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临床中如何投石问路 [复制链接]

1#

临床有些病的辨证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么明显的。有的一看,那是表的阳证,我们就用桂枝汤加荆芥防风吧,恶风的厉害就加*芪,这是属于阳证,治疗有效还应该接着治,应该是这样,但是我们临床辨证确实有些困惑,辨得并不是太清楚。我们讲少阴病的时候,我有这样的想法,阳证和阴证有时候难以精准辨析,临床上经常碰到这种,看上去是阳证,但是效果不好,我们改变思路,是不是阴证?所以我们依据症状辨证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即使多少年的经验,也做不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所以要认识到中医是有缺点的,有不足的地方,我们办不到百分之百的精准。

临床上见效了,就不辨了,那是不对的,因为他症状变了,病人症状不一样了,症状是变阳了还是变阴了,要思考,思考过程当中有的考虑扶正,有的症状减轻了,辨六经是没变,我们就加*芪,加防己,加荆防白,如果我们考虑时间长了,这个病人虚了,尤其是有些湿疹,时间长了,老不见效,是不是有些阴证啊?那就不光是表阳证,是表阴证了,按阴证治就加附子,例如薏苡附子败酱散。

有时候治疗湿疹,荆防白就行了,见效了,有的再来的时候见效不明显了,认为可能不是阳证是阴证了,所以加薏苡附子败酱散,那就变成了少阴阳明太阴合病,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六经证变了,我们要加附子,如果是恶风比较明显,还是太阳证,桂枝不够,我们加*芪;如果是六经变了,我们就考虑按表阴证治了,应该是这么思考的吧!但是临床有些症状是不明显的,考虑来考虑去,这个病人这么长时间不见效,应该是阴证吧!有的时候按阴证治,是不是阳证?

也有这种可能,这就看你辨得能力了,根据当时病人的情况来考虑,辨证的准确度在于你的经验,在于掌握的问诊情况和辨证的能力,有时候辨不对,有时候辨对了,上次有效,这次你考虑不变吗?这就看情况了,虽然有效了,但是效果不太好,我让他再好一点吧,变阴了,我就加附子,尤其是关节疼痛,关于痹症有一句话大伙都知道“痹症始终离不开少阴”。所以有些关节疼痛我们按太阳治,如麻*加术汤,桂枝汤加苓术,对阳证的关节疼有效;但是时间长了,疼得厉害了,光用苓术不行,得加附子,那是什么?不是太阳,是少阴了,从六经上来考虑不一样了,所以前面麻*加术汤治的有效,但是效果不太好,疼得厉害,少阴吧!还是根据症状反应辨证。

所以辨证对不对,那要看实际经验,临床上有辨不准的,加减有时候加不对的,临床上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得辨六经辨得准确,辨方证辨得准确,加哪一个药,去哪一个药,《伤寒论》给我们作了示范,有桂枝汤证的时候用桂枝汤,有桂枝加桂汤的时候用桂枝加桂汤,有桂枝去芍药汤证的时候用桂枝去芍药汤,有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的时候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从理论上我们确定了“有是证,用是药”,但是我们做到这一个得靠我们的经验了,我们的认识准确不准确,确实是有这个可能,所以在临床上可能有时候加减是错的,有的是对的。

临床上对于有些疑难杂病,比如说表阳证或表阴证,我们区别不太明显的时候,刚开始考虑表阳证,用桂枝汤投石问路,第二诊的时候再修正我们的思维,是允许的,因为不典型,像不典型的肺炎,那会儿有些医生论其因,清热解毒,辛凉解表,辛凉轻剂不行,辛凉平剂,辛凉平剂不行,辛凉重剂,老是辨病因,论其因,治疗不见效。后来症状非常明显,口苦,咽干,往来寒热,盗汗,自汗,心烦,胸胁疼,很明显,那就少阳阳明合病,小柴胡加生石膏,一剂就行了,看的准确,用药也准确,这是很典型的。如果不典型,这就看我们对于仲景书的六经理论的掌握,对每一个方证的认识要清楚,每一个方证的加减也要清楚,这就做到准确了,这就需要临床反复的实践,始终理会才能做到,必有这么一个过程。

经方的诞生毕竟是在两千年前,虽然说是大量临床试验的成果,无需在“是否科学”的层面纠缠争辩,但是那个时期终归没有科技的手段和仪器,所以经方医学注定是经验医学。这种经验医学的准确度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四诊的采集,六经的辨别,方证的选择,药味的加减,药量的调整,还包括药物的质量,煎煮服用方法等等均影响到临床的疗效。

既然中医将患者定义为具有“偏性”的人体,那么方剂的主要作用就是“以偏纠偏”,也就是说这个“纠偏”的结果存在着如下诸多可能:方向性的选择错误,纠偏太过或者纠偏不及。这也就注定无论临床经验多么丰富的医生在面对病患时,如冯老所说,只能提高准确度,而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做不到百分之百的精准,那也就是说有个试探的过程,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投石问路。

我们在临床遇到一些复杂证型,把握不好的时候,在大方向上,不犯原则性错误的前提下,方可以小一点,用药可以少一点,看看病人的反应,在治疗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用方。患者服药的反应也是我们辨证的依据,刚开始没服药,很多时候我们看不清,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服药之后的反应,他的身体在贯彻我们治疗思想的时候,服药反应是我们下一步拟定作战思想的依据。

上述医案是在阴证、阳证方向上的投石问路,那延展开来,在寒热、虚实、“三毒”层面,是否也存在投石问路?如果病情比较复杂,存在多个方证的合病,有没有可能在遵循《伤寒论》的总体原则下先用其中的一个小方寻找一下突破口?这也应该是在方证层面的投石问路;药味的加减和药量的把握也应该存在投石问路,比如知有痰饮,投以苓,还是苓术,还是苓术防己苡仁,量多少合适,如何增减,都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经方医生需要考量的内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