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zuozhen.html治沙铁*“石羊河”
——石羊河林业总场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伏润之通讯员甘曜毓
“朝为庄园夕沙压,不知何处是我家。男人逃荒走口岸,女人在家咽菜糠。”——多年前,这首歌谣在民勤县一带广为传唱。
裹挟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间的民勤,曾经的生态环境正如歌谣中传唱的一样脆弱。
石羊河,民勤绿洲赖以生存维系的源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石羊河上游水资源需求量成倍增加,造成位于石羊河下游的民勤来水减少、土地日益沙化。《民勤县志》这样描述:新中国成立前,有26万亩农田受风沙灾害,60多个村庄被沙压,每年约2.3万人迁徙他乡。
年,在民勤漫长的风沙线上,一个以石羊河命名的国有林场在这里扎下了根,从此,这座林场的职工成为拱卫民勤绿洲和河西走廊生态安全的一支“铁*”。一代又一代人以此为使命,半个多世纪以来,石羊河林场在多公里的风沙线上日复一日种下了近60万亩树,书写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诗。
一
那是一段艰难困苦的岁月。新中国成立初期,民勤时常被风沙袭虐,生态拉响了警报。
为了治住风沙,挖断穷根,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年,国家在武威建立国有石羊河机械林场。从那时起,全场干部职工就肩负起历史赋于他们的神圣使命,开始了有组织、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
从红崖山下的小西沟到柳林湖边的东吕滩,从民勤城西的莱菔山到绿洲东部的义粮滩,只要有风沙肆虐的地方,都是石羊河治沙人的“战场”。
车行石羊河林业总场红崖山分场,从沙漠外围到治沙点,4公里多的路程,目之所及,绵延不断的沙漠被一张“天网”覆盖。“这里是腾格里沙漠边缘,这些覆盖沙漠的网格就是‘麦草方格’。把麦草呈方格状铺沙上,再用锹把麦草轧沙里,留三分之一或一半自然竖在四边。方格不仅能固沙,腐烂后还能为植物提供养分。”红崖山分场场长朱希玉带我们观看了今年新轧的亩麦草方格“天网”的壮观阵容。
站在草方格与沙漠的交界处,向东望去是未治理的沙漠;向西,南北长约12公里的绿色将沙漠紧缚。仅在年至年,红崖山分场每年就以-亩的面积,向东治理沙漠,有效保护了红崖山水库和北仙高速公路。
红崖山水库边缘,是第一代治沙人种下的白杨林,西北风刮过,吹起树林中的沙米草籽,向不远处的草方格飘去。这些草籽扎根沙漠腹地,不断延伸,为远方带去希望。
56年来,全场干部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向沙漠挺进挺进再挺进。林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9万亩,设置沙障2.6万公里,封育天然沙生植被27万亩。先后治理无量庙、民昌路、城西滩、中六坝、红中滩、城北墩、中沙窝等大小风沙口个,控制流沙面积50多万亩,有效保护了民勤绿洲风沙沿线17个乡镇、66个村的23.9万亩农田、座农庄,直接受益群众9.7万人,遏制了风沙对民武、民湖、民昌公路和洪水河、红崖山水库、总干渠的侵蚀和淤积,保障了沿途交通、水利、农电、通讯设施的安全。
二
“农民不像农民、工人不像工人,干部不像干部。”石羊河林场总场场长高柏山说,这是过去外界对林场职工的评价。
建场伊始,在没有电、没有路、没有交通工具、没有固定住所的艰苦条件下,林场职工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造林绿化事业。安营扎寨,风餐露宿,三块土坎支口锅。林造到哪里,帐篷就下到那里。迎着凌厉的狂风,职工们眼睛被风沙打红了,嘴唇吹裂了,腿走肿了,脸晒黑了,手脱皮了,依然无怨无悔。就是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立下愚公志,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干,从六十年代至今,历时三代人,硬是让绿色沿着自己的脚印延伸开来。
在春天的漫天风沙中,林场开展植树造林“大会战”,喝冷水、啃干馍;在夏天的炎炎烈日下,浇水、防虫、修枝;在秋天的冰凉冷风里,在沙漠腹地铺设麦草沙障,实施人工压沙;在冬天的严寒低温里,奔波在护林防火的路上……
莱菔山,是民勤县境内最高峰。晴朗夏日,自县城远眺,山与白云相映,当地人称“莱菔闲云”。这里又是民勤县诸多风沙口之一,春秋季节,狂风肆虐、*沙漫漫,是林场造林绿化最难啃的“硬骨头”。
大滩分场就位于莱菔山附近。年,谢建*刚参加工作就被分配到这里。“那时候就在想,人怎么能治住这没有边际的沙漠。”回忆起过去的艰苦岁月,谢建*还是感到不可思议。
