淤土板车,约0立方米。“是集体的力量让我们这片土地重获生机。”李建华说道。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在砀山县版图上,黄色中的绿色由一点点逐步变成一片片。
远看像林场,近看是村庄。治沙六十多年来,葛德光所在的葛套村也有了可喜的成绩,摘得省级森林村庄的称号。
该图片拍摄于年,为当时砀山果园场二队职工梨树管护,在梨树地进行拉於压沙工作现场图片。
目前,砀山县林木覆盖率近70%,位居皖北第一,全县果园连片面积近百万亩,堪称世界之最,创造了黄淮海地区的生态奇迹。
根据年第六次沙化土地监测数据,全县人工固定沙地总面积.08公顷,多年来呈持续减少的趋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和往年相比,砀山县区域性风沙天气持续减少,降雨量也逐年增加。
昔日不毛之地变生态绿洲
日前,记者来到砀山县园艺场,1.8万亩果园就分布于黄河故道两岸10.5公里长范围。这里的风沙早已平息,草木随风起伏,俨然一幅人沙和谐的秀美画卷。
砀山果园场
砀山县是安徽地区持续不断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一个缩影。根据年我省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省内沙化土地总面积现为17.1万公顷,有15.62万公顷采取了沙漠化防治工程和生物措施,其中人工造林面积5.76万公顷,占我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33.68%。
据省林业局副局长齐新介绍,改革开放之后,我省先后实施“五八”绿化规划、林业二次创业、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对初步遏制我省皖北地区土地沙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生态兴,百业兴。治沙造林,一方面改善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如今的黄河故道
在治理沙化土地过程中,部分沙区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优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林果业,土地潜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沙丘变良田,低产变高产,林果、粮、棉产量不断提高。
萧县在黄河故道等沙化地区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防沙治沙项目,在大沙河、萧濉新河、岱河、闸河等重要河道两侧黄泛区实施长防林工程。昔日的荒沙地、低产田已成为林带环绕的高产农田和硕果累累的经果林。
宿州市埇桥区财政每年投入资金近亿元,用于发展林业生产和防沙治沙工程,并吸引社会投资数亿元。目前,全区共流转土地12万亩,发展防护、用材林和经济林。
梨树结果
濉溪县百善镇采取“推磨转圈、滚动治理、一年一片”和沟、渠、路、林、田、村综合治理的方法,全面建成网、带、片、点、面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实现了“庄庄密林村,道路树成荫,杨柳封河道,大地象森林”的宏伟目标,共建成农田林网1.18万公顷,建网率达90%以上。目前林网区小麦产量比林网外平均亩增产7.5~10%。
黄沙蔽日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前不久,在砀山举行的年安徽省“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齐新表示,我们脚下站着的这块土地能有“世界梨都”美誉的今天,正是得益于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我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荒漠化防治,也将对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作出的重要贡献。(记者史睿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