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大风卷沙尘飞扬到风吹草低见牛羊 [复制链接]

1#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9月1日讯(记者梁木)内蒙古科右中旗哈吐布其嘎查,久居于此的当地人说,这里在几年前还是*沙漫天,只要一刮风绝对会卷起沙尘暴,在室外走一遭,不仅衣袋裤兜里装满沙子,连嘴巴里也都是一嘴沙。

然而从年开始,绿色一点点蔓延在哈吐布其的沙地上。到如今,曾经大片的沙漠已被染绿,再刮起风来也不会有沙子漫天飞的场景。

面对曾经寸草不生的*沙与盐碱地,生态治理是哈吐布其嘎查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村第一书记王超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生态环境不好是这里贫穷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因病、因学、以及缺乏资金。”

年,哈吐布其嘎查的第一批生态移民顺利搬迁进新居,按照每户的人头补贴,贫困户1人2万补贴,自筹部分每户不超过1万元,普通户1人1万补贴,最终41户村民开开心心搬进新房子。

人走了,可*沙不能不管。年,科右中旗旗委、*府将中宣部全体干部职工捐款的万元,用于在哈吐布其嘎查沙坨地示范种植沙棘经济林亩。自去年4月种下沙棘以来,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如今再远眺这亩的土地,已经是满目的苍翠。要不是有寸草不生的基础,任谁也想不到,地里间错长出的杂草有一天也能成为村民们的欣慰与骄傲。

图为哈吐布其嘎查亩沙棘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摄

“沙棘生长能力很强,不需要太多的照料,既可以防风固沙,等到两三年的生长期过去后,沙棘的果实还可以产生经济效益,预计一年至少也能有几十万的收入。”王超告诉记者,“现在沙棘林里设有护林员这样的公益性岗位,全村有16人,每年可以有1万元的收入。等到沙棘结果以后,还会增加很多的就业岗位。”

贫困户白吉林白乙拉就是这16位护林员之一。据他介绍,每天下午4点或5点,骑着摩托车在沙棘林巡视一圈,如果发现有病虫害就及时向上报告,整个过程大约用时2小时。在其他时间,白吉林白乙拉的工作就是照料家里的11头牛与80亩地。

科右中旗是兴安盟唯一的畜牧旗,稳羊争牛是哈吐布其嘎查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巴彦茫哈苏木的副镇长胡日查告诉记者:“过去哈吐布其嘎查的畜牧业主要以羊为主,放羊更省劲,把羊散出去吃草就行。但是羊的破坏力比牛强,要连草根都刨出来,长久下来,生态环境更会雪上加霜。”

为了鼓励村民改养羊为养牛,哈吐布其嘎查连续两年对购牛做出补贴。年,每户按照人头计算,每人购一头牛补贴1万元,年购牛则补贴元。

村里9.7万亩的土地中,有4.1万亩都是沙地和盐碱地,作物生长艰难。养起牛后,家家户户几乎都种上了玉米和青贮,作为牛饲料的原料来源。而每一立方米的青贮同样可以领取50元补贴。

年,哈吐布其的村主任布仁特古斯带头卖掉了家里多只羊,买回三头怀着小崽的母牛。如今,他家里的牛发展到17头的规模,两年间通过买牛收入十几万元。

王超表示,年的时候村里有多只羊,现在只有多只,而牛则从多头增长到多头。

图为白吉林白乙拉在为家中养殖的牛添加饲料。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摄

白吉林白乙拉家里的牛就是在、两年分批购入基础母牛后发展起来的。过去他家里只养了五六只羊,种植的粮食也仅能维持温饱。年、年,他的两个孩子先后考上大学,为了供孩子读书,白吉林白乙拉四处借钱,负债最多时有20多万。

孩子毕业后,白吉林白乙拉一家五口先是不花一文钱地住进了80平米的生态治理移民新居,随后又在*府的补贴下发展起养牛业。他的妻子在年参加旗里的刺绣培训班,成功成为了全村4个一级绣娘之一,如今通过科右中旗刺绣基地源源不断的订单,一年也有1万元的收入。去年,白吉林白乙拉卖掉3头小公牛,收入3万多元

年顺利脱贫的白吉林白乙拉,现在已经还清了背负的债务,还在新居旁盖起了一间新的屋子。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