当时,由于技术有限,林场治沙还是大量依靠人力。大滩分场场部距离治沙点有10多公里,职工们肩扛手挑着树苗徒步进沙窝。“抬把子”是早期林场职工治沙的利器,由两根木棍,一张簸箕组成,治沙人们抬粘土压沙障,用“踏板”绑脚一趟又一趟挖沙造林,将一座又一座沙丘制服。
从年起,林场把生态治理的重心转移到民勤沙患最为严重的新沟、沙井子、城西、王谋、城北墩等风沙口,采取沙丘造林与丘间低地造林相结合,以沙丘造林为主;人工造林与封沙育林(草)相结合,封管造并举,乔灌草结合,以灌草为主;灌溉造林与补墒造林相结合,以补墒造林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四结合、四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探索总结出了“粘土沙障+灌木造林”+“前挡后拉、固身削顶、引沙入林”等石羊河治沙模式。
凭着艰苦创业、遇挫弥坚的精神,到年底,石羊河林业总场累计设置沙障1.06万公里,完成造林12.47万亩,治理流沙近20万亩,治理纵深2—6公里,创建了乔灌结合、固沙造林、造封结合等三种治沙造林模式。
风沙口的有效治理保护了周边薛百乡宋和、长城村,大坝乡城西、文化、八一村,大滩上泉、泉水村的农田、水利设施,直接受益群众4万多人,沙漠绿海初露笑容。
现在,种了40多年树的谢建*即将退休,他带着记者从大滩分场城北墩瞭望塔上远眺,昔日*沙已经披上一层绿装。“不敢想能压这么多沙,那是几十年的心血,更是几十年的青春。”他感慨道。
三
绿色征途,永不止步。
年以来,林场坚持走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之路,一方面以宜林地造林为重点,不断拓展森林规模;另一方面在植被盖度低、防护功能弱的现有防护林地采取填空式造林提升林分质量,以增强森林防护效益。
11年来累计完成治沙造林22.12万亩,设置粘土沙障公里,柴草沙障1.5万公里,封沙育林草7万亩,设置围栏多公里。保证了林地面积不减少,林木资源稳步增长。特别是年国有林场改革以来,林场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累计完成蚂蚁森林造林14.56万亩,栽植梭梭万穴,设置柴草沙障1.4万公里,有效治理民勤县沙化土地15万亩。
在与风沙旷日持久的抗争中,石羊河林业总场干部职工,与时俱进、科学治沙,不断探索改进治沙造林技术,为促进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开展了“治沙植物种的选择和培育”、“沙生树种育苗技术”、“新疆杨引种及栽培技术”、“治沙造林技术措施”、“杨树速生丰产技术”、“林业机械研制”、“人工林经营管理”、“沙枣尺蠖生物防治”等荒漠区林业建设适用技术的总结研究工作,在生产上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根据生产需要研制和改制的复式开沟犁、大苗植树机、掘苗犁、机动喷粉喷雾机等10余种营林机械,在治沙造林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四
一株梭梭树龄三十多年,林场职工干到退休也是三十多年。
“仔细观察,草方格里的梭梭树,那是让西边风沙口刮来的风吹弯了枝。但是它的根系却越扎越深,越长越茂盛。”石羊河林业总场第三代治沙人刘永刚扶着一株梭梭树说,艰难困苦压不倒,誓把沙漠变绿洲,这就是石羊河林业的职工。
刘永刚的爷爷和父亲是林场第一代、第二代治沙人。年,刘永刚放弃了去外省市工作的机会,带着农业大学里学来的本事回到家乡,成为了林场第三代治沙人。对于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他,治沙过程中最大的折磨是荒凉和寂寞。“荒无人烟的治沙点,鸟都不愿意去。”刘永刚治沙生涯的第一站是义粮滩,那里离最近的乡镇也要10多公里,两个月才能回一趟家。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刘永刚就看看义粮滩的沙枣树林,那是第一代治沙人种下的。“爷爷说,沙枣树在水土好的地方生长的好,长在沙漠里也能扎根繁茂。”
再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种树的价值在哪?种的树就是价值,看得见摸得着说得上。”17年过去了,每当别人问起刘永刚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他总说是义粮滩成片的梭梭树林。
曾经肆虐的风沙被牢牢困在纵横交错的草方格中,虽然间或有起伏的沙梁映入眼帘,但是沙枣林掩映下村庄里的袅袅炊烟,为这幅苍茫的沙漠风光,增添了几许田园牧歌式的生机和希望。
正是一代又一代造林人的“绿色接力”,让沙漠变了样。如今,民勤绿洲正被一条长公里、宽2至6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紧紧拥抱。
昔日*龙今已缚。
本文来源:每日甘肃