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的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高中毕业的北京知青石传玉当年是以社会青年的名义去陕北插队落户的,在粮店工作时他心疼生病的母亲偷偷往家拿了几斤白面,正好被粮店主任抓了现行,石传玉被单位开除了,粮店主任的外甥女刚好在家待业,就顶替了他的工作。
被单位开除后,石传玉在家待业半年,就连街道的集体企业都进不去,实在是找不到工作,石传玉就跟随北京知青来到了陕北,成了插队知青。
石传玉是年1月21日乘坐北京开往陕西方向的知青专列离开北京的,于1月25日下午到达了陕北延安地区的刘家沟大队,他和十二名北京知青被分派在刘家沟三队插队。
刘家沟大队虽然离延安不是太远,可那里偏僻闭塞,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乡亲们的生活有多苦,真的是难以想象。
知青们的第一顿接风晚饭是在三队队长刘立明家吃的,刘立明两口子非常热情,每位知青一个玉米面馍(像窝头一样,但底部没有窝)一碗菜汤,外加一块胡萝卜咸菜。那顿晚饭石传玉吃了两个玉米面馍,喝了两碗菜汤,吃了大半根胡萝卜咸菜。刘队长的婆姨还一个劲劝石传玉:“多吃,多喝,锅里还有。”
第二天去老乡家里去吃派饭,石传玉他们才知道,乡亲们家吃的是菜团子(玉米面掺胡萝卜缨子)和糠团子(麦麸子米糠掺玉米面蒸的团子),就连咸菜,乡亲们也是省着吃。纯玉米面蒸的干粮,是专门为知青们准备的。看着老人和娃娃都用手捧着菜团子吃,知青们心里都很难受。
陕北的腊月比北京还冷,当初正是冬季农闲时节,地里没什么农活,知青们急需解决的就是烧柴问题。队里的场院里虽然有一垛秫秸,可那是全体社员的共同财产,数量也不多,也烧不了多久,没有别的办法,知青们只能冒着严寒,跟着刘队长去十里路以外的山沟打柴。一天下来,一个人也只能挑回两小捆酸枣树枝和一些茅草荆条,山沟里的植被太少了,村子附近的草根都被老乡们挖出来当柴烧了。
春节前后,知青们除了去大队部开会学习,就是跟着刘队长上山打柴,从腊月到春耕前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知青们唯一的收获就是堆在队部院子里的那一垛烧柴。
到了年末决算的时候,乡亲们从春忙到秋后,小队会计做了核算,一个人一天的工分折合成现金,只有一毛三分钱,石传玉是全勤工分,他年末的决算分红是七块八毛钱。看看陕北的艰苦,看看生活的不易,知青们的心里就像冬日的*土高原一样苍凉。
看看贫瘠的土地再加上时常发生旱灾,知青们都挖空心思在为改变刘家沟的贫穷想办法。多次到村子周边勘查,石传玉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村西的三岔沟上游筑一条拦水坝,把夏季的山洪蓄积在山沟里,春季缺水时,乡亲们的饮用水能解决,春播抗旱也能派上用场,雨季山洪暴发的时候,还能减少下游耕地的水土流失,缓解山洪造成的自然灾害。
刘队长非常赞同石传玉的这个想法,大队书记也支持在泄洪沟上游筑坝拦水。当年冬季,刘家沟大队五个生产小队的社员们全体出动,一场筑坝拦水的水利基本建设拉开了帷幕。
历时三个冬春,在公社领导和邻村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下,刘家沟拦水坝就要完工了。就在大功告成之际,工地现场出现了一点小意外。那天公社书记前来参观验收,到拦水坝底部查看时,坝顶上突然滚下一块石头,站在公社张书记身边的石传玉手疾眼快,他用力把张书记推到一边,那块滚石在石传玉的脚面子上滚了过去,只听哎哟一声,石传玉蹲坐在了地上。
医院做了X光检查,石传玉左脚多处骨折,大脚趾粉碎性骨折。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石传玉就回家养伤了,虽然拄着拐棍能走,可他无法再去水利工地干活了。石传玉的机智让公社书记躲过了一劫,石传玉成了全公社的模范知青,得到了公社革委会和知青办的表扬和奖励。
因为那次事故,石传玉的左脚留下了残疾,走路踮脚不说,走路远了脚还疼。石传玉在家养伤三个月,刘队长就安排他到牛棚当了饲养员,吃住都在牛棚。
人生电影剧照图片
牛棚东院的那两孔土窑里住着一位年轻的婆姨和一个三岁的女娃,那位婆姨叫兰花,娃娃叫爱爱,兰花的男人三年前帮亲戚家箍窑时被窑门口上方掉下的一块大石头砸在了脑袋上,当场身亡,当时还在坐月子的兰花就成了寡妇。兰花的男人好端端地死了,村里人都说兰花是个下凡的扫把星,是个妨男人的狐狸精(兰花长得很好看)。从那以后,村里人看到兰花都躲着走,她的公婆不待见她,就连她娘家人也嫌她命硬。
石传玉在牛棚喂牛没多久就和兰花熟悉了,因为爱爱常去牛棚玩,她看到石传玉就喊大(陕北话,爸爸或大伯),石传玉非常喜欢爱爱。
年,刘家沟遭遇了罕见的旱情,虽然三岔沟里的蓄水发挥了很大作用,可那年的秋粮差不多减产一半还多。到了第二年秋春天,好多社员家里都断粮了。春耕前,刘队长把队部仓库里的一袋子黑豆和一布袋麦麸子送到了牛棚,让石传玉炒一下给生灵(牲口)加强营养,准备春耕。
那天石传玉正在炒黑豆,爱爱到牛棚来玩,石传玉就抓了一把炒好的黑豆给爱爱吃,爱爱吃着黑豆跑回了家。不一会儿,兰花领着爱爱又来了,她手里拿着一个碗。石传玉犹豫了一下,给她挖了半碗炒好的黑豆,让她用衣服遮挡着跑回了家。
从那以后,兰花经常来牛棚,石传玉也经常挖半碗黑豆给兰花,有时也挖半碗麦麸子给兰花,那年谁家都缺粮,半碗麦麸子加上一点萝卜缨子或水泡的干红薯叶子,就够兰花娘俩吃一天的。
说句实话,炒黑豆的香味那样馋人,石传玉都没舍得吃过一个豆粒,他宁肯用野菜充饥,也没吃过用来给生灵(牲口)增加营养的麦麸子。可看到可爱的爱爱和兰花,他就不忍心让她娘俩挨饿,他总会不由自主地给她娘俩半碗黑豆或麦麸子。
渐渐地,石传玉心里放不下兰花娘俩了,兰花好像也对石传玉有了好感,她看到石传玉的衣服破了,就帮他缝补,衣服脏了,就帮他洗,兰花还给石传玉做了布鞋,就连石传玉的被褥,也是兰花帮着拆洗的。有时吃罢晚饭,好多人家都熄灯睡觉了,兰花还要到牛棚来找石传玉拉呱(聊天)。每次看到兰花,石传玉心里就有一种莫名其妙地冲动,他紧张又害怕,总怕自己做出出格的事情,坏了兰花的名誉,也毁了自己的生活。
很快,村里就有了闲话,说石传玉喜欢上了漂亮的兰花,他俩还真般配。还有人说半夜看见过兰花从牛棚出来……
那年秋后,刘队长问石传玉:“传玉,你和兰花咋回事嘛?弄的村里人说三道四。你给哦(我)说句实话,你到底是喜欢兰花还是咋回事,你要是真心喜欢兰花,哦(我)去给你做媒,你干脆娶了人家,要是不喜欢就离人家远点,就不要跟人家胡骚情。”
听了刘队长的话,石传玉满脸通红,他吭哧了半天,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当天晚上,石传玉被他父母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自己想在陕北结婚安家的打算。很快,石传玉收到了他父母的来信,他父母的意思是尊重他的决定,毕竟也这么大了,也看不到返城的希望,有合适的就成家吧,别错过年龄打了光棍。
年春耕生产开始之前,刘队长做媒,公社张书记主婚,石传玉娶了兰花,他成了在刘家沟大队插队的七十名知青中唯一在刘家沟结婚的北京知青。石传玉娶了兰花,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赞同的人说兰花淳朴善良,长得好看也很勤劳,他俩结合也算一桩好姻缘。反对者说:一个堂堂的北京知青,还是高中文化,咋能娶一个败柳残花的小寡妇,肯定是让美色迷惑了双眼。
婚后,公社为石传玉下拨了建房款和安家费,还对石传玉扎根农村的行为大力宣传和表扬。尽管村里人对石传玉和兰花的结合褒贬不一,可石传玉觉得很知足,他说兰花很会疼人,他生活得很幸福。一年后,兰花为石传玉生下了一个男娃,取名石景山,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字,我没好意思问。
年冬天,也就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石传玉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他成了刘家沟走出的第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学生。
石传玉上大学走了,刘家沟顿时风言风语四起,村里人都说兰花就是个苦命人,刚过了两天好日子,石传玉就考上了大学,这回可有她的苦日子过了。石传玉大学毕业就成了国家干部,他咋还会再要一个农村婆姨,更何况兰花还是个带着女娃的寡妇。
听了村里的风言风语,兰花心里很难受也很担心,她真害怕石传玉不要她了。好长一段时间,兰花都不敢出门见人,她怕旁人笑话,她更怕旁人在她背后指指点点。
年的第一个暑假,石传玉高高兴兴回到了刘家沟,在村口看到了兰花娘仨,他跑过去就抱起了兰花,引得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从那以后,村里才没了闲话。
大学毕业后,石传玉留在了西安工作,两年后兰花带着两个孩子去了西安,他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生活得很幸福,兰花的工作也得到了妥善安置。
退休后的石传玉和兰花大部分时间都在西安和女儿一起生活,有时也去北京儿子家小住,但不会住太久,因为女儿爱爱天天打电话追着他们回来,他们现在的生活人人都羡慕。
每年的秋天,石传玉和兰花也要回刘家沟住几天,看看乡亲们,看看他们曾经居住过的那两孔窑洞。每次回刘家沟,石传玉都会去刘队长的坟地坐一会,陪他说说话,给他化几张纸钱。刘队长当年给了他很多关爱和照顾,石传玉说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刘队长,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刘家沟的乡亲们。
作者:草根